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高原飞天鸽舍
1838 66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扬州市信鸽协会刘
中信网友:这个大骗子当年骗
中信网友:确实
中信网友:认可
中信网友:魏来重要的是我会
贾少宇:谢谢鸽界多出人才
中信网友:可以斗量海水的人
中信网友:中鸽协为非作歹、
信息统计
高原飞天鸽舍
地    区:贵 州
文章总数:1838篇
推荐篇数:189
留言数量:102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15924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8-10-4


中国有没有育种大师?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高原飞天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2-8-1 12:11:47  
                中国有没有育种大师?
     2012-7-31 9:47:40  桑海军鸽舍 
    随便讲讲之中国有没有育种大师
  说到育种这个话题时,总觉得要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环境下,才能更好地说明一些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大家只要仔细地想一下就会知道,我们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育种大师,充其量只能说有育种者。因为我们正常的赛鸽子时间才三十年,三十年对于育种来说太短了,实在是太短了。
  我为什么要问中国有没有育种大师,而回答没有。我们比赛鸽子,那当然就会有人育种,成了型的,我们就会称这为品系、血统。品系之于血统前,那是因为品系是大师,而血统只是一般玩友,或称育种传承者。
  那又为什么我们没有育种大师,而比赛却又如此精彩呢?那是由我们亚洲人与欧洲人的性格、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区别引起的。欧洲人在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其各方面就已经大大超过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东方文化。西方之所以超越东方,并不因为他们人聪明或其它什么,而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的文化差异。欧洲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数字来标记,而我们东方却一直在强调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没有育种大师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强调形似与神似,但却没有具体的指标,而欧洲人却没有这些习惯。他们只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差一点一毫都不行,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做法才造成欧洲全面超越亚洲。
  我们再接着说说有关鸽子方面的事吧。目前国内赛鸽高手如云,京津沪一带每年出多少赛鸽大师,连我们自己也数不清。但一说到育种大师可能也就一个高家绛了,其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赛鸽运动在这三十年内长足发展,确实成就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赛绩,但只要提及育种,我们就要想到比利时荷兰。为什么呢?是我们自己忽视了,还是什么其它原因呢?亚洲如果有育种家的话,那也是在日本了。因为这个国家被西化得最早,最彻底。
  我们还要区分一个概念,那就是育种和配对。育种不是配对,然后出几代就行了,育种要形成一个固定的基因遗传,所以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强的经济基础。想想我们都穷了几代人了,就这几十年才开始好点,你说,如何短时间内在硬件上形成育种大师的条件。
  会有鸽友问,既然没有育种大师,那我们的赛鸽却发展得这么好,而且在很多方面确实超过了欧洲。这是事实,但这并不妨碍欧洲作为传统种鸽输出地的地位。亚洲人,从日本开始去欧洲引进种鸽开始,台湾接着往下传,大陆人再接再厉,一方面是欧洲人市场经济运作的成功,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他们在育种上下了真功夫。只是目前欧洲传统赛鸽这项运动日渐式微,他们的育种大师也越来越少。现代的快餐文化对赛鸽运动也有着很大影响,我们越来越急功近利,也是造成没有时间沉下心来育种的另一主要原因。鲁迅的拿来主义一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很多鸽友。
  我今天讲的这些,总归起来就是以下这几句话:中国目前没有育种大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也会很少出现育种大师,但将来肯定会有,这也并不妨碍赛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什么说现在没有呢?刚刚我从历史宏观方面做了一些解释,现在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看吧。
  近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虽有一些大款养鸽子,也养了不少,但他们并不是养鸽的主流。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如何能成为一个系统、系列的东西呢。
  如果提到育种,我们需要一个基础,这就是鸽子的种群。这大概需要在800羽以上,达不到这个数量的话,在育种上很难有质的变化。所以我想,大部分国人在基本住房刚解决的情况下,还很难有一个养得起800羽鸽子的鸽棚吧。
  再者,现在饲料价格飞涨,在各种相关费用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育种的收益明显没有比赛来得好,那育种的积极性必然会有很大的打击。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把握好来做寂寞的育种人确实很难。
======================
    

      以下是引用hello在2012-7-24 23:58:33的发言:
      能将外国品系鸽保种传承的养鸽人,在中国也是凤毛麟角,受到我们由衷的尊敬,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当想一想,一味保种的前途是什么?“培尔琴”、“美国西翁”保种60年,“德国鸟”保种70余年,保出了什么结果?原种质是退化了还是提高了?假使这些老佛爷级的洋种赛鸽,竞翔性能数十年真的保持不变,我们就可以长期坐享其成,高枕无忧,颐养天年啦?最近20多年来,比利时鸟、荷兰鸟、德国鸟、英国鸟、美国鸟、西班牙和葡萄牙鸟、日本鸟、马尔他鸟,还有台湾省的“天落鸟”,如潮水般涌进,就是对保种运动和保种结局最直观地评价与回答。

       可以这样说:当初李大师引进的德国鸽和比利时鸽,原本就具备优良的竞翔素质,尤其是其中深羽色品系,更具备远程超远程的归巢能力,只不过中国广袤的国土,漫长的赛线,让它们固有的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罢了。李梅龄大师的功绩,是给它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是迅速统一了这批远程鸽的羽色和体形,并巧妙地、执着地将这批远程鸽的外在品相和内在质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同理,丁培新前辈传承了“飞轮”日本鸟;杨登元前辈传承了西翁“美国”鸟(源自法国西翁——笔者注),“固守一系几十年”呐!是“守”,不是“创”,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鉴鸽神器”一看就会太好用了! (1680次) 2021-12-11 8:00:57
 ·资讯|“黑色星期四”哀嚎一片!昨日全国大范围严重失 (1247次) 2021-11-4 17:27:34
 ·窘迫之恋:遇罗锦离婚案再回首 (2070次) 2021-3-24 12:14:27
 ·“鉴鸽神器”一看就会太好用了! (2347次) 2021-3-14 9:07:3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3184次) 2021-3-13 20:11:4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