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韧、脆交融法:有的鸽子吃苦耐劳,好天气能归巢;坏天气能拿奖;有的好天气常抢奖,但一遇天阴、下雨,可能就有去无回,鸽友们称作“太阳鸟”。这就是韧性好与差的区别,前者“放不丢”,后者“太脆弱”一折就断。纠其原因除身体素质、竟枝状态外,其实质是一种遗传性状的表现形式。那么取其具有各自优良性状的不同个体作育后代,从遗传理论及具体实践中均告诉我们有不少这样成功的例子。如笔者有一路李鸟,千公里很稳,但速度常不尽人意,然而当与詹森品系的快速“太阳鸟”一配后其后代飞出700公里当日伯马,而当天归途中一路是雷阵雨天气。这样成功的例子还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B. 瘦、壮互补法:有的鸽子肌肉不理想,一上手给人的感觉是:“满身骨头”,这种鸽子因肌肉差没有暴发力,中、短程比赛速度起不来,尽管归巢性很好,恢复竟技状态慢需要的时间较长,国血品种中这样的鸽子不少。而有的品系天生肌肉丰满;如狄尔巴系,同在一个槽中吃食,它就能长肉,成年鸽抓在手里活象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弹性特好。正象大部分欧洲鸽由于赛制的因素一代一代的沿袭与进化,肌肉十分发达,所以具有暴发力,赛后恢复快,竟技状态易调整。这样用壮、瘦相配法以追求其后代在体格上的互补效应,是一种实用的遗传定向培育法。从遗传进化论与物种适应性看,它是符合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律的。正如爱期摩人人种体内具有人体含成维生素功能,而其他人种不具有这种功能,当其他人种与爱期基摩人种成婚后,其后代也有自身合成维生素的功能一样,均属遗传的融合与互补。
C. 粗、细搭配法:粗与细是指毛片、羽条、脖胫、胸腰、眼砂、眼底。这里笔者从眼底节膜的粗细来探求遗传的互补性。四年前笔者用一羽吴松雄(眼节膜节体窄)配一羽麦克.罗森斯雌,因该雌血统纯正,节膜、节体、节缘都很好,所出三羽子代眼底节膜均很理想,可惜一羽毒死,一羽送朋友作种,一羽留我棚中参赛,四年中13次飞5000公里,二次700公里,入尝10多次。
D. 深、浅相辅法:深浅是针对羽色、眼砂色彩,眼底色素而言。从该角度讲,浅色鸽羽质较脆,有的没放几站主翼羽和尾羽就成“刷子”了,深羽色相对要好一些。眼砂色彩有浓、有淡,眼底的色彩有明艳,有灰暗,这种色彩除眼砂,身体和状态对浓、淡有影响外,其余是遗传决定的(这里不包括返祖遗传和隐性遗传)眼砂色彩浓的易进入颠峰期,双眼炯炯有神,光彩照人,所以易观察竟技状态,眼底色彩艳的,诸多鸽友认为飞行曲率小,好天气速度常有很好发挥,所以深浅相配从遗传机率及实践中都可产生出融合和互补作用的后代来。
E. 长、短两合法:此项专指鸽子竞翔距离的长与短。中、短距离的鸽子参加长程赛和超运程比赛不但难入偿,连归巢的可能也很小,擅飞长程或超远程的鸽子在中、短距离很少有突出表现,因为中、短程的鸽子是比暴发力,长程以上主要比耐力。如果取中短程的暴发力,加长程及超远程的耐力优势作互补交配,同样也会产出互补优势的融合遗传,这几年来鸽友们选用的“中外配”“长短配”就是遗传应用成功的有力说明。笔者一位朋友用一羽超远程后代配一羽林波尔血系鸽,其后代不但在中距离发挥好,而且作育出700公里当日归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