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帝王鸽舍 |
|
|
博客类型: |
名人博客 |
博客等级:
|
|
博客积分: |
32375 |
推荐篇数: |
227 |
建立时间: |
2008年 |
博客访问: |
341.3万 |
|
|
|
|
|
|
作者:帝王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8-17 9:34:00
|
|
许多以远距离赛事为最终目标的鸽友,对参加幼鸽比赛的兴趣不大。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担心让寄托著厚望的幼鸽参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会影响幼鸽的身体发育。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在远距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鸽子,在幼鸽时期并不曾被鸽主勉强投入比赛。所以,鸽友们大多不愿把本鸽舍未来的主力鸽过早地投入幼鸽赛。
其实,日本与欧洲在气候上的一大差异就是气候炎热。因此,欧洲的幼鸽赛是在八月到九月上旬举行,而日本则是以十月份为中心,某些地区甚至会因赛线原因而在十一月举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幼鸽能够多生长几个月,参赛时不必像欧洲那样慎重,而且此时的幼鸽也的确能飞相当远的距离。在幼鸽阶段经历怎样的训练比赛才能成长为将来的远距冠军,对这个问题不便一概而论,还需要收集日本鸽界的更多数据。所以,在现阶段采取欧洲那样的谨慎态度也是无可厚非的。
下面,我想先谈谈参加幼鸽比赛时应当如何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参加幼鸽比赛有三个目的,第一是赢得比赛,第二是对幼鸽进行训练,第三是验证幼鸽本身的性能及其双亲的遗传能力。
一、第一个目的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参加任何比赛都是要夺得锦标。幼鸽比赛与其他比赛同样,要获胜就必须拥有绝对出色的鸽子。假如你鸽舍的幼鸽在能力上与对手存在差距,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抱希望。这种差距会随著距离的加大和天气的恶劣程度愈发明显,在比赛中一旦遇到阴雨,那些不耐坏天的系统不仅夺魁无望,甚至连平安归巢都相当困难。所以,要在幼鸽比赛中获胜必须拥有血统过硬的鸽子。
除了鸽子以外还有管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参加幼鸽比赛时是雄鸽有利还是雌鸽有利,鸽友们对此看法不一,不过流行的观点是雌鸽参赛更为有利。这是由于雌鸽比较早熟,而且易于实施各种参赛技巧。幼鸽赛自有幼鸽赛的难度,我们当然要极力利用每一点有利条件。其次是几月份出生的幼鸽容易飞出好成绩,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与欧洲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为了使幼鸽在月龄上占有优势,欧洲的养鸽人是在一、二月份的严寒季节作出幼鸽,而日本以往的统计数据表明三月份孵化的幼鸽成绩最好。
其实幼鸽在几月份孵化关系并不大,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在于换羽的过程,尤其是主翼羽的脱换状态。最不利于幼鸽飞行的是新生的主翼羽为八根半(即第八根已完全形成,第九根刚长出一半)、雏鸽时的第十根主翼羽即将脱落时。当然,对换羽的速度可以人为进行调整,而且换羽的早晚也因系统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通常的管理情况下,大家都知道几月份作出的鸽子将在何时成为八根半的状态,所以只须让将要参赛的幼鸽尽快度过八根半时期即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月份出生的幼鸽是比较有利的。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一、二月孵化的幼鸽往往比三月出壳的幼鸽换羽更迟。关于换羽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即让成为八根半状态之前的幼鸽去参加比赛。不过要把五、六月份孵化的幼鸽投入比赛,存在鸽龄过小的不利因素。
二、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天气情况突然变得非常恶劣,幼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考虑到自己的鸽群还处于改良阶段,我不会把当年繁育的头窝幼鸽全部投入跳站放飞,总要留下几羽最为偏爱、不可复得的幼鸽。在放飞时我并不指望鸽子百分之百地归巢,甚至乐于看到有一半鸽子不归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选出真正的好鸽。假如有半数以上的幼鸽顺利归巢,那就失去了验证的意义,还得改天、换个方向再次放飞。只要有足够勇气和自信,故意选择恶劣天气放飞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我们必须意识到,长年参加日本的远距离比赛,就难免会与恶劣天气遭遇。
要选择视野开阔的地点放飞,以便观察鸽子出笼后离去的情况。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则必须加大放出的时间片,以免出现几只鸽子结伴飞行的情况。缺乏独自飞翔经验以及某些血统的幼鸽容易产生依赖群体的倾向,对这样的幼鸽应当在验证前增加单羽放飞的次数。鸽友们无不憧憬获得当日伯马冠军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实际上能够在比赛中领先亚军鸽半小时左右就非常难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必须加强幼鸽的单羽放飞的训练。具体操作时每次放飞的鸽子不能太多,也就是说一个鸽舍不要饲养过多幼鸽,应当尽可能通过跳站放飞减少幼鸽的羽数。还应注意使鸽子的归巢条件大致相同,不要让某些鸽子飞得格外艰苦。
为此,应当在黎明前到达放飞地点,太阳一出来就开始放飞,以免造成最后放出的鸽子在酷暑中飞行的情况,对鸽子归巢时的状态也要仔细观察。有的鸽子到达降落台时已是精疲力竭,嘴张得很大、双翼下垂,似乎再挪动一步都很艰难。而有的鸽子则能够若无其事地快速入舍,显得体力消耗不大。我们应当仔细观察这些差异,对鸽子的性能作出判断并留下记录。
三、采取这种方法对幼鸽放飞进行验证以来,在我的鸽舍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以下是几个距离的实例:
58-7807号灰斑花、雄是我鸽舍里重要的种鸽之一,在1959年的农林大臣杯700公里比赛中从秋田县的追分飞返京都,获得京都地区亚军,并于第二年在同一赛事中领先亚军鸽二十分钟夺得冠军。查阅当初的训放记录可知,在1958年夏天进行跳站放飞时,其率先从岐阜县的小板飞归鸽舍。这只鸽子被送入种鸽棚后,繁育的后代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远距离赛鸽及种鸽,其子冠军并河150号曾获得1962年北海道濑栅国家赛900公里综合4名、1963年青森县飞龙国家赛800公里综合亚军、 1964年同一赛事的综合7名等优异成绩。
60-40196号灰斑、雌在1962年获得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名濑国家赛950公里综合6名。第二年参加同一赛事时,由于天气恶劣归巢鸽寥寥无几,它虽然迟归未获名次,却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竞翔性能。在我的训放记录中,它曾在1960年夏季两次从德岛开笼的跳站放飞中快速归巢。
60-40306号灰斑花、雌是1962年名濑国家赛的综合8名,也曾在1960年夏季从德岛开笼的两次跳站放飞中快速归巢。此鸽的同窝因被我另眼看待而没有参加放飞验证,后来在1962年训放时未归,既令人惋惜也颇具讽刺意味。
鸽子飞失不归有许多原因,未必是鸽子本身不好,但至少说明饲养者应当调整自己的思路。通过分析反省,我意识到自己当初选鸽时过于注重鸽子的外在因素,忽略了赛鸽尤其是远距离赛鸽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即以健康体质为基础的耐久力。老话说「爱子需远游」,对自己心爱的幼鸽也应当如此。越是看重的鸽子,越要加强基础训练并敢于将其投入跳站放飞。
我的鸽舍在开始进行跳站放飞验证时损失了不少幼鸽,但坚持了两、三年以后反而很少丢鸽了。因为放飞结果也使种鸽的能力得到验证,使我能够有的放矢地严格筛选种鸽,几年下来便很少作出一放即失的幼鸽了。目前日本鸽界已经进入超远距离比赛的时代,所有养鸽人都希望自己的鸽群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但愿我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尤其是对那些坚持少而精主义的鸽舍有所帮助。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