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历史可知兴替,近来弄了些“古董鸽书”得空翻上几页总有意外收获,今天刚好看到一篇文章是八几年代几个对李鸟较有研究的前辈讨论李鸟时留下的对话记录。
其间讨论了李鸟的血统起源,李鸟的外在条件和使翔特性,也阐述了李梅龄对李鸟培育过程中所坚守的标准:瞳孔不圆烫而食之,脚太长烫而食之,尾太长烫而食之,品种的育成起初得益于此,因为长期的坚持所以李种的外部特征十分固定以至于混血其他鸽子就算李鸟血源只占1/4,仍能保有李鸟的外貌特征。但物极必反,用那些前辈的原话讲“李鸟就是吃了太纯的亏所以最后尾巴大了,素质也差了,现在所讲的“李鸟”,已经不是当年的纯种李鸟,都是经过杂交,只不过含有一点“李鸟”血统而已。”如果用我自己调侃的口吻讲“李种其实是被烫死的,排除异己太过也会自毁前程”当然这事还真不是个例。
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国西翁,后期却被同样玩“西翁”的罗尔浪超越,究其原因是西翁本人喜欢长相俊美雄壮的鸽子,但是在实际育种的过程种却出现了一些长得“尖嘴猴腮”的鸽子,虽然跟前者的李医生烫而食之不同,但也一样将这些鸽子扫地出门。最后罗尔浪把这些鸽子收集起来培养,成绩反而超过了西翁父子,所以从某种角度讲也可以说是西翁把自己推向了法国第二。
上面的两例子反映了几个问题,一是鸽子培育的过程中遗传(上下代相同)和突变(上下代不同)有时候还有返祖现象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物种的延续性和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二是对于突变在排除有健康问题和明显缺陷的前提下,不能没有经过检验就先入为主的选择淘汰。因为育种的过程中突变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而且这利害还不是绝对的,还要看是运用于哪些方面。鸽子的外貌和内在素质其实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刻意利用近亲培育使外表形态保持不变的鸽种最多是维持了上代的特性而已,而出现和上代不同的鸽子则有可能是某个方面的退化或是进化,而最终能否被选留则取决于鸽主。因为育种者的要求不同,虽然同源而却对不同的突变做出不同的选留和定向培育,最终形成特性不同的新品系。最好的例子就是共同起源于伟奇的詹森和西翁。虽然外貌和特性分化,但毕竟同源至今两系相配还有很好的融合度。所以在实际的育种过程中万一出现突变,最好是静观其变,通过飞赛来做客观的判断和去留,也许能获得突破收获惊喜也不一定。
我们培育信鸽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培养信鸽第一位是要用来和对手竞争而且还要赢得比赛,其次才是满足我们个人的审美喜好,但是到现在还是有一部分鸽友分不清主次,“看着不“漂亮”养着不爽”的说法时有听到,以上的前车之鉴不得不警醒自己。
赛鸽运动从诞生到现在不过200年,一些理论也还有待完善,比如评判一个品系的产生除了外形的固定,有一定的特性还有长期稳定的赛绩。光字面看好像没什么毛病,但真正实操的时候,你会觉得保持固定的外貌与持续的成绩会有冲突,为什么呢?因为要巩固特定的外貌那鸽种就要尽量剔除突变的鸽子,也要避免杂交,但现在的中国鸽舍一般场地有限,几十只鸽子不引它系就算几代的远亲培育,最后鸽群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血统十分接近。哪怕是近亲不至退化,你也要考虑竞争对手会对他们原先相对落后的鸽种进行改良,而且我们的竞翔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这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所以鸽子必须凭借一些有利的突变或是适当的杂交改良才能适应新挑战,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没有不可一世的鸽族,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形容信鸽育种是十分恰当的,以这样的思维来看“片面求纯求高代的想法”已经是十分落后和危险的了,这也曾是中国近代育成被承认的品系G绛,最后成绩下坠不解的困惑。如果当时能及时补救与时俱进不受绛色鸽的局限引入优秀鸽种来改良,我想G绛还能流传不息,究其原因要说败也就败在对“绛”的坚守吧。
近代的中国信鸽育种高手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已故云南军鸽教员陈文广老先生,本身虽不参赛,但其培养的军鸽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偶尔拿军鸽出来客串打比赛也能夺冠,在国防培养军鸽过程积累了很深厚的经验,其提出的“引育结合”,还有“三多”理论对指导赛鸽育种有真正的实用意义。
限于篇幅留待往后整理妥当再与藏友们一起分享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