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是亚州第一大城市,同时,又是冒险家的乐园。许多人在此一夜暴富者有之,一夜破产者亦有之。
李梅龄博士从小爱养鸽,德国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开了一家自己的诊所。闲暇之时,养养鸽子,溜溜跑马场,看看赛马比赛。由于地位不同,故结识了许多洋人。此时上海洋人渐多,洋人便也把西方的赛鸽运动带进了上海,取名:西人鸽会。养赛鸽素来是有钱人玩的宠物,由于梅龄博士不同于一般平民,经人介绍, 也加入到该协会的赛鸽运动之中。时梅龄先生养的是民间观赏鸽,放到几十公里就没了回的。李先生知道光凭这些鸽子,是放不赢洋人们从西方带过来的优良品系赛鸽的。他便委托在德国领事馆工作的表弟,花了5000块大洋,从德国引进了一批优良种鸽带回中国。这5000块大洋在当时的上海足可开一家中等商号。
梅龄先生用这批良种鸽育种,很快就战胜了洋人。第二年放千公里的天津,获当天唯一归巢鸽,一举夺得了冠军。后,每赛必胜,前三名非他莫属。李梅龄先生的壮举,令国人杨眉吐气,一振中华雄风。李梅龄先生培育出来的品种被称为“梅龄种”,流传甚广。60年代在武汉养鸽,市场上常有梅龄鸽卖,价偏高,好放路,很受鸽界青睐。
日本投降后,接收了一批军鸽。但这批军鸽没有血统书,这就等于是交枪不交子弹。这些军鸽遂散落民间,被上海前辈收养。
后来,上海的前辈们,又通过各种渠道,从西欧引进外血,如:“培尔琴、赛杨、西翁等……”来充实鸽界实力,为以后的国血增添了新鲜血液。
汪顺兴老前辈是我国鸽界著名领军人物。汪老鉴鸽高人一筹。文革后恢复赛鸽运动,中国首次放超远程前夕,马鞍山徐桂海先生提着一笼鸽子到上海,请上海的老前辈把把脉,看那些鸽能放,那些不能放。这些老前辈给他点了两只鸽。当时徐桂海还不认识汪老,后通过关系介绍找到汪老家,请汪老给鉴定一下。汪老看完鸽子后,给他定了三只鸽。除前两只外,另外还点了一只雌鸽,并嘱付他说:这只雌鸽的速度比前两只还要快。徐桂海听从了汪老的话,在参赛时就送这三只上路。结果果然不出汪老所料,这只雌鸽一举夺得了全国首翔超远程的第二名,另一只获得第五名。
有一天,汪老伙同鸽友一起去朋友家串笼,在朋友家的笼中,汪老相中了一只含“西翁”系的雌鸽,便将其带回家中。经过培育,该鸽的后代首先只在吴淞地区流传,被称为土鸽,意为本地鸽。该类鸽子眼凶象,(黄、砂眼都有)体型紧扎,签子嘴,故又名“小尖嘴”。该系鸽在80、90年代的竟翔中大出风头,在短、中、远、超远程的比赛中发挥出色,每每刮起“吴淞旋风”。那分速有时高得吓人。试问:现在的那些崇洋媚外者们,洋鸽再好,敢与之争锋吗?400公里还要搞个几关赛,100多公里都可以算成绩,真是“小儿科”,令人嗤之以鼻。--国血里面还有“高家降、麒麟花、(麒麟花酷似现代苍白)镇江灰、西宁八奖、和武汉市王来喜的金眼大王、等等……”就拿王来喜老先生说吧,他的北京冠军和广州冠军都二十年来了,至今是否有人破他的分速?
八十年代末,养洋鸽之风渐起。洋鸽子在短距离上暴发力是要强于国血,但洋鸽不是什么都好。大多洋鸽喜飞艳阳天,遇差点的天气几十公里就要丢。一些人往往只报喜不报忧,有话只赶好的说。
有许多的人口袋里有几个铜板,不惜花高价甚至是天价购买洋血,还被人称作是名人。在我看,这些人是有钱花得起高价而出名,不是玩鸽子有水平而出名。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前辈们的先进经验,育出自己的品种,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那就是味。不要成天的标榜自己有这种、那种的做二道贩子,别说是偶然的出了个把成绩,就是飞得再好,那也是洋人的。
世界上论何一个人的鸽子,都不是天生就是他家都有的。詹森鸽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鸽子。老詹森开始养鸽时也是从外引进的,后詹森兄弟又引进了“休勒曼、史库德和半只华普利系。”凡布利安娜的鸽子是由四大系组成的。一,康敏尼、二,卡特里斯、三,固耐、四,万达易速步。光万达易速步的鸽子又是由八个系组成的,我就不一一的说明了。
所以说,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国血也好、外血也好,只要是被引进了中国,就是中国国籍,都是国血。
自从八十年代末有了公棚以来,鸽子越放越短。这也是外血鸽大量拥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加上中鸽协的口号是:“与国际接轨”.这更加快了短程赛的步伐。泱泱中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竟去效仿胡人,丢人不?!短程赛中国向来就有,为何定要重短轻长?作为火车头的“中鸽协”,是到了该思考的时候了,如何让国际与中国结轨。中国广大的土地,是洋人最好的舞台,是洋人大力发展赛鸽运动的最佳选择地。贺伯特不是说:如果把笼搬到中国来养,两年后就会怎么、怎么的吗?那就让他来吧,中国人民欢迎您,到中国来,也能过把超远程的隐,不然,这辈子怕是再也没这个机会了,那您会后悔一辈子的。快来吧,中国鸽友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