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华鸽舍 |
|
|
|
龙华鸽舍
地 区:四 川 文章总数:101篇 推荐篇数: 1篇 留言数量:5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1309 建立时间:2006-10-25
|
|
|
作者:龙华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7-3-2 13:46:00
|
|
——根本出路在于育成众多千公里快速鸽品系
一、我国赛鸽运动的现状
当前,国内中短程赛事火爆异常。自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我国赛鸽竞翔由干受到国外赛鸽界的影响,从追求远——超远程竞赛转而重点回缩在五百公里的竞翔上。引进、接受了国外竞翔界普遍存在的中短程快速品种和竞翔制度。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至今,洋鸽广告铺天盖地。不仅占据鸽刊、信鸽网站的重要版面,势头也呈有增无减之势。由于大量引进欧美,特别是欧洲中短程赛鸽,致传统远程、超远程鸽在这一赛距上过招败下阵来。我们虽保留超远程赛事,但势头已不强劲,千公里赛也日显冷清。原因是奖金不高。由于奖金的剌激等因素的作用,于是一股短距离赛的热潮迅速升起,已将重点赛事放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比赛上。一年一度的国家赛已基本上成了千公里以下的中短程赛。从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从未举办过一次千公里国家赛。而各地的大奖赛,首先是公棚引导的汽车大奖赛,更是将五百公里赛事推到了极至。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至今,我国热火朝天的五百公里比赛,包括公棚预、决赛,绝大多数参赛鸽也是引进欧美、特别是西欧的中短程赛鸽。实是国人与国人、与欧美参赛者在拚杀。更重要的是,因急功近利为打比赛争夺奖金、而重引种,不重视育种。不在培育品系上下功夫。故改革开放这么长的时间以来,我们也未育出属于自已命名、举世公认的快速鸽品系。一语概之:我国中短程虽赛事频繁、火爆,而且基本上各层次参与,但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已育成品系的现实。王伟克先生早就大声疾呼:“最核心的环节,是要尽快培育出真正属于我们民族自已的赛鸽品系,为世人公认。” 如果“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爬行,让人家瞧不起,终究在国际鸽坛上没有真正的地位,这是最大的悲哀。” (《探索中国赛鸽事业的国际地位——第三次“浪潮”中的反思》;见中信网王伟克专栏)郑云涛先生在与国外友人交谈时,早就说过:“目前中国鸽友对三五百公里是一哄而上,是初级阶段,最终会把育种、竞翔定格在700——1000公里”。(《与贺伯特唠嗑》;同上网)这是郑先生对我国赛鸽竞翔、育种趋势的预见。笔者相信,这一预见,终将会成为现实。
二、 我国赛鸽与欧、美赛鸽的差距何在?
必须看到,我国现阶段赛鸽与欧美赛鸽存在巨大差距。其重大差距在于:我国没有育成举世公认的中、长程快速品系鸽。这个差距首先表现在翔速上的差距,以及相关种群上的差异。以比利时为首的欧洲,是现代赛鸽的发源地;美国本土,一百多年前就有古老的远程快速的翠腾系。加之美国又引进欧洲如西翁等优良信鸽,形成了欧美西方赛鸽强国。育成了众多举世公认的中长程快速品系。欧洲在育成现代赛鸽的基础上,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举办了世界闻名的、一年一度举行的千公里级巴塞罗那国际大赛。第一届参赛鸽就达2556羽,冠军分速906米。并形成了国际瞩目的经典赛事。而美国早在巴赛举办前就成功举办了远程赛。如1916年, 一羽名叫“凯萨琳” 的翠腾毋鸽,从1120公里的比赛中当日归巢,领先笫二名两天。震惊世界。(见1997年第4期《中华信鸽》翠腾系彩色广告介绍)为显示其赛鸽实力,美国利用其疆域辽阔、有良好赛线资源的优势,除二战前举办超远程赛外,二战后也举办超远程赛。其中还两次举办了横贯本土、赛距分别为3991公里和4072公里、世界上赛距最远的超远程赛。(各归一羽)从现有资料上看,“现在超远程飞速最快的是美国横跨三洲2000公里超远程赛,上午5点开笼,有2羽赛鸽创下了当天归巢的记录,分速为2500公尺”。(扬志勇:《对利用海外信鸽之我见》;刊于1991羊26期《中华信鸽》)欧、美分别均在千公里比赛、超远程上各自显示出赛鸽强国的实力。而我国赛鸽绝大多数是杂交鸽而不是品系鸽。 已故的蔡明先生在《积极慎重 命名品系》一文中说, “当前,国际鸽界种系林立,各有千秋。比利时新老品系有100多种,在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都有一批鸽界公认的品系。我国信鸽有悠久的历史,有较高的水平,但得到公认的品系却寥寥无几。” 不客气地讲,就是:我国尚无国际公认的品系鸽。我国鸽界前辈顾尔锴老先生在《理顺思路 培养品系》一文中指出:“60多年来我国仅培养出2个品系,李梅龄系和黄钟系,在这以后再也没有出现我国自己的品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刊于1996年第6期《中华信鸽 ) 王伟克同志更尖锐的指出:“李鸟诞生70多年了,虽经历了三次‘浪潮’,再无什么‘鸟’树立起来”。(同一文)这就是欧美赛鸽强国与我国赛鸽的根本差距。王伟克在同一篇文章中还说,“李梅龄引进‘德国鸟’,不几天就育成了‘李鸟’;美国引进法国的‘西翁’,形成了‘海斯曼西翁’,还有‘休曼’(又译‘休门’)和戈登品系的出现。日本则有‘势山’、‘细川’、‘松风’、‘南部’系••••••我们的‘优势’和‘特长’ 还是引进。” 重引种、不重视育种则是我国鸽界的致命伤。当然,笔者这样说,毫无贬低我国有众多优良信鸽之意。特别是吃苦耐劳的远程和超远程赛鸽群体。而是指:我们确实未育出属于自已的、众多举世公认的快速中远程品系鸽。因欧美育出的中长程快速鸽品系遗传相对稳定,因速度快而赛绩自然突出。由于我们缺乏遗传稳定的快速品系鸽,自然在翔速和归巢率上较差。而我国赛鸽基本上是杂交鸽,其致命弱点、缺陷是遗传不稳定,故赛绩大起大落。即使同一窝有的五百、千公里能归,而另一羽在训放中就飞失。因赛鸽是在同一赛距上比速度,不是和我国比谁更远、能过夜。因而我国的远程和超远程鸽在赛事中,在速度上逊于欧美的快速鸽。有人会说,我们在世界重大比赛中不是取得不小的成绩吗?王伟克先生在前两年,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在世界大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均系使用国外进口种鸽的直系子代获得的”。(现有所改变)因此之故, 才应尽快育成属于我们品牌的快速赛鸽。如要创品牌,如停留在中短程快速上,也只能与欧美在中短程赛事上拚、博。能与千公里级的巴塞罗那长程夺冠赛相抗衡吗?能成为赛鸽强国吗?因此,国内中短程赛事越火爆、越激烈,不重点在千公里长程快速鸽上做文章。我国赛鸽又怎能与西方赛鸽强国一争高下?如热衷于中短程赛事、将其作为重点赛事。我国就只能在中短程这一级别与西方赛鸽强国角逐。就不可能跨入赛鸽强国之门。
三、 迈向赛鸽强国之路何在?
笔者认为:育成举世公认的千公里快速品系鸽,是我国步入赛鸽强国的必经之路。 由于国内公棚将赛距锁定在500公里左右(千公里公棚只有唯一的长江千公里公棚)。奖金还有向上攀升之势头。而且,只要这类公棚存在, 其比赛就不会消失. 也正因为这类公棚的兴起,并还呈有增无减之势。不仅使超远程赛日见冷落。尽管还仍在举办,但势头和规模已大为减弱。更主要的是:极大冲击了我国千公里育种竞翔。这虽是市场经济的反映。但已自觉和不自觉成为了我国育成快速千公里赛鸽品系的重要障碍。如果长此下去,我国仅能在中短程这一级别与西方赛鸽强国交锋、过招。也如是轻量级的拳王争霸赛,而不是重量级的世界拳王争霸赛一样。即不能与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国际大赛这一最高层次、这一国际经典赛事一争高低。我国要从世界第一赛鸽大国成为竞翔强国,必须育成遗传稳定、品系众多的千公里级快速鸽、当日归品系鸽。这是我国唯一能与一年一度举行的国际顶级信鸽大赛对抗、一争雌雄的必由之路。如果我国不能育成品系众多、为世人公认的千公里快速品系鸽、不举办一年一度的国家赛,即中国式的东方巴赛。我国赛鸽又怎能与国际巴塞罗那国际大赛,在东、西方的长程竞赛中,各自竞技?我国在国际鸽坛上又有何地位可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赛鸽大国, 却不是赛鸽强国。王伟克先生就赛鸽强国从竞翔业的角度,提出以下两个标准:一是赛绩持续优秀,在国际上被认可;二是种鸽输出,举世公认、用户承认你的鸽质种质和育种技能。(《中国赛鸽竞翔事业的历史地位》,同上网)在这方面,按王先生说法,我们确实还“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王先生提的两个标准,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标准,即是有众多赛绩突出、遗传稳定、归巢率高的快速优秀赛鸽品系。公治民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衡量信鸽运动发展水平有两个指标: 一是信鸽优秀品系的培育; 二是信鸽竞赛管理的质量。”(<<加快信鸽信息化管理步伐--中鸽协领导接受媒体采访>>作者:中国信鸽协会/中鸽网)在这方面,按公治民副主席和王伟克先生说法,我们确实还“任重道远”。酒好不怕巷子深。只要你有好酒,还愁没人买?而东方式巴赛,就是最好的广告。
笔者认为,就赛鸽而言,我们差距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在中短程上,尽管我们大量引种,但我们没有育成举世公认的快速品系(还不能说众多);在千公里级长程竞翔上,我们同样没有育成世人公认的快速品系(也不能说众多)。因此,我国信鸽竞翔运动和赛鸽强国相比,实系处于初级阶段。这就是我国与赛鸽强国的巨大落差。我国千公里竞翔在突被千公里当日归愿望后,在当日归上曾几度出现过辉煌:如1997年上海举办的千公里“隆飞尔杯”大赛,参赛15715羽,当日归十羽。冠军分速1436.95米。(后以十万元售出)当时惊称“创上海信鸽史上四项新记录”,有人还认为:“50年内不会被打破”(见97年3期《中华信鸽》);而1998年辽宁省千公里竞翔,当日归108羽!仅沈阳举办的春季邯郸1000公里比赛,参赛769羽,当日就归98羽!冠军分速1484.8664米,归巢报到达350多羽。归巢率占45%左右(见同上刊98年3期4、5、6页);2004年青岛市在湖北十堰进行千公里比赛,参赛1688羽,当日归90羽,冠军飞12小时29分、分速为1303.5148米(见十堰市鸽会致青岛市鸽会祝贺信;在《中国信鸽信息网》特别报道专栏可见);2004年5月4日北京1992羽在湖北襄樊千公里竞翔,当日归68羽,冠军分速1343。95米(见同上网) ;2004年江苏举办800——1200公里大赛,参赛28668羽,当日归 超万羽 ,最快的分速达1883。4579米(未提及千公里级归巢羽数及千公里冠军分速)(倪源义:《千公里当日归不再是梦——江苏800——1200公里大赛改写多项历史记录》,同上网)。真是气势如虹 。但2006年11月3日举行的五省一市800、900、1000公里的联翔。晴天。参赛羽数21246羽(沪6036羽,赣169羽,鄂3004羽,皖2354羽,浙1334羽,苏8349羽)。却未见千公里当日归羽数和分速的报道。仅管次日归巢不少(大多未将归巢数据统计表上传网上)。而湖北省报道较快,4日200录取名额即全部报满(归216羽),至5日为止归435羽。后据鄂苏浙皖赣沪竞委会11月20日十时34分35秒上传《中国信鸽信息网》(首页《特别报道》)的《首届全国千公里鄂苏浙皖赣沪赛区1000公里成绩》报道:此次联翔,天气,晴,气温7——14度,风向,东北风,微风。其上传的500名均系11月4日归。冠军得主为上海高应斌的环号为“4246003”号赛鸽,于4日11时52分41秒夺冠(空距1054。954千米),分速为1044.8365米。而处于我国信鸽界前列地位的上海6036羽中,竟会无一羽当日归。系次日开始归。为何在21246羽中,其中在千公里级的参赛鸽中,无当日归鸽,还不及1998年春季的沈阳市千公里竞翔?为何出现如此意外和遗憾?因国内外均关注此次联翔。可以说,此次千公里无当日归的报道,恐出主办者、参赛鸽会、许多参赛人的乐观估计和意外。看来,在赛线、竞翔时间的选择上,是否还缺乏科学分析、论证?值得深思研讨。王伟克先生在《北京未归鸽?在我这里——兼谈上海的北线竞翔》一文中曾这样说过:“无论春秋赛,由北京放上海都不是好赛线,永远都不是”。其主要原因是:“直线归巢的鸽群迎面撞击泰沂山区,是直阻和正阻”赛鸽遇山是“绕而不翻”,本能的往西或往东绕。往东的则吃大亏“东面山势绵延”“足有200公里,三分之一处的淄博地区是煤铁富矿带,是山东出了名的难飞之地”。“往西,很快能绕过山区”“再无阻碍,相当一部分可顺利归巢”。他说:“曾经的三门峡——上海千公里竞翔,被上海人称作‘中国的巴塞罗那’,为什么找到了中国的巴塞罗那,却又自己避开了呢?”他认为:“上海的黄金赛线是西线千公里黄金司放点三门峡!”(见2004年上海《环球赛鸽科技》杂志第4期;)。笔者认为,王先生分析不无道理。但举办千公里联翔是重大、明智的举措。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发现问题,予以改进。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五省一市联翔出现未竟人意的千公里归巢分速落差,至少说明:在千公里竞翔上,我国确实存在值得探究的深层次问题。即竞翔赛点和竞翔时间确定、选择上,以及育种存在明显问题。而如果育成了千公里快速品系,不可能在上万羽中连900公里也无一羽当日归!问题是否与未育成千公里快速品系也有关?比如:“戈登系曾创下连续九年960公里当日归巢的记录”,其一羽DOR85名鸽后代有16羽960公里当日归。如我们育出了这种品系鸽,不可能在上万羽中,在九百公里的空距上无一羽当天归!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为争夺区区五百公里获奖的参赛者。而是需要一大批象李梅龄式的育种家、赛鸽家。也如谢柄先生那样,既重视中程又重视并倡导、赞助、支持千公里竞翔(正大杯)的育种家、赛鸽家。中国需要的,正是这样的领军人物和群体。
当今世界鸽坛,赛鸽强国后起之秀不断涌现。是对我国迈向赛鸽强国不可回避的挑战。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必须迎战。西方赛鸽强国,虽然老一代已经、和正在退出鸽坛。但后起之秀在育种、竞翔能力上仍一往无前。位于欧洲中心的现代信鸽发源地比利时,在1831年建国之初,就盛行对赛鸽和通信鸽的研究。而我们起步太晚。如果从1930年李梅龄从德国引进近代十羽信鸽起算,我们与赛鸽强国在起步上,就晚了整整一百年。何况基于李鸟无人接棒的现实,应该说,我们品系育种工程基本中断!笔者以为,我国如无众多李梅龄式的育种家、赛鸽家,如无专业化、产业化的育种局面,我国将难于育成众多的、举世公认的赛鸽品系。 当然,育成千公里快速品系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有的学者说,我国竞翔界的实际培育赛鸽种系的能力,与赛鸽强国相比差距很明显。甚至直言不讳的称之为“育种能力低下”。故未育成世界公认的赛鸽品系。但是,冷静地深思。特别是从李梅龄博士用不太长的时间育成李种的事实,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一九三零年, 李梅龄从德国引进十羽欧洲信鸽, 其中有比利时古老种系伟奇系。他培育的本系鸽子在1932年,其赛鸽“746” 获当年幼鸽赛常州冠军。次年“2066” 赛鸽获南京冠军。西侨不介意,要与华人作一次远程较量。在当时有英美侨民参加的“上海信鸽会” ,外侨决定进行一次远程比赛、与华人一决高低。是年6月9日举行了空距为950公里的天津-——上海竞翔,在参加决赛15羽、归巢的6羽中,李梅龄博士“759”信鸽用12小时夺冠、并一人包揽了前5名(外侨杰克逊获6名)。(见1988年笫13期《中华信鸽》所刊《李梅龄传略》)李梅龄博士仅用五年就基本上育成了李种 。并大见成效。当然,这与李梅龄系留德医学博士、俱有育种能力有关。但李种的育成的事实表明:只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有育种知识、有事业心,育成一个品系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就我国赶上世界赛鸽强国而言,我们需要一批一生致力于信鸽事业的育种家、赛鸽家。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人。如果将持续几代都取得赛绩,经不起高价诱惑而将“种精”高价出售,将难于育成品系。顾尔锴老先生在《品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文中说:“一个鸽舍一旦出现‘黄金配对’、‘黄金种父’、‘黄金种母’等杰出的种精鸽子,就会涌现出一批上位奖的鸽子”,“要珍惜这种难得的机遇”,“就有可能将这种优势持 续下去。” 他说:“著名的育种家、赛鸽家一般都是储存精英的专家,如凡布利安娜在84年再次获得巴塞罗那冠军后,有人出高价求购,他拒绝了。他坚持还要让这羽冠军鸽再参加2次巴塞罗那比赛,才有资格做种鸽。结果他实现了诺言,他的愿望也实现了,他承认一生中最大的憾事是将66年巴塞罗那冠军卖给了日本。”(1997年第二期《中华信鸽》)但在我国鸽界,在重大赛事中飞出了成绩的冠军、高位入赏鸽,轻易易主。不注重“储存精英”。因怎样育种,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而且也有大量文章以及专著,本文就无需赘述了。
四 、育成千公里快速鸽必须举办千公里赛、国家赛
一个品系的育成,需要相应不中断的赛事支撑。因此。如果不举办千公里赛事,特别是以千公里国家赛予以诱导,也难于育成众多的千公里快速归巢鸽的品系。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国幅员辽阔,会员众多,赛线资源丰富,加之雄厚的超远程国鸽储备”“有优越的条件,为千公里赛事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仅仅举办中短程国家赛、没有理由不举办千公里赛、更没有理由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笔者曾经撰文说过, 为使我国信鸽飞向世界、在国际鸽坛有自已的品牌和地位,我国重点赛事和育种重点应定位在千公里。以培育出众多千公里快速品系鸽、或者说千公里当日归品系鸽。而如果我国将重点赛事定位在千公里竞翔上,并予重奖。笔者相信,这必将促进我国的竞翔水平。如果我国不能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赛鸽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是令人遗憾的。《中华信鸽》杂志社评论员八年前就指出: “我们要跻身世界信鸽强国之林,也要抓好千公里赛项。因为这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项。欧洲5大长程赛,日、美鸽友为之奋斗的赛项,都是在千公里赛程上。我们必须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自己的优势。”“抓好千公里中间这一节,就能充分发挥中外两系鸽子的优势。不仅可以作育更多千公里当日鸽,而且可以提高我国超远程鸽的速度,提高中短程鸽在多关赛中的稳定性,从而逐步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鸽系。” ( 《中华信鸽》本刊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98年187羽千公里当日鸽述评》;见1999年第一期《中华信鸽》)
巴塞罗那大赛是翌日夺冠赛。已成为国际经典赛事和品牌。我们现在举办的国家赛,能引起国际鸽坛重视和瞩目吗?不能让国际鸽坛瞩目、关注的国家赛办起来意义、作用何在?作为一个拥有35万多会员的世界第一赛鸽大国,地域辽阔、赛线资源丰富,又有赛绩证明的多条黄金赛线。也有千公里当日归辉煌赛绩的历史纪录、更有数不清的千公里次日归、以及其后声势更大、更多的千公里归巢鸽、庞大的超远程种群。有此得天独厚、比欧洲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而将重点赛事放在区区五百公里、以及中程赛上,难免让世界鸽坛 看轻。笔者强调举办一年一度的千公里国家赛还在于:使之与一年一度举行的国际巴塞罗那大赛,在东、西方互相呼应,让国际鸽坛评头论脚。吸引世界鸽坛注目此两大赛事。而如果国家赛主要限于中短程赛事(包括900公里;中鸽协定为“长距离”),不举办千公里级国家赛,实无资格与赛鸽强国相提并论。自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二十多年来没有举办过一次千公里国家赛,正常吗?与西方比利时、荷兰等几个小国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跨国比赛却号称“国际大赛”相比,作为世界第一竞翔大国,在国际鸽坛又有何地位可言?如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也不可能创出与巴塞罗那大赛平起平坐的中华信鸽品牌! 而要达这一战略目标。不重点抓千公里赛、不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其余一切均属空谈。
党中央在十六大就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弹丸之地的赛鸽强国荷兰,规定十个赛区进行比赛。每个赛区冠军都授以国家冠军称号,一次比赛就有十个国家冠军。我们从中可以仿效借鉴。可以在信鸽竞翔先进发达地区作试点,举办千公里国家赛。结合我国赛鸽运动,笔者认为:为成功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必须从我国地理条件框定的国情出发,先在信鸽竞翔先进发达地区、平原地带进行。为此,建议:请示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可先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带、东北平原作试点,举办国家赛。还可仿效荷兰的作法,将上述试点地区划为各赛区(不超过三个),进行千公里赛。同时授予该赛区冠军,为国家冠军称号。为扩大参赛羽数和规模和范围,可将800、900公里也纳入这一赛事。(也考虑了我国规定的“长距离”比赛)此后,再据情决定按竞翔条件举办全国性的千公里赛。鉴于举办全国性千公里赛,不可能都统一赛向,应允许“不适翔地区”(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山区,及川、赣、闽等多山地区、竞翔条件差的地区有自己的习惯性赛线,并另行规定合理有效期。以上述设想提到的试点地区为重点,举办千公里国家赛,应每年举办。并鼓励其他地方自行举办。从而向一年一度的千公里国家赛迈进,致最终形成与西方巴塞罗那大赛相呼应、平起平坐的东方式巴赛品牌,即中华千公里国家赛品牌。
待条件成熟、举办全国性千公里国家赛时。其命名的国家冠军。从相对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可分为三大类:1、平原地带(赛区)冠军;2、“不适翔地区”即高原地区冠军;3、“地理竞翔条件差的地区冠军”即多山地区、竞翔条件差的冠军。当然,这样按地理和竞翔条件而划分的冠军,也是相对合理的。如同属平原地带,因赛向、风向不同,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同属高原,青藏高原就比云贵高原在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上更差。如西藏,飞三五百公里都困难。可以不参加国家赛。
祝愿早日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以创立与西方巴塞罗那国际大赛相呼应的东方式巴赛、即中华千公里国家大赛品牌。
笔者相信:令世界鸽坛瞩目的东、西方一年一度举办的千公里经典赛,迟早必将出现!
说明:
各国关于短程、中程、 长程规定不一
1、比利时规定:
短程:60——250公里
中程:250——500公里
长程:500——700公里
2我国《信鸽竞赛规则》(中鸽协制定)规定:
短距离:200——400公里
中距离:500——700公里
长距离:800——1000公里
超长距离:1500公里以上
因此,文中提到的:“中短程”提法,是按我国规定提的
刊于今年一月出刊的《信鸽市场》(总第10期);略有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