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西安盛励短嘴观赏鸽舍
109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58)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51)
我的赛鸽日记(0)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qp__qp
中信网友:您好,我记得您以
中信网友:鸽哨的哨口要用什
中信网友:无重点
中信网友:hgvghvhg
中信网友:zamaia?
中信网友:什么时间有鸽展
中信网友:哪有这样的鸽子市

西安盛励短嘴观赏鸽舍
地    区:陕 西
文章总数:109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88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24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7-12-2


 



中國第一玩家 王世襄暮年鍾情鴿哨 天音央央琅琅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西安盛励短嘴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鸽闻快讯  发布时间:2007-12-2 15:28:00  
  

中國第一玩家 王世襄暮年鍾情鴿哨 天音央央琅琅

以下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

凡在京城居住過的人,都會對京城的鴿哨印象深刻:不論是風和日麗的春天,陣雨初霽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欲雪的冬日,都可聽到從天空傳來央央琅琅的聲音,隨著鴿群的時遠時近,哨聲悠揚迴盪,仿如鈞天妙樂,令人心曠神怡。享有「中國第一玩家」美譽的九旬老人王世襄,如今正致力研究和推廣鴿哨這一極具中華特色的文化。

架鷹牽狗鬥蟋蟀 不務正業成巨匠

 1914年5月25日,王世襄出生於書香門第。祖上是福州望族,自清代起,王家高祖、祖父均入朝為官。其父王繼曾1902年赴法國深造,1909年擔任軍機大臣張之洞的秘書,後任職外交部條約司,曾出任駐外使館公使和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母親金章出身大家閨秀,留英5年,善畫魚藻,著有《金魚百影圖卷》。王家在內外交困的時局中養成「通達時事」、兼備中西、注重實際素養和處事作風,這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王世襄小學至高中,就讀於北京乾面胡同美國教會學校,能講一口流利英語。

懷揣蟈蟈 課室鳴叫

 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這段時期,他常有驚人之舉,如臂上架著大鷹上學、懷中揣著蟈蟈在課堂鳴叫。他的玩家派頭被同學視為荒誕不經,教授們稱王世襄精力旺盛,是「不務正業」的「未知數」。

 王世襄晚年曾自嘲:「我自幼及壯,從小學到大學,始終是玩物喪志,業廢於嬉。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放鷹逐兔,挈狗捉獾,皆樂之不疲。而養鴿飛放,更是不受節令限制的常年癖好。」

 王世襄秉性專注、好奇、勤奮,在玩中探究知識和經驗,廣泛結交擁一技之長的玩友,虛心請教,廣搜資料,配圖參照,留下可資追慕的舊日生活圖景。畫家黃苗子說他「玩物成家」,啟功說他「研物立志」。

政治運動 兩次失業

 1941年,王世襄舉家遷離北京,遠赴重慶。其間,他與馬衡、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朱啟鈐、羅哲文等社會名流相識共事。1946年底,王世襄任中國駐日本代表團第四組專員,負責調查交涉日方歸還中國文物事宜。次年初,他出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及編纂,追還被日本劫奪的原中央圖書館所藏善本圖書106箱,並從日本橫濱押運到上海,由鄭振鐸派員交接。

 解放初期的「三反」政治運動中,王世襄曾經追回和收繳眾多珍貴文物這一功勞,反而給他惹來禍殃,被列為重點審查對象,遭拘留審查達十個月。雖然後來查明無問題獲得開釋,但是文物局卻令其自謀生路。從此,王世襄失業了。1953年,王世襄得以在民族音樂研究所工作,從事音樂史方面的研究。但好景不長,1957年底,他又被劃為「右派」,並遭解除公職。他又一次失業了。

 1961年王世襄獲邀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講授《中國傢具風格史》。1962年調回文物單位。1969年,55歲的王世襄下放到湖北咸寧勞動改造,直到1973年夏天才回到北京。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王世襄才獲得徹底平反。

奧運開幕式 倡千鴿鳴哨

 如今,年逾九旬的王世襄老人鍾情於「玩其文彩,賞其風韻,去人機械之懷,動人隱逸之興」的觀賞鴿,最鍾情那央央琅琅的鴿哨聲。他有諸多搶救觀賞鴿的設想:比如,成立觀賞鴿協會,聯絡鴿友並定期舉辦活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空放飛觀賞鴿,成為北京一景;建立網站,宣傳保護觀賞鴿的意義;舉辦觀賞鴿評比,提高觀賞鴿身價……他曾把這些設想寫成公開信數十封,寄往各省市園林局和市政府,但一封回信也沒有,倒是繁忙的溫總在3天內就有回覆。

美邀養鴿婉拒

 國內鮮有回應,國外卻掀起波瀾。美國華盛頓甘迺迪中心舉辦「中國節」,準備在開幕式放飛1,000隻帶哨的鴿子,為此專門拜訪王老。王老建議:在甘迺迪中心建鴿舍,養中國觀賞鴿,鴿子每天繞舍飛旋,哨子不會丟失。」據王老透露,美國大富商有意邀請他為美國培養中國觀賞鴿,王老婉拒:「我不想若干年後,想看中國鴿子還得去美國。」

 早在2003年,王老就提出了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放飛中國鴿的建議,因為非典、禽流感等顧慮,此事一直難以作。王老說,目前條件已經具備,如果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很多鴿子已經退化,飛翔困難,需要訓練。

 王老說:「一盤白的,一盤灰的,一盤紫的觀賞鴿在奧運場館上空展翅飛揚,讓全世界欣賞到中國觀賞鴿的美態,聆聽北京上空的美妙鴿哨,定是北京奧運最亮麗、最生動的一景兒。」事實上,奧運會上放飛鴿子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是希望能借這一契機,挽救中國的觀賞鴿及鴿文化。「我80歲的時候,差不多把過去玩的都寫成了文字,只是還沒有寫完中國的觀賞鴿。」

拯救國之珍鳥

 據王老粗算,中國觀賞鴿的種類有上百種,經過數代人的精心培育,頭型、嘴型、眼睛、眼皮、眼珠、花色、腳趾甲、閃光效果均有諸多講究。其尾部還可以縫線扣環、懸掛鴿哨,盤旋時氣流穿過鴿哨,便傳出悅耳的哨音,不管是品位氣質,還是羽色紋理,中國觀賞鴿均稱得上獨一無二,是完完全全的中國文化。

雅擅詩畫音律 俗精烹飪馴養

 平反後的王世襄不斷有力作問世。1985年9月,王世襄推出《明式傢具珍賞》,後來又出版《明式傢具研究》。1994年7月,王世襄獲聘任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同時兼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成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歷盡滄桑的王世襄十分珍惜時間,每天都夜以繼日埋頭鑽研,早已是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其著作不僅量大,而且涵蓋領域廣泛,諸如《中國古代音樂書目》、《畫學彙編》、《清代匠作則例彙編.佛作.門神作》、《竹刻藝術》、《中國古代漆器》、《中國美術全集.竹木牙角器》、《中國美術全集.漆器》、《北京鴿哨》、《中國畫論研究》等等,諸如此類的著作還可以列出一長串。因此,王世襄成為業界公認的詩詞家、書法家、火繪家、馴鷹家、烹飪家、美食家、美術史家、中國古典音樂史家、文物鑒定家、民俗學家……

妻精琴藝 自稱「琴奴」

 不論王世襄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妻子袁荃猷始終是他的支持者,是他躲風避雨的幽靜港灣。袁荃猷女士14歲師從汪孟舒學琴,後又經古琴國手管平先生親授,琴藝更精。袁荃猷彈琴時,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自稱「琴奴」,直至2003年袁荃猷病故。此後,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將夫妻收藏的古琴、銅爐、佛像、傢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拍賣,成交額達6,300餘萬元人民幣。

邀文物局抄家 避紅衛兵毀寶

 「文革」風暴席捲之初,王世襄耳聞目睹紅衛兵「破四舊」的「壯舉」,預感家藏明式傢具、佛像、銅器、鴿哨、古籍善本和手稿,都將劃入「四舊」之列,勢遭滅頂之災。他不得不「自我革命」,主動「請求」國家文物局抄家─他不忍心看到珍貴文物毀在紅衛兵手裡。這一明智之舉,令絕大多數珍品躲過一劫。

 「克勞斯親王獎」是荷蘭設立的國際聲望很高的文化獎項,每年頒發一次,設最高榮譽獎一人,榮譽獎十人。為表彰王世襄對中國傢具設計、技術和歷史的研究,2003年,荷蘭授予王世襄克勞斯親王最高榮譽獎,成為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中國人。王世襄將該獎10萬歐元(約100萬港元)獎金全部捐獻希望工程,並在福建武夷山市建立一所「中荷友好小學」。

图片附件: 2.jpg (2007-11-5 21:03, 91.4 K)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王世襄的遗憾 (4859次) 2009-12-2 14:14:24
 ·文物专家王世襄逝世 学识过人自认“大玩家” (4762次) 2009-12-1 12:16:15
 ·王老仙逝 扼腕痛惜 葬礼已毕 (4980次) 2009-11-30 11:29:51
 ·沉重哀悼中华观赏鸽至尊王世襄 (10623次) 2009-11-30 10:25:59
 ·2009.5月中德观赏鸽爱好者北京联谊 (5619次) 2009-5-13 14:55:0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