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约20%的野鸽和60%以上的家鸽都是毛滴虫的带虫者。这些鸽子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不断地感染新鸽群。这样就使得本病在鸽群中连绵不断。
由于许多成鸽是无症状的带虫者,它们常是其他鸽子,特别是乳鸽的传染源。因而消灭成鸽体内的病原就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途径。往往由于雏鸽吞咽亲鸽嗉囊中的鸽乳而直接遭受传染;成年鸽在婚恋接吻时受到感染,这是一种特有的禽类疾病传染途径。
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因而2-5周龄的乳鸽、童鸽发生本病最为多见,且病情亦较严重。主要症状是消瘦,腹泻,饮水增加,食欲减退。
有了以上的大致了解,那么整理毛滴虫的时机和做法也就有了针对性,除了比赛时期的赛鸽感染会影响表现外,主要的危害对象是2-5周龄的幼鸽。而一般的成鸽有60%是无症状的带虫者。所以于管理良好的鸽舍,如果种鸽配对前状态良好可以暂且不做毛滴虫的整理,而选择于种鸽配对鸽蛋下齐后未产生鸽乳之前(大约是下齐蛋一天后至出壳七前以前)可再施用药物整理。
这样既可以将毛滴虫的危害对即将出壳的幼鸽控制在最安全的范围,也避免了雏鸽期对幼鸽投喂药物带来的身体伤害。
另外在种鸽哺育幼鸽的过程中保健砂和饲料的选择也要避开投喂表面尖利的饲料如大麦和带尖壳的稻谷以免划伤喉部黏膜,形成创面间接为毛滴虫的增殖创造条件。
毛滴虫的另外一个传播途径就是饮水,有经验的鸽友都知道鸽子的饮水方式为"漱口式",所以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所有繁殖中的种鸽又是共用一个水壶,那么毛滴虫于水中存活形成交叉感染,那么公用的水壶就成了一个污染源。
这也是本舍常年为特定的种鸽对采用独立的水槽喂水的原因,而且饮水采用一天两换的做法可以相对保持饮水的清洁,每晚将水槽剩余的饮水倒掉挂起晾干第二天再重复使用,这即可大大省去交叉感染的担忧。
如果鸽只太多不得已需要使用共用水壶,也可以一滴消毒碘酒兑75毫升清水的比例为鸽群供水,或是在水里添加可食用的L-苹果酸混合清水调至味道微酸,供种鸽饮用每天换新直至整个繁殖季结束,本品为食品级所以十分安全,虽然本身对毛滴虫无灭杀作用但也能对其起到很好的抑制,以帮助幼鸽顺利度过易感期,减少毛滴虫药物在繁殖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