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拥有美国和英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 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今年获奖者的研究成就展示了较高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他们发现了大脑的定位系统,即“内部的GPS”,从而使人类能够在空间中定位自我。
1971年,奥基夫发现了这种定位系统的第一个组成部分。他研究发现,老鼠在房间的某个特定位置时,其大脑海马区的一些神经细胞总是处于激活状态,而老鼠移动到房间其他位置时,其他神经细胞则被激活。奥基夫总结出,这些“位置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关于房间的“地图”。
30多年后,莫泽夫妇于2005年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关键构成—“网格细胞”。这种细胞能形成坐标系,可以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他们随后的研究还展示出,这些“网格细胞”是如何确定位置并导航的。约翰•奥基夫以及莫泽夫妇发现,网格细胞和内嗅皮层里的其他细胞合作识别动物头部的方向以及屋子的边界,并和海马体内的位置细胞形成网络。这一神经回路组成了一套综合定位系统,就像大脑内置的GPS。人类大脑的定位系统似乎和老鼠的大脑有类似的成份。
人们外出旅行和探险会有时迷路,但大多数人除了靠指南针的帮助外,都会依靠一种本能来辨别方向而不迷失,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揭示了人脑中GPS的三位研究人员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约合111万美元。
人脑中发现“全球定位系统”--GPS,信鸽脑中有吗?信鸽从几百公里,上千公里归来,引起了养鸽人对信鸽定向导航的种种猜测,近百年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太阳罗盘导航说 ,电离层在磁导航说, 遗传基因导航说,智商导航说, 记忆导航说 ,天体雷达导航说, 听觉导航说,皮肤导航说 ,视觉导航说, 嗅觉导航说,腿脚导航说,次声波导航说, 飞逆行定位导航说等等十多种说法。最有影响力的是信鸽靠太阳定位和靠地球磁场导航两种说法。甚至有人认为信鸽导航是世界之谜。
科学家在人脑中发现“全球定位系统”--GPS,从而揭示了信鸽导航也是靠“鸽脑中-GPS”系统定位导航 ,科学家在鼠的大脑里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科学家也在人类大脑里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信鸽大脑里必定有“全球定位系统”--GPS。
信鸽靠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已经有科学依据,我们只要养好信鸽,让信鸽具有强健的体魄,飞翔、竞赛,就任凭信鸽本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