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可获高效人际传播能力
黑龙江日报7月20日讯 19日,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刊发了有关H7N9病毒的研究论文。该团队最近研究表明,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
据介绍,自今年2月以来,我国内地共报告132例H7N9确诊病例,其中43人死亡。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该病毒能否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有效传播?为解开这一问题,陈化兰团队在动物中进行了大量主动监测,并利用家禽和哺乳动物系统评估了从禽体和人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播能力。通过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从禽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和从人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
科研人员经用家禽和小鼠测试了H7N9病毒的致病能力发现,从禽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对鸡、鸭和小鼠无致病性,但从人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可引起小鼠严重发病,体重下降超过30%,甚至死亡。进一步分析表明,人体的H7N9分离株在小鼠体内的复制能力与致病力较强的原因是其在人体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由于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雪貂与人类中的传播特性非常接近,科研人员利用雪貂测试了2株禽体H7N9分离病毒和3株人体H7N9分离病毒的传播能力。对这5株H7N9分离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测试发现,其中1株禽体分离病毒和所有3株人体分离病毒在雪貂中均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且1株人体分离病毒传播效率最高。这说明,人体的H7N9病毒可经飞沫在雪貂中高效传播。
陈化兰解释说,H7N9病毒对禽类的无致病性,可使它在禽类中存在而不易被发现,增加了H7N9病毒传染给人并发生更多基因突变的机会,从而可能使H7N9病毒获得在人与人之间的高效传播能力。她呼吁全球对H7N9病毒的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应密切监测自然界尤其是人群中的H7N9病毒的变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