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育种”想到的,交流一下
我看了很多关于我们国家信鸽培育的文章以后,感觉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育种。好像每个养鸽子的人做的事情都很大,言必称中国信鸽文化博大精深、赛鸽国际化水平领先、国外育种技术先进、国内比赛水平落后等等,感觉是自己成了井底之蛙,怎么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前天在一位快手主播的直播间,与其探讨,我对他的观点十分认同,那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前,除了李梅龄博士大批量有据可查的引进过外国鸽子以外,引进欧洲最多、金额最高的是日本鸽友,其次是台湾鸽友,现在我们的经济水平达到了,我们国人成了欧洲鸽子的最大买主。这个是一个经济规律,也就是说当你的经济水平到了以后,才会考虑用金钱来促成自身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比如赛鸽育种,就是要花大价钱买最好的鸽子来培育,才能称得上育种。古今中外,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提到育种,一定是优势性状强强联合,就像人类的祖先驯化小麦、狗、鸡等等一切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在漫长的选育过程中一定是选择最适合人类需要的本体作为父本或母本来继续培育,这样一代代筛选,才有了现在的农作物和家畜。
鸽子也是一样,我们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一代代培育出来了送信的、观赏的、吃肉的等等品种,本质上还是把鸽子作为一个家禽来培育的。这就是说,经过了这么久的驯化,现在的鸽子育种可以说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关于信鸽的培育,因为一战二战的原因,因为军用通信的需要,才开始飞速发展起来的。
这也是李梅龄博士要从国外引进鸽子的原因,因为在一战二战中,国外就开始用信鸽作为通信工具来服务于战争,所以他们带来的鸽子,在国内的比赛才所向披靡。估计李博士也是忿不过,高价从国外引进以后,才有了李鸟的扬眉吐气。这也是李博士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自己不光要有雄心壮志,还要有敏锐的思维与头脑,配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促成李鸟的辉煌。同样的事情,在吴淞的发展史上也是如此,那个“奄美大刀”的天落鸟,如无意外,应该来自于日本,这样的鸽子就能促成一个品系的流传,足以证明当时我们自己的信鸽水平是多么的不堪入目,所以他们在当时才能一枝独秀。
受限于当时的时代特征,国外的经济封锁一直没有解除,包括现在也是如此,国外的先进的农作物家畜家禽品种,只要可能,绝对不会对我们无偿提供。如果一直维持这种完全封锁的环境,那我们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来育种,付出的时间成本与金钱,可能是无法计算的,但是这一步又是必不可少的。
感谢现在的开放包容环境,让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信鸽的品系也好,血系也好,不管是引进也好,天落也好,总有一些精品在,以此来进行所谓的育种。
说到这里,我有点不明白了,有的人双标到极致,李梅龄博士高价引进鸽子,就是扬眉吐气,现在的各路强豪引进鸽子就是买办。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了。难道说李博士引进回来的鸽子,无偿给了其他鸽友吗?反过来说,就算李博士把鸽子无偿给了一些鸽友,现在的那些引进鸽子的大户也一样会赠送鸽子啊。
通过这个事情的思考,我仅仅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做事的时候不要怕人说,世界上总有人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的人只会说,不会做。
这是其一,关于育种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