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贝回家了!我就相信它总会找到家的。"看着经过长途跋涉气喘吁吁回到家中的爱鸽,刘诚师傅喜笑颜开,抚摸着他的"宝贝",眉宇间的爱怜之情绝不亚于对着自己的儿女。刘师傅指着鸽舍里的"爱将"们说:"前几天的大雪,有场500公里的比赛,好多信鸽都历经磨难,就是爬也要爬进鸽舍。"
刘师傅家住安农大五宿舍,从2000年开始接触信鸽,从此"欲罢不能",痴迷其中近10年了。刘师傅的家住顶楼六楼,他特地打通一段楼梯通向楼顶,开辟了一个信鸽世界。"为了养信鸽,我们家一直没换过新房。"刘师傅笑呵呵地说道。精心搭建的好几间鸽舍里,分别住着雌雄种鸽。有的悠闲地吃着食,有的在栏杆上飞来飞去,"咕咕"地叫着。每个鸽舍中间都放着长方形的铁盒,里面配着丰富的鸽粮,有豌豆、稻米、玉米等,应有尽有。
"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只信鸽对刘师傅来说都是宝贝。最"宝贝"的是一只雌鸽"剃须刀"。这"剃须刀"有着优良的血统,是战功卓著的冠军鸽,它的儿女被分别命名为"剃须刀1号"、"剃须刀2号"......这个冠军家族中有一"女将",歪着个脑袋,可这一点不影响它夺冠。
养鸽10年,人鸽之间的感情于点滴处可见全貌。刘师傅的爱人每天打扫鸽舍,一进去就有只小信鸽飞上她的肩头,小嘴蹭着耳垂,和她嬉闹。"信鸽从小就知道家在哪里,无论飞多远,都认得回家的路。"刘师傅说,"一次一只信鸽在比赛途中遭遇鹰的袭击,胸口被抓破,腿也摔断了,回来后几乎都瘫了。我心疼得不得了,把它的胸口缝针,腿上上夹板,它可遭罪了,我们全家人也跟着落泪。"
中华信鸽网CEO穆占东介绍说,只要信鸽在飞行途中不出意外,比如说被猎杀、捕获、生病等,一般都能最终找到回家的路。而信鸽识途的能耐到底源于何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