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这似乎是个相当有趣的方法,为何未获众人采用?原因如下:
首先,鸽主若想以同一羽起始公鸽育种,必须先拥有一羽超级鸽。这“不世出的奇鸽”必须系出不时有铭鸽加入的优良血系。
其次是鸽主的“道德考量”。虽说鸽子的近亲交配其实与道德无关,但是这种做法不免令人思及人类的乱伦,因而让许多鸽主对鸽子的血亲育种心存疙瘩。
从实际经验中,我们经常发现冠军鸽是杂交的结果。
一些翔绩优异的鸽舍如Van Hee(Wervik)甚至将杂交作为主要的育种方式。他们采用远亲交配。这类鸽主偶尔也会采用近亲交配,不过极少发生。
这类杂交的鸽舍很难被视为真正的鸽系培养。不过它们的翔绩斐然,并大量以近亲交配的鸽系彼此杂交。Van Hee鸽舍以Stichelbaut鸽系的杂交大获成功。鸽主Van Hee引进Cloots,Matton,Gorin,Dubois等鸽舍的鸽子,血系纯正的Descamps-Vanhasten鸽舍尤其功不可没。一直采用近亲交配的Descamps-Vanhasten鸽舍在Alois Stichelbaut过世十年之后达到巅峰。
许多生物学家建议,让两支血统纯粹的鸽系彼此杂交,日后“杂种优势”可期。
谁有幸拥有两羽出自不同鸽系的鸽王,便应遵照巴尔克医生的育种法,让后代近亲交配。在选择母鸽(直女、直孙女和直曾孙女)时可以翅膀的特征为标准。那么活动力呢?对于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活动力,大家的说法互异。不过匈牙利基因学家艾佛·安可(Alfons Anker)宣称,在做近亲交配时,鸽主不应以活动力作为拣选的准绳,因为那些最不具活动力的鸽子往往正是血系最纯粹(基因同质)的鸽子。
然而在实务中,鸽主总是首先考量活动力,而不去预期(也许是错的)安可所言的杂种优势(意指活动力虽会由于近亲交配而减弱,但在第一次杂交时,它又会再度转强)。
选择直女和直孙女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一些翅膀特性虽然退化,却同时又代表了特质。您还记得《赛鸽的遗传特质》那本书吗?短的前肢,窄的副翼。绝对要排除主翼极短的鸽子,这样的翅膀排气性不佳。简言之,做拣选时我们应尽量选择翅型及其他外在特征皆类似鸽王的翅膀。
我们认为安可先舍弃活动力,之后则从中获益的主张理论上甚为有趣。这是否适用在赛鸽身上,在手中尚未获有具说服力的凭证之前,我们不敢妄下评论。
根据阿诺·麦尔(Arno Meyer)博士(在《专家们如此育种》这本书中,他阐释了赛鸽的遗传特质)的说法,现今所有“高效能”的母鸡均以近亲交配的血系再杂交而成。“高效能”意指年产300颗以上的蛋。
麦尔博士又补充道,安可曾在一份东德报纸中描述这个方法在赛鸽身上所获得的正面结果。若想以这个方法做有效的测试,鸽主不能要求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首先,鸽主必须有两羽出自不同鸽系的鸽王,然后耐心以候,因为要经过6至8年的时间才能看出结果。我们知道已有人进行这项实验了。我们希望他能成功,并能因而对赛鸽的遗传特质有更清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