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看看TA的鸽舍简介](/img/noimgtx.gif) |
爱翔赛鸽 |
|
![](/images/gz.png) |
|
爱翔赛鸽
地 区:河 南 文章总数:30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2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32 ![积分能做什么?](/image/wenhao.png) 建立时间:2010-1-14 ![](/images/addhaoyou.gif)
|
|
|
作者:迪龙鸽舍
来源:原创
阅读:次
分类:养鸽感悟
发布时间:2014-5-7 22:23:19
|
|
一、幼鸽的教飞
幼鸽孵出后22天左右即可与父母鸽隔离,其目的是养成幼鸽独立的精神,因此幼鸽不宜太迟隔离,否则会养成幼鸽的依赖性,没有独立的精神。幼鸽隔离之后大约25天到27天,就可教它们如何由空中降落到台上。大概有许多鸽友都曾经尝到过幼鸽受惊吓突然飞而失踪的滋味。大部分的幼鸽刚开始起飞的时候都不会降落,通常幼鸽会一再努力尝试降落,而再三失败后,幼鸽会越来越着急,越急就会乱窜而且越飞越远,这样幼鸽就很容易迷失。因此我们必须在幼鸽的翅膀还没有完全发育强壮,无法在空中自由振翅飞翔之前先教它们降落。即将幼鸽捉在手中,由低处轻轻地往上抛,由于幼鸽的翅膀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幼鸽拍了几个翅膀之后,就会落在降落台上,这种动作一天重复几次,同时越抛越高,幼鸽就会从中慢慢体会降落的秘决,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幼鸽的翅膀会越来越强壮有力。经过这段训练之后,幼鸽就会完全学会如何降落,日后幼鸽放飞的失踪率会降低很多。
二、幼鸽不宜与成鸽共居一室
幼鸽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将鸽龄相差太多的成鸽关在同一个鸽棚中,因为幼鸽常常会被成鸽欺负,弄得无法吃饱,影响幼鸽的发育,并且影响日后竞翔的成绩。此外,幼鸽在鸽棚内常遭欺负的话,必定会因而对自己居住的鸽棚大生反感,不喜欢自己的鸽棚,其归巢能力会因此大大削减。鸽子对温暖的巢窝的需求和人类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们也需要一个可以享受饮食起居有安全感的家,因此,幼鸽必须和年龄相近的鸽子关在同一个鸽棚中。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舍外失踪的机率,而且由于鸽龄相近的鸽子,无论在智力方面或体力方面的发育都相差不多,因此,对棚外运动习惯的养成也颇能彼此配合。鸽棚内的容量不宜太高,通常约3平方米多的鸽棚,不宜收20羽以上的鸽子,此外,鸽棚内的栖息巢或栖息量架不能少于所收容的鸽数,这样每羽鸽子才能找到各自栖息的地方。
三、幼鸽的舍外运动
幼鸽完全训乖了之后,刚放出做舍外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天气情况,下雨或有较强劲的风对幼鸽都不太好,因为这种天气容易使对外界环境陌生的幼鸽失踪。因此,我们必须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让幼鸽自由起飞。开始时,幼鸽会一羽一羽地起飞,当最先有一羽飞起之后,其它的幼鸽就会慢慢地跟着起飞,通常幼鸽会在空中上下冲来冲去乱飞,这种情况约过了十几天之后就会有所改变,成三五羽一起成群地飞起,而且,慢慢地会变成两大群齐飞。等到幼鸽学会集体飞翔之后,鸽主通常都会急着想锻炼幼鸽的体力,而这样,往往也是导致竞翔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鸽主不能操之过急,开始时可以是10分钟,然后每次延长5-10分钟,这样逐渐延长时间,大约每次飞翔40分钟以上就够了。幼鸽完全熟悉棚外运动之后,就必须将棚外运动增加为早晚两次,清晨的飞翔时间越早越好,而另一次则视鸽主方便,在中午或者傍晚施行均可(但要注意的是,空腹时放飞,归巢后才给食)。这段时间幼鸽只须饲养七八分饱即可,每次饲养时都用一种讯号(口哨或吹笛等均可),让幼鸽听到这个讯号之后,就知道是要入棚用餐。此外,饲料的配合不宜经常变动,同时,必须让幼鸽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尤其棚外运动和进餐的时间都要固定不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http://img1.chinaxinge.com/zxwgif/zt/2023appfw660x82.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