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新蕊飞鸯鸽舍
14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0)
我的养鸽感悟(2)
我的收藏文章(12)
我的赛鸽日记(1)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新蕊飞鸯鸽舍

新蕊飞鸯鸽舍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14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2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2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8-1-19


 



鸽园环病毒感染病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新蕊飞鸯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1-26 15:39:00  
  鸽园环病毒感染病对于我们鸽友而言可能还比较陌生,可是它确确实实是已经稍稍地早就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时时陪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多年,只是由于我们至今对于鸽园环病毒感染病临床诊断手段还无法普及应用,对于鸽园环病毒感染病介绍的文章还太少,对它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

鸽园环病毒感染(Pigeon Circovirus infeetion)是新近增设的病毒科中的新成员,它隶属于园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和它同属的还有鸡贫血病毒(CAV)、猪园环病毒(PCV)和鹦鹉喙羽病毒(PBFDV)。园环病毒是已知病毒中最小的一种无囊膜,单股负链环状DNA病毒。鸡贫血病毒只能感染鸡,不会感染给其他动物,鸽园环病毒主要感染者是鸽,却还有金丝雀等其他雀属类似感染发病方面的报导,赛鸽亦可感染鹦鹉喙羽病毒,且它们之间还具有相似的共同抗原性,这却为本病的诊断和将来开展的人工免疫预防接种带来方便。

鸽园环病毒感染病的发病:对于刚出壳的初雏和还处于喂乳(饲)期的仔雏而言,由于它可以从母体鸽乳中获得相应抗体而得到保护不会发病,因而鸽园环病毒感染病主要是影响感染2月龄至周岁的当年年青幼鸽。它主要是通过赛鸽和人员之间的相互接触传播,也可由经易感、带毒动物、鸟雀,被污染的鸽具、笼舍和人员相互接触感染,不过至今还没有发现胎(卵)传雏鸽而发病的报道。其主要的感染途经和发病表现器官是从消化道症状开始,因此而往往容易与相今正在流行的腺病毒感染相互混淆,随而才是呼吸道症状的相继出现。这也是鸽园环病毒感染病与腺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不同之处,这为我们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提高一定的帮助。本病的潜伏期至今还不清楚,一般为8-14天,典型发病后在1-2周内相继死亡,3-4周最高。性嗉囊炎鸽园环病毒感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是贫血、眼沙变淡,喙、口咽黏膜颜色由红急骤转为苍白。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顿、缩颈、食欲减退、衰弱而飞翔能力明显下降、消瘦而体重减轻、腹泻乃至呼吸困难。以上所述说之症状虽说是本病发病的典型症状,可是实际上本病都是以其他致病源和其他致病因子共同参与感染为常见。这些致病源的病原体包括副粘病毒(鸽新城疫、鸽巴拉米哥)、疱疹病毒(鸽痘)、腺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伤寒)、霉形体(支原体)、巴氏杆菌(鸽霍乱)、绿脓杆菌、衣原体(鹦鹉热)、念珠菌(鹅口疮),曲霉菌、毛滴虫、球虫、血原虫等原虫及线虫等。鸽园环病毒感染的不典型发病,也会出现和鹦鹉喙羽病毒感染相类似的翅膀、尾、羽毛进行性营养不良、大量脱落和喙变形,也是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之一。

  鸽园环病毒感染病发病的死亡率: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发病鸽的继发感染状态。由于鸽园环病毒它抑制了鸽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因此而在鸽园环病毒感染期间,由于鸽机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处于受到严重抑制功能完全丧失状态,因而体内那些在正常情况下,原本受抑制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病原体就趁势作乱,甚至联合起来向机体发动进攻,使原本发病症状典型的疾病变得更加复杂化,这些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制造了不少障碍,成为导致本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

  鸽园环病毒感染鸽的器官损害:主要是体内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和法氏囊。胸腺和法氏囊出现坏死萎缩;胸腺呈深红褐色退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肝肾肿大、变黄、质脆;胃肠道和肌肉由于贫血而表现得极为苍白,还伴有点状出血。它的病理损伤程度还与感染轻重缓急程度有关,它的病理显微损害表现从初级和次级淋巴组织增生开始至淋巴组织衰竭,有时可见脾脏淋巴滤泡增生,不同程度的散在淋巴细胞坏死,弥散增生的病理组织中,出现严重的淋巴细胞衰竭和法氏囊的萎缩。法氏囊细胞中可见胞浆和胞核包涵体。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也可在肠、支气管等相关淋巴组织侵害羽毛和羽毛囊上皮细胞中被发现。骨髓的再生不良与成红细胞、髓细胞的出现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在肝、胰、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嗉囊肌层中出现有淋巴细胞浸润。在伴随细菌、真菌、腺病毒等混合感染时,它的病理变化就会显得更为复杂化。

  鸽园环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至今还不是了解得很多。但鸽园环病毒感染病显然却与禽鹦鹉喙羽病毒病和鸡贫血病毒病的发病机理是十分相似的。鸽园环病毒感染发病的年龄与法氏囊发育成熟程度成正比,法氏囊的发育成熟程度往往是决定该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损害程度。园环病毒感染的鸽子还可以发生疫苗免疫抑制,这也为我们赛鸽舍的防病免疫工作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且它在免疫抑制的同时,还会并发产生一系列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的抑制也可以同时发生。且可在一些鸽群中,发生由

不可将口腔粘膜碰伤),然而鸽子却可相安无事,也绝不会因此而受到感染发病,但若将它研磨成匀浆涂在皮肤或粘膜上,再加上人为的划痕损伤,那末其结果自然就会和种痘原理一样导致发病。
多病因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支原体和大肠杆菌三者相互作用为最严重,例如近年来所发生的禽流感,其本身致病性和毒力并不强,而在实际发病中,所见感染发病鸽却严重得多,且实验室证实确为禽流感与强毒的巴拉米哥和大肠杆菌一起联合进攻发病。例如某鸽舍在禽流感发病中,却由于症状极轻微,而未能引起鸽主注意,然而鸽主却按照常规进行巴拉米哥疫苗接种,接种后却导致疫苗反应症状严重,甚至于产生部份鸽亡的教训。其诱导机制就在于免疫接种必须要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此鸽舍在禽流感感染状态下,免疫应答本身对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造成其他禽病毒由经损害细胞侵入,同时在疫苗的引导下,促进了流感病毒复制。同时由于巴拉米哥疫苗毒素体液效应,产生类同巴拉米哥感染症状或者说是严重巴拉米哥疫苗的反应症状,这种免疫偶合反应尤其是在采取弱(活)毒疫苗免疫接种时则表现更为明显,因此而在疫苗使用说明书中,特意注明发病期间不宜使用,即使应用在早期发病或者疫情期,也最好是在医疗观察之下,进行临时免疫加强使用。
多病因呼吸道疾病的处理主要为控制以下几个环节:不利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控制继发感染,再者为免疫抗体增强措施和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
不利环境因素对鸽呼吸道疾病的影响非常重要,在有时其却起到了一定关键性作用,在相同情况下,在不同鸽舍鸽群体发病感染情况和疗效、淘汰死亡率方面,却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环境因素包括: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舍尘量太大,舍内温度或湿度偏高或过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这些因素都可和传染性呼吸道病原体相互作用,增加鸽舍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和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症状,降低药物疗效提高淘汰死亡率。
控制继发感染目前仍然是控制呼吸道疾病,降低死亡率最在效手段,其主要是及时有效地控制其他感染,将复合感染逆转为单纯性呼吸道感染,控制并发症,而将病毒则留待机体自身免疫机能的恢复,随着免疫抗体的恢复使机体逐渐康复复原,由此而同时也获得终生的或阶段性对于该病毒毒株的免疫力。
免疫抗体增强措施的方案提出已多年但进展较缓慢,其又称为免疫增强剂或免调节剂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免疫技术的进展,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已有较大突破,但在临床实践应用方面仍显得非常不足。例如:过去作为驱虫剂所使用的左旋咪唑,近年来已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免疫低下鸽和初期感染,的确也可以解救挽回不少生灵,只少使症状减轻,病程缩短,疗效提高,减少淘汰死亡率。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免疫血清是一种疗效肯定效果良好颇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其进一步应推广的障碍关健却取决于赛鸽的价值。
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人类疾病一样普遍认为抗病毒药物临床作用不明显,其实是现有抗病毒药物均存在共同的共性,则就是诱导性不强,即在杀灭病毒感染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具有抑制作用,这是由于病毒的共性所决定的,因为病毒是寄生于组织细胞内,依赖细胞转录繁殖。如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不少化学药物对其均具有一定选择杀灭作用,只是在剂量,用药方法、疗程方面具有其各种药物所相应的特殊性,如若能正确合理地应用,这些药物是可以将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只少在控制死亡率方面起到其相应的作用,对鸽友来说关键在于化学抗病毒药物的早期应用、合理应用、正确应用、全疗程应用。尤其是在我国所独特具有的中医中药抗病毒作用方面,具有肯定一定疗效前程无量。

于法氏囊的萎缩而引起免疫功能抑制;而在另一些鸽群中,却出现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而干扰巨噬细胞系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或者对免疫抗原作出免疫应答处理,使免疫应答反应增强。这些表现都与鹦鹉感染鹦鹉喙羽病毒病时所发生的情况却那么地类似和相像。

  鸽园环病毒感染病的诊断:作出本病诊断要以组织病理变化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变化为依据。根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和检查羽毛上皮细胞内的嗜碱性包涵体,在初级和次级淋巴组织或法氏囊滤泡上皮中,检出特征葡萄串状包涵体,血凝抑制试验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确诊。目前还不能通过病毒分离手段以及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本病进行病原体检测。鸽园环病毒感染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当龄参赛青年鸽—幼鸽群中,多羽鸽发生园环病毒感染和细菌、病毒、真菌(霉菌)和原虫类(毛滴虫、球虫、线虫)生物同时感染。而园环病毒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病因角色中,却是原发性致病因子的当然罪魁祸首。

  预防、控制对策和治疗原则:

  1、生物安全措施。做好传染病防病管理工作,杜绝和有效地控制鸽园环病毒病原体导入。

  2、有效控制继发感染。做好其他病原体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控制工作,早期有效控制继发感染可减少死亡率和病残淘汰率。

  3、免疫监控。由于鸽园环病毒可能干扰疫苗免疫,因而在本病流行期间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副粘疫苗(新城疫疫苗)的防病接种工作。在接种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血清抗体滴度测定”来检测免疫接种反应、免疫接种效果的免疫监控工作。以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繁殖场、大型鸽舍在科研机构的帮助下,也应该将此放到鸽事议事日程上来进行讨论实施。

  4、疫苗免疫接种。由于鸽园环病毒目前还不能进行病毒分离,因而期待鸽园环病毒疫苗的产出,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时日。

  5、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由于至今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问世,现有所面世的抗病毒药物还奈何不了已经和机体细胞结合的病毒病原体;它还无法辨别正常细胞和被侵袭细胞而发起主攻;病毒体的增殖是在机体细胞体内通过转录而形成。因而对于发病鸽的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滴眼(鼻)剂—十滴宝(仅限赛鸽使用)的临床应用,目前仅限于早期治疗和发病前期的预防使用,也祗能达到减少、减轻发病、缩短病和降低病死率的功效。

  6、免疫康复系统工程的重建。鸽园环病毒感染病有明显的年龄抵抗力,鸽园环病毒感染发病对机体重要免疫器官法氏囊、淋巴组织细胞的损害与法氏囊发育状况、鸽龄有关。那末当然是病理损害越严重修复越困难,死亡致残率越高;鸽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免疫康复功能的重建修复也就越困难,于是对于刚断饲出巢、出棚幼鸽的呵护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严于坚持贯彻落实淘汰那些勉强育成的健康状况不良,体质极差的僵雏、弱幼鸽、亚健康鸽。

  7、开辟中药防治前景。中药抗病毒和中药对疾病的预防功能,以及中药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康复作用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鸽红茶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功能修复、功能重建,以及鸽绿茶的“清热解毒”防御病毒侵袭功能……却由于中药的药性和功力,不像现代西药—化学药物那样快而迅速,功力也还不能“立竿见影”(药物使用的剂量太多、太大以及合适的剂型是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颈),由此而让鸽友们对中药的“慢郎中”功能,往往难以坚持使用而淡化。因而抗病毒中药的研制开发和抗御病毒性疾病侵袭时中药的早期预防应用,以及中药免疫康复剂的应用,已为世界医学界所瞩目,是一片有待于开发的“处女地”。

  8、综合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羽健康状况良好,粘膜细胞壁完整的鸽子,病毒是很难入侵的。鸽舍科学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定期进行疾病清理是本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所有鸽病防治中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养鸽的细节决定成败 (1390次) 2008-2-20 18:20:00
 ·鸽友的收获 (1582次) 2008-2-20 18:16:00
 ·鸽子蛋生不下来 (2684次) 2008-2-20 18:14:00
 ·鸽事 (1731次) 2008-2-20 18:12:00
 ·美国名鸽戈登血系的来源城市介绍(二) (1277次) 2008-1-26 15:41: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