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萨尔浒军号 |
|
|
信息统计
萨尔浒军号
地 区:辽 宁 文章总数:187篇 推荐篇数: 19篇 留言数量:31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2032 建立时间:2006-11-25
|
作者:萨尔浒军号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10-28 19:39:02
|
|
鸽味觉研究(上)
2013-10-21 20:23:25 陈仲铭
鸽味觉研究(上)
陈仲铭
鸽群喂食时,投放一把由各种植物种子混合而成的混合饲料,鸽群便会争着去抢食,其中,有的鸽专门抢食大颗粒饲料,有的鸽却不分大小颗粒就近取食照单全收。待等饥饿时相一过,食槽里剩下的总是那些碎屑、小颗粒饲料,有些鸽会杀个“回马枪”,再去啄食那些剩下的细料,包括那些“休闲食品”(保健砂、小砾石、维他矿物粉之类)。而老是围着食槽转的也总就是那几羽鸽。由于各个鸽舍采取的喂饲模式不同,也就形成鸽群的不同“饲相”(或称“食相”、“吃相”)。
饱餐后如打开它们的嗉囊,可观察到每羽鸽的食谱(食料)是不尽相同的,往往十羽鸽,会有十种不同的饲料配比。而且,只要每次投喂方式相同,喂饲的是同一配方饲料,每羽鸽嗉囊里的食谱(料)变化,不会很大。每羽鸽相互之间嗉囊里的这种饲料取弃差异,会始终如一地长期存在,甚至伴随终身。我们再来仔细观察琢磨一下,鸽群在舍外活动时,尤其是在落地打野食时,它们总是喜欢东啄啄西啄啄,那么它们究竟是在寻找什么美味食品?它们究竟还需要补充哪些机体所必需的营养?人们可能还会担忧:万一不慎吃进了有毒的植物种子或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怎么办?那么,它们究竟又是怎么知道哪些食物是可以啄食的?哪些东西吃了会“一命呜呼”的呢?
实际上,这些都不需要人们过于操心,它们辨别食物的本能,从祖先在原生态环境条件下就已经养成,包括那些野鸽、野鸟(野禽),它们都是在现有生态环境条件下,在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下锻炼造就的。那么,它们是依赖哪个感官来进行辨别,哪些食物是能吃的,哪些食物是有毒不能吃的?甚至还有一些“特殊食物”,竟然是有微毒的,却又是机体所必须要而不可缺少的,只能每天少量限量觅食方有益,多食贪食则有害无益;这些食源既为了维持满足生命延续的需要而觅取,却又必须避免食取过量而中毒。人们推理,其中,不可忽略首推的是它们先天遗传基因的代代传递。其次,是与种子饲料的外形、硬度、色泽、气味、口味等适口性差异相关,感官是鸽的味觉系统,它起着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
人们对于人类自己的味觉研究,是通过味觉系统来进行感悟的,研究得也最为透彻,于是就衍生出分门别类、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而对于与人类较为接近的哺乳动物,如农家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禽畜)的味觉研究,应该说也是研究得较早也较为投入;而对于六禽(指雁、鹑(鹌鹑)、鷃鸟、雉、鸠、鸽)中,居于末位“鸽”的味觉研究却大为逊色。也只是在近年来,由于肉鸽养殖业的兴起,才开始有所顾及。人们之所以会对畜禽味觉的研究发生如此兴趣而进行投入,是因为养殖业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改善了人们的营养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较大的经济价值。相对而言,人们对于禽类味觉的研究,仍及不上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与人类比较接近,动物对于味觉的感受也易于表达,便于人们的观察理解。而对于禽类(鸡、鸽)味觉的表达和观察相对要困难得多。
笔者出于对鸽用药物剂型(主要是混饲剂、饮水剂)、鸽用保健品(饲料添加剂)和颗粒膨化饲料等产品的生产和研制开发需要,较多地接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部分实验研究与实践探索,关注多方面文献资料综合信息,尤其是近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投入和进展,为动物、禽(鸽)味觉系统的研究增添了不少新的篇幅,欲与鸽友共读、共享、共探、共实验、共研究,以提高现代科学养鸽水平。
鸽的味觉伴随着物种的进化,已成为对食物——饲料营养鉴定(取舍)的一种自然反应。对于探测食物基本结构中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矿物元素和某些有毒成分等都非常重要。已经认知的是,不同动物物种间的味觉系统差异,与生态环境和食物组分均密切相关。与哺乳动物相比,禽类的味蕾数量少,味觉敏锐度低。而且味觉受体基因数量似乎要更少些,如鸡(鸽)的甜味受体基因已经遗失,苦味受体谱也仅仅留下了3个。另外,鸡对食粮中辣椒素的耐受力很高,而鸽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却并非如此。鸡(鸽)对苦味(如龙胆草、黄连等苦味剂)也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但与反刍动物相比,它们对苦味的表达却又尤为厌恶。现有证据显示,禽类(鸽)具有完善的味觉系统。其中,鸡、鸽等都具有功能性的鲜味受体,且和哺乳动物同样广泛地存在。在鸡、鸽基因组上,还出现了额外的假定味觉基因,即是大多数禽类(鸽),似乎能品尝到食粮中的钙质。
味觉基因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其受到正向选择的最鲜明特征,在动物物种(禽、鸽)的生存和适应过程中,味觉基因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次要是指味觉系统功能——营养传感器,其也揭示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舍弃。如:甜味与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关(如淀粉、糖、糖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鸽并不喜欢太甜的饮水,对过浓的蜂蜜水、蜂王浆液也并不喜欢。鲜味与食粮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有关,鸽能识别一些L型氨基酸,如谷氨酸或谷氨酸钠(味精)等。苦味则可用于检测识别食粮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不少有毒植物种子含有生物碱毒——苦味)。咸味和酸味分别由其所含有的钠(咸味)和酸(酸味)所决定。此外,经典的味道如脂肪(油脂味)、钙、碳水化合物(甜味)、蛋白质(氨基酸-鲜味)和水都可能通过味觉机制被鸽所识别。
味蕾是口腔上皮组织,由上百个味觉细胞(TSCS)簇组成。哺乳动物的味蕾聚集成乳头状,分布在舌头和整个口腔。每个味蕾至少有3个不同功能的味觉细胞簇组成:Ⅰ型辨别酸味;Ⅱ型辨别甜味、鲜味和苦味;Ⅲ型传递信号给味觉神经单元。除此之外,内脏感受器(TSC)的激活也是通过味觉受体来进行感知和调节的。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毒性物质,还可在其通过消化系统时被检测出来(鸽可以将有毒食物通过呕吐排出体外),进行协调整个蠕动(通过腹泻)、反蠕动(呕吐)、减少或抑制吸收,以及通过消化腺的分泌活动、稀释来调节整个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例如,内脏感受器可以调节糖分、多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而苦味感受器已被认定是非味觉组织,这可能是和胃肠蠕动和抵御机制有关。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受体,如氨基酸、脂肪酸和钙离子的感受器,在除口腔外的其他胃肠道组织,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最近有研究报道说,感受器还可在大脑的下丘脑完成(食欲)表达,其可调节葡萄糖和L-氨基酸的摄入和舍弃来保持平衡。总的来说,禽(鸡、鸽)在饥饿—饱食—饥饿—饱食,周而复始地摄入、消化、吸收、排泄循环过程中,味觉系统的调节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脊椎动物(鸽)保存了大多数味觉系统的器官和基因。鱼类、两栖动物、家禽(鸽)和哺乳动物的味道识别,是通过味觉细胞感受器来进行表达的味觉受体,即存在于舌上皮簇——味蕾细胞簇。哺乳动物是由鼓索和舌咽神经,将味道信号由口腔传递到达大脑,再反馈到喙、舌和口咽,并决定取舍。事实上,禽类(鸽)的味觉敏感度要比哺乳动物差得多,主要表现在它们的味蕾数相对较少,以及禽类(鸽)不善于咀嚼(进食过程短)和唾液的分泌量低(仅沾附于饲料颗粒种皮的表面)。
许多禽、鸽在舌背部的表面没有味觉乳头和味蕾,舌为半角质层所包裹。鸽的味蕾主要分布在上颚上皮软组织的唾液分泌腺、舌根和咽喉。然而鸟纲中,味蕾的分布和灵敏度也是可变的,由于各种禽鸟的食性和食谱组成不同,反映出禽(鸽)饲喂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如我们在初次喂给鸽膨化颗粒饲料时,并不容易被接受,待饲喂了一个时期适应习惯了之后,再喂给种子饲料时,鸽通常又会先去抢食膨化颗粒饲料。除此之外,还较典型地表现在饲喂花生(麻籽)时,在初次投喂花生时(花生衣味是涩的)它会啄啄放放,待等它们适应了之后,它们就会抢着去啄食。这些差异都集中体现在味蕾数的变化上。且味蕾数还与苦味感受器基因呈正相关。鸽的味蕾数仅56个,略高于蓝山雀(24个),低于鸡316个和鸭子375个(人有7902个、猪19904个、狗1706个)。不过在不同鸽个体和品系(赛鸽、观赏鸽和肉用鸽等)种群(鸽舍)间,也存在有一定差异。其中,难以解释和理解的是,黄豆和白豌豆同样大小,而鸽却喜欢挑豌豆吃,这可能是和黄豆的豆腥味或油脂味相关,而饲养在大豆产地区域的鸽子,却能习惯于饲喂生黄豆,且鸽的消化系统也具有后天(从雏鸽开始)养成的适应性,能抗衡黄豆中的皂甙等,吃了也不会引起呕吐。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