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鸽进出口之争
近日,看中信网专题说重奖千公里当日归后,关于中外赛鸽交流的问题时隐时现!
一说,中国应该从赛鸽大国向赛鸽强国发展,并设立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赛事,从而打造出中国特色的赛鸽品系,进而从赛鸽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其中,若以“巴塞罗那”为噱头而提名的比赛,包括各地千公里比赛,有的提出重奖千公里当日归;还有于2014年,由好事者提出的亚洲赛鸽跨海联翔赛;以及一些超远程比赛。
另外,素有中国特色的比赛包括中国超远程和中国台湾海翔。
以中外赛鸽交流,即引种为纲,中国很多鸽友认为,我们应该赶超外国,实现千公里当日归,并进而打造出超远程鸽系,包括通过残酷的海翔、超远程等比赛来实现中国赛鸽强国梦,要让那些在国外被“禁止”的比赛在中国得到突破。用这些鸽友的话说,不能因为老外做不到,咱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这是赛鸽飞翔的极限,我们就不去打破;不能因为是虐鸽,我们就停止探索的脚步。
而另一部分鸽友认为,以引种为纲,老外为什么不引进中国赛鸽?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赛鸽不行!为什么不行?一方面,中国当前盛行的短平快赛事,在老外眼里也是常规赛事,鸽质之间差距不大,没有引进的必要。而如果要引进中国鸽友自以为是的中国特色的超远程鸽系、海翔鸽系,则在国外无用武之地。
所以,有鸽友认为,老外诟病中国特色赛事虐鸽完全是为了卖鸽。因为中国一旦发展出中国特色的信鸽赛事,包括形成了中国的特色的所谓的鸽系,则中国鸽友将不再需要引进老外的信鸽。同时,老外还可能为了让自己的鸽系更强而引进中国鸽系。
但纵观中国信鸽运动发展,中国的特色信鸽赛事却并没有形成所谓的中国特色信鸽品系。以中国超远程为例,中国超远程盛行之时,也未见形成老外来国内引种的风气。何况如今情势,中国大陆信鸽比赛因经济原因,已经与国际接轨,而盛行短平快,结果是年年从国外引种。再以台湾海翔为例,至今已经多少个年头,也依然没有形成中国鸽友所期望的所谓海翔品系。
由此观之,中国鸽友所谓的中国特色赛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而造成这个伪命题的根本,以当前的形势来分析,还真如老外所诟病的那样,是“虐鸽”。
中国鸽友,以至于中国大众,大多没有人文精神,所以中国信鸽比赛的特色都是虐鸽性质的,比如风雨无阻,比如超远程,比如海翔,无不是建立在信鸽的痛苦之上的。结果是归巢惨淡,毫无群势。而以生物育种学来看,没有群势的结果就是无法形成品种。
中国超远程比赛至今多少年,虽然也有李鸟汪种等所谓的超远程品系,但这些品系早已日薄西山,乏善可陈。而且,就水平而言,因为受限于信鸽作为生物体的局限性,也自始至终没有见到过所谓的超远程赛鸽品系有得到怎么样的进步和突破,即当年超远程辉煌之时,冠军分速多少,现在的又突破进步了多少。
那些所谓的千公里当日归比赛,因为气候环境等原因,有些地方始终无法突破,为什么?就像刘翔,虽然有过辉煌,打破过世界纪录,但打破这纪录之后,他此后就再也没有突破了。极限比赛的结果,就是昙花一现。世界纪录的打破,都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
正是由于这种生物的极限性,所以老外看得很清楚,千公里没必要追求当日归,也没有必要搞什么超远程,更不必搞什么海翔。何况,中国台湾海翔的初衷是防作弊,这本身就是中国鸽友最丢人的地方。而老外的鸽子早已实现千公里当日归,难道这些年,他们的鸽子就没有进步吗?既然自己的鸽子已经足够用于自己需要参加的比赛,又何必多此一举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为了引进所谓的中国特色的鸽系,到他们那儿去英雄不用武之地?
反而中国鸽友,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地从欧洲引进赛鸽。如果老外的信鸽真那么差,中国鸽友又何必前去引种。既然有销量,老外又何必为了卖鸽,再多此一举地诟病中国特色赛事“虐鸽”。
而最后一个大背景是,欧洲早已禁止进口宠物鸟类交易,中国就算拥有世界最优秀的鸽系,人家老外也无法进口。那么中国鸽友所谓的打造自己的鸽系,然后卖给老外的想法本身就是无源之水。
所以,作为中国鸽友,你还在为中国特色的“虐鸽赛”而自豪吗?那些所谓的探索真的有意义吗?
注:中国信鸽比赛,尤其公棚赛,都与金钱挂钩,使得主观虐鸽性非常突出。部分公棚前期管理不到位,失鸽严重;有些公棚则在后期血战到底,恨不能把鸽群从收鸽的上万羽,缩小成拍卖时的几百羽。总体而言,中国信鸽比赛的出发点没有考虑过信鸽,而是考虑经济利益,那些因天气延迟的比赛也不过是为了后期比赛的收费。而国外赛鸽虽然也存在虐鸽的事实,但至少有一个人文的出发点,这或许也是欧洲赛鸽公棚罕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