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看看TA的鸽舍简介](/img/noimgtx.gif) |
蓝屿金秋月圆联合鸽业 |
|
![](/images/gz.png) |
|
信息统计 |
蓝屿金秋月圆联合鸽业
地 区:江 苏 文章总数:56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23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0 ![积分能做什么?](/image/wenhao.png) 建立时间:2007-3-24 ![](/images/addhaoyou.gif) |
|
|
作者:蓝屿金秋月圆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鸽闻快讯
发布时间:2008-1-31 2:06:00
|
|
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初探
中国信鸽协会在2006年全国信鸽竞赛计划中首次安排“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这一赛事在业内人士和鸽友中反映强烈,有很多评论、总结,有的从宏观上进行了论述,有的从深层次上提出了建议,总之,写得很好。我就首届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鄂苏浙皖赣沪赛区的局部情况,谈一点个人意见和认识,不当之处,请予纠正。
一、比赛的成绩
2006年中国信鸽协会适时推出“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的新赛制,得到了东南五省一市(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集鸽21246羽,其中湖北3004羽,江苏8349羽,浙江1334羽,安徽2354羽,江西169羽,上海6036羽。于2006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司放,录取名次500名中1000米分速以上的有15羽,占3%;900--1000米分速的有227羽,占45%;800--899米分速的有226羽,占45%;800米分速以下的有32羽,占6%。五省一市都获得了录取名次。鸽友评论:“此次联赛是大手笔,大举措,是有战略眼光的明智之举;在赛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赛绩实属不易,比赛是成功的,成绩是显著的,是中国的巴塞罗那”。
二、成功的原因
1、中鸽协推出“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的新赛制是顺应历史潮流,顺从民心的大举措,其决策是正确的、适时的
正确的行动来自正确的思想,高度的自觉来自高度的认识。千公里比赛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事。因此,欧洲5大长距离赛和日本、美国信鸽界都将千公里赛事作为各项赛事的重中之重。我国有30多万会员的信鸽大国,组织管理体制是世界上最完善、最好的,有辽阔疆域的自然资源,理应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应有的地位和优势,这是广大会员的一致心愿和殷切期盼。
2、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领导重视
赛前成立了赛区竞赛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工明确,尽管赛事工作面广量大,但做到了有条有理,忙而不乱。各单位领导十分重视,不仅亲自挂帅,而且亲自出马,特别是江苏的徐荣生主席和安徽的谷庆堂主席亲临司放现场,组织指挥赛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了比赛的圆满成功。
3、各单位全局意识强,重在参与
千公里联赛有很多难题,如赛点赛线如何选择、地形地貌各不相同、比赛距离远近不等、具体工作量很大、沟通协调困难等等,集中到一点,最难的就是涉及到各单位的利益问题,如何对待、如何取舍、如何处理利益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经过多次商量、协调,各单位都能顾全大局,纷纷提出求大同存小异,重在参与,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把千公里联赛搞起来,全力支持中鸽协的决策,主动克服种种困难,勇挑重担,为搞好千公里联赛多作贡献。
4、北京市信鸽协会和大兴区信鸽协会的鼎力支持和忘我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沟通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不够;
2、由于沿途不可预测的因素接连发生,导致事先预计时间非常紧张,到达司放地报到时间较晚,赛鸽休息时间不够;
3、成绩计算的方式不够统一、综合排名正式公布的时间不够及时;
4、媒体宣传力度不够。
四、希望和建议
1、希望中鸽协力争在赛制创新、规范比赛、赛事规模、市场培育上继续努力,把“全国信鸽千公里联赛”逐步办成国家的品牌赛事;
2、要保证比赛的必要经费,每羽参赛鸽收费可适当提高;
3、成绩汇总用统一的格式,力争在司放后10天内公布成绩;
4、参赛单位轮流组织赛事,以利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http://img1.chinaxinge.com/zxwgif/zt/2023appfw660x82.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