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论”一直有两派之争,孰对孰错,至今没有答案,或者也不可能有答案,以下是几种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A:看鸽眼,不要迷鸽眼,有人养鸽多年,可比赛就是没拿过高位奖,这种人往往就是太专注于鸽子的某个方面,而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一根筋。养鸽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否则养几只鸽子也会很累的。
B:通过比赛与作育实践,鉴鸽时,要全面评判一羽信鸽的价值,既不能“唯鸽眼论”,也不能放弃鸽眼,单以信鸽体态特征鉴鸽。千万不要做,不看鸽眼是“疯子”,只看鸽眼也是“疯子”的片面鉴鸽人。
C:养鸽人要有大局观,种养训赛是一个赛鸽成长的综合体系,需要仔细考量、认真对待、权衡得失,任何情况下的偏听偏信都是不可靠的。个人认为把鸽眼作为鉴鸽的辅助参考是可行的,看鸽眼的时候连同骨架、肌肉,以及血统和赛绩等都一起看了吧!甭管是“干老油亮”,还是“黄砂牛”,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综合考虑再做决定。
D:如《詹森育种》中所言:“当一切评审条件都消失时,眼睛就成了评鸽唯一的指标。”当一羽鸽子摆在眼前,而你却对它一无所知时,自然只能以外貌论英雄。否则在知道鸽子的赛绩和血统的情况下,谁会执着于只看一下鸽眼?举起鸽子除了看看眼睛,是不是也顺便试了一下手感?即便鉴鸽要有所侧重,总不至于只执着于鸽眼,而对其他条件都爱答不理吧?
E:只看鸽眼就判断一羽赛鸽好坏真的靠谱吗?眼睛的好坏是不是真的可以决定赛鸽的成败,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至今为止,还没有比较权威的鉴定鸽眼优劣的理论?如此等等,说明鸽眼论只是部分人玩的把戏,并不值得广泛推广。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