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北京市杰出鸽舍 |
|
|
信息统计
北京市杰出鸽舍
地 区:北 京 文章总数:156篇 推荐篇数: 5篇 留言数量:6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256 建立时间:2005-11-1
|
作者:北京市杰出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5-25 15:22:00
|
|
有人说:80年代以前研究眼志,90年代以后研究栉膜,眼志与栉膜到底为鉴定赛鸽的品质带来多大的益处呢?鸽界其说不一。其实由于对眼志的研究要早于栉膜研究,如今眼志理论已被许多鸽友所接受,而研究相对迟缓的栉膜理论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眼志研究,是将赛鸽眼睛表面不同特征及不同品系特性飞行表现,通过统计得出“同一”的概率,然后上升为理论。其实眼底栉膜的理论研究也是如此,由于它需要借助光学仪器,所以研究的人比较少。但是栉膜研究是我们可以利用仪器看到赛鸽体内神经组织的唯一方法,可以讲,栉膜是将眼球各部分对外界感应信息传输到大脑分析系统的唯一通道,它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是鉴定一羽赛鸽是否完美,是一个综合的评定过程,就如同眼志理论一样,绝不能“以点代面”以“一斑而貌全身”。如今对于500公里以内空距的赛鸽,由于杂交近化的缘因眼表组织已显得比较平淡(底板,面沙,眼志结构)所以研究眼底栉膜的遗传飞行特征及不同的现象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过现实中有一种不相信栉膜理论的观点,强调赛后的飞行记录,其实一个好的配对不一定窝窝都能作育出高品质的幼鸽,飞行好的鸽子在赛前甚至出生就决定了它们的前途,尽管飞出高位奖鸽还需要种种与之自身相适应的客观飞行条件。
对于现代板的,眼表组织平淡无奇的赛鸽为什么能飞出冠军的缘因,除了那一滴血的因素以外,还有没有其它隐藏的可以提前知道特征呢?只是一些鸽友还不了解罢了。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