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山西五峰山鸽舍
55 1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llj2:讲得好
信息统计
山西五峰山鸽舍
地    区:山 西
文章总数:55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52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8-11-18


史天云大师谈育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山西五峰山鸽  来源:原创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1-3-9 10:12:09  
史天云大师谈育种


1、种鸽最好近亲家族,能达到上代最优良信鸽的75%血统,且本身有赛绩最好。

解释:赛绩特指参赛羽数10%以内的名次,而不是特指冠军,也不是万羽的500名就不好,关键是它是否是第一批次归巢的。

2、近亲育种的信鸽需要选择

这需要鸽友多观察,掌握自己信鸽的特性。


一、遗传和育种
生物个体的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例如:就以毛色来说,一只黑色雄鸽与一只白色雌鸽相配,它们所生育出来的子代鸽中,羽色也许是全黑或是全白、或黑白相杂的花斑色鸽。生物个体通过遗传,常可保持品种的相对稳定性,使优良性状得以在后代中保留下来。
育种则是选择、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是利用原有品种的自然变异,或是先用杂交、人工诱变等方法,来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然后再经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等,而选出符合需要的新品种。
遗传学是育种的理论基础,育种是遗传学的应用。所以,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育种的基本方法,是尽快培育出优良鸽子的前提。
二、遗传与变异
遗传并不意味着子代和亲代完全一样,由经验中可见到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间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有着若干差异,例如某一鸽系的后代,虽然其主要特征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其他不论是羽毛、眼睛或是归巢能力,都与原有的典型种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出花斑、杂斑、其他羽色、眼睛色素有深有浅,归巢能力也不尽相同,人类就是亲兄弟,也会有个性、嗜好、体型的不同。这种的差异表现叫做“变异”或“突变”。变异在育种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变异,就不可能产生出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新的优良鸽种就无以出现。由于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可能培育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因此,我们可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依据。我们所饲养的鸽子当然也是如此。
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就是说当变异发生了以后,可以在子代遗传下去,例如鸽子原来的鼻瘤是较粗大的,但是经过长期的培育结果,鼻瘤逐渐变小,而鼻瘤由大而小,是可以在子代传下去的。
不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一般只表现于当代,而不能遗传到下一代中去。例如亲代雌鸽和雄鸽的体型大而健壮,,但其幼鸽因哺乳、喂食不良,或长期患病、个体发育不良,就变得瘦小,且羽毛失去光泽,身体的手感也很差,但这些发育不良的幼鸽所生育的后代,如果饲养条件很好,那么身体又会回复变得和原来的种鸽那样,体型大而健壮,毛色光泽。显然,上述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子代的。这也是因为,上述变异只是涉及到了个体发育,没有动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所致。
当然,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因为不遗传的变异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长期定向的影响和选择,由量变的累积可以转化为质变,就有可能形成可遗传的变异,能了解这一点也很重要的,它可有助于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培育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优良生物性状,避免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低劣性状之出现。
四、遗传与环境条件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它们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继而通过新陈代谢而生出、发育和繁殖。在此同时,表现出每一个生物体性状的遗传和变异。例如长期超量喂食碳水化合物饲料,若再加上运动量不足的鸽子,就会逐渐改变原有的优美体型和变得粗笨,并失去竞翔能力。遗传和环境之间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遗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所以遗传是第一位的,环境条件是第二位的,当在我们着手鸽子育种之前,之所以要注意精选良种和详查该品种之来龙去脉的原因,就在于此。不过遗传和环境是同一体的,缺少任何一方,遗传性状都不可能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说,在研究鸽子的遗传和变异时,切勿忘记要密切注意到它们的生活环境。
五、遗传型和表现型
生物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又叫遗传型或基因型和它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两个不同的观念,遗传型是性状发育的内因,这就是遗传学中常提到的所谓(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表现型则是遗传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下的最终表现,比如:遗传型+环境发育表现型、例如我们是处于亚热带地区饲养鸽子,而由高寒或高热地区引进一对优良种鸽,这对种鸽虽曾在原来饲养的地区有过很好的竞翔记录,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区改变了,所孵出来的子代鸽,有时不能在竞翔比赛中有佳绩表现(当然这还与饲养条件、训练等因素有关)。遗传型“种”虽好,但表现型(竞翔记录)却不理想。因此有经验的饲鸽人家,从外地引进良种后,注意要先进行一个时期的驯化和选育工作,再选择那些已经适应变化的后代,再参加竞翔较宜。或是从引进优良种鸽或其后代中,选择优秀的鸽子与原有的种鸽杂交,这一杂交后的第一代,常常是能获得优良成绩的优秀鸽,这是取杂交优势所产生的。有很多鸽友说由国外引进的原鸽或其第一代直仔,当种鸽不理想,这只是个人的看法,相信有很多刚引进的原鸽作出即入赏,以上情形虽与许多因素有关,但遗传型和表现型常常不一致,应该说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赛鸽之羽毛

油水滑有如锦缎的羽毛,是养鸽人追求赛鸽毛衣质量的共识,这是绝无分岐的。笔者于此且随笔小议一下赛鸽毛衣的光鲜度对于临赛的参考意义。

大家往往将油光水滑鲜亮的羽毛状态,看作是赛鸽临战的良好状态,其实不然。在实力竞争激烈的中短程赛事中,呈此类状态的赛鸽很难有所建树。其原因并不难解释,其赛前的训飞未到位,运动量不够,故油光水滑的毛衣表明其正养尊处优。试想一下,养尊处优者何能胜任激烈残酷的赛事。无所建树也宜哉!故凡油光水滑的,当次竞翔当可排除在优胜之外。

笔者此论并非排斥油光水滑的羽毛,而是要说明在油光水滑羽毛的基础下,需要更进一步。探讨临战赛鸽的羽毛应为何种状态。

油光水滑的羽毛,通过赛前训飞的准备阶段,是会有变化的。若能油光不显,毛质偏干。鲜亮不再,色表趋沉。翅肩窝处生黑渍,俗称上釉。紧束而不蓬松。如此则为临战赛鸽的最佳羽毛状态。须知,从油光水滑的鲜亮状态而达到如此状态,决非易事。没有持之以恒,合理调整,管理到位,决难做到。当然,有此状态并非就能获胜,然无此状态则绝无获胜之可能。凡优胜鸽无不从此状态中出。凡赛鸽高手,自当深谙此道。

鸽之感觉

鸽子的感觉:听觉敏感,且能听觉次声。视觉敏锐,特别对天空异影能迅速察觉,几乎能无意识反映。触觉灵敏,从啄食孵卵能感觉到。

而嗅觉、味觉、痛觉较一般或迟钝。鸽子虽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飞翔运动时尤甚。但其对异味察觉并不敏感,不能有意避之。鸽子味觉一般,很容易进食霉坏食料,故食料质量关应人为把握。鸽子痛觉较迟钝,皮开肉绽,筋伤骨折尚能翔归。从治疗缝针开刀等的感觉而能推知。

鸽子对冷热的耐受比人强,但应避免运动。虽不怕冷,但鸽舍要尽量避风,尤其是穿堂风更要避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训飞理念绝不可取。

赛鸽之骨骼

对于赛鸽骨骼要求,一般都是提倡粗壮、硬实有力、结构紧凑。

笔者以为,结构紧凑当然是必须的。七凸八翘,耸肩驼背,长颈长腿当然不好。

对于硬实有力的标准,笔者认为要恰到好处,骨骼过硬则不好。至于如何判断为过硬,不好评判,因平时少见异常硬骨的范例。笔者赛鸽二十年,曾见过两羽,肩胛龙骨坚硬,耻骨紧硬如铁,叹为观止,以为得上品。其后育种作翔未见异禀,表现中且偏下,二例皆然。故之后对鸽骨过硬者反有斥意。

对骨骼粗壮的要求,笔者不以为然。同等条件的赛鸽,骨骼偏细为佳。以龙骨为例,大凡龙骨粗壮的,鸽体较重,灵活度和浮力感都逊于龙骨偏细的。擅于实战的鸽友应不乏同感。

顺便谈一下龙骨的长短与弧度。同等条件的赛鸽,龙骨短优于龙骨长的。龙骨过长,育种竞翔皆不佳,应力避之。定需启用,应通过组配改良之。不可陷入想当然的误区。至于弧度,一般龙骨偏短的条件下,弧度不会太大,这不影响质量。龙骨的高度一定要适中或稍显厚实。过高或过薄都不好,过高影响赛鸽翔力的耐久性,过薄则发飘,影响速度。

赛鸽之肌肉

对赛鸽肌肉的要求,一般都是说饱满、弹性好、上浮佳等等。这当然都不错,但比较抽象。有没有形象一些的说明,笔者有一段不知恰当不恰当的比喻。

大家见过像刘翔一样的径赛运动员及游泳运动员的体型。整体匀称而没有特别突出的肌肉,其肌骨似乎一体,或说肉在骨里。大家也还见过健美运动员以及举重运动员,其肌肉突出,或说肉在骨外。

赛鸽肌肉亦然。饱满突出的肌肉,手感充盈,恍若无骨。此感觉用于品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以此肌肉品相要求赛鸽就可能有问题了。真正的好赛鸽在竞赛高峰状态时决不会有如此的肌肉。应是肉在骨里的那种肌骨混一的匀称的肌肉,上手感觉并不突出饱满,但也不会感觉瘦。感觉象刘翔或游泳运动员型的,不能是健美运动员或举重运动员型的。

当然,这种感觉只是针对参赛选手鸽而言,退役鸽以及不参赛种鸽就不需如此要求或调理了。有些赛鸽天生拥有这种肌肉,这当然是上品,但也常常被看漏。其次是肌肉突出的赛鸽,非赛期这种赛鸽当然使人爱不释手。如果出赛,就需要临战前的调理,以期达到不那么饱满突出的肌骨混一的效果
纵观鸽界,养鸽者的最高境界,应首推育种家。育种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学问,真正称得上育种家的人寥若辰星。 育种人在千千万万的养鸽大军中,扮演的角色始终是先锋将才,尽管他们中许多人既是育种者,又是赛鸽者,所追求的目标因人而异,取得的成就有高有低。但仍不愧为提高和发展中华信鸽事业的中坚力量。
不愿当育种家的人,最终只能是一个信鸽收藏家、或平常的养鸽者。成功只属于哪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信鸽事业顶峰的强者。 没有伯乐识马的才能,还自诩为育种家的人,等待他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个致力于信鸽育种的养鸽者,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在当今茗鸽荟萃,知识爆炸的年代,把握住前进方向,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多化十分的精力充实自己,就比别人强十分的适应能力,若是不能吸收新的知识,或掌握不住时代发展的趋势,日后终遭被淘汰的命运。
经验丰富的育种者,尽管棚中有良种千羽,可仍在寻觅更好的良种。不断超越、不断创新,鸽运将永盛不衰。 一事无成的育种者,大都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强烈的事业心是一股催人奋进,潜力无穷的力量,也是迈向成功的动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动力,才会奋发图强,追求自己最高的理想。 好种鸽有时是无意中得到的,甚至就在自己棚中。育种家高人一筹的才能,就是能在砂砾中淘出闪光的金子,且能抓住这一瞬间的机遇,奠定自己通往成功的基石。
拥有冠军鸽容易,只要有钱,几乎人人都可做到;培育出冠军却非易事,那是育种人品、经验、知识、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优柔寡断是育种家的大忌,看准一羽良鸽,应不失时机和代价及时引进重用。延误时机,怕承担风险,做为育种者来讲,永远无法走在他人的前列,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一个成功的育种者与引种者之间的关系好似众星拱月一般光辉灿烂;一个失败的育种者与引种者的关系就象昙花和流星,在茫茫鸽海中,一闪而失。 引种者的素质、修养、品德的高低,决定着育种人的辛勤劳动,收获的是甜美的硕果,还是酸涩的苦瓜。 对于那些素质低下的引种者,尽管出手大方,但育种人切莫见钱眼开,要慎之再慎,因为使你身败名裂的祸根可能就在眼前。 对付那些以金钱的价值衡量种鸽优劣的引种者,育种人最好的方法是使其出血。否则,你白送一羽超级良种于他,他也会视为粪土一堆,不加重视。 聪明的育种人,有时会无私的将一羽良种鸽赠于一位品德高尚、痴心爱鸽的鸽友。所得到回报不光是金钱难买的友谊,说不准他会将育种者的爱鸽发挥到本人也难达到的颠峰,使育种者的形象和爱鸽在鸽界大放异彩、光芒四射。
育种者不管在任何场合,要诚待上门引种的鸽友,诚待一位鸽友,等于为自己打开了一个销售和检验种鸽的市场,会吸引更多的引种者上门求售。正如俗话所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否则,你骗了一个引种者,失去的不一定是一个市场,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会使你受到严历的惩罚和巨大的损失。 以信为本,这是商家吸引顾客增加销售的法宝。做为育种人在竞争剧烈的种鸽市场更为重要。愚蠢的育种者会为自己的种鸽在某地不出成绩,找出千万条理由。而聪明的育种者清楚地看到,引种者的素质、悟性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做好售后服务,会使自己的种鸽快出成绩,出好成绩。只有服务周到,才能减少不利因素。这样,尽管自己的种鸽高一些,也同样会吸引更多的引种者。 育种人切莫将自己的种鸽在他地出成绩的功劳,强加在自己的头上,这其中有一个三分种、七分养的说法,那样做会引起引鸽者的不悦,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任何计划必须依着环境的变化做机动性的调整,养惯了国鸽,也要尝试洋鸽的滋味。洋为中用,这是中国鸽情发展的趋势。做为育种者,不能墨守成规。如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失去发展的良机。
做为育种人,在执定发展前途时,要考虑如何承受失败的后果,但绝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万念俱灰、停止前进的步履。 信鸽事业是一门科学,要不得半点虚伪和狂妄,育种人更应如此,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根据能力的大小,确定进攻的目标。要扼守这样的二句外国名言:当你是砧板时,忍耐;当你是锒锤时,出击。好高骛远,会导致沉重的精神压力,最终会以情绪沮丧而消沉。 对于养鸽者来讲,条条大路通罗马,育种人也是如此。当有了一批已经实践证明的良种,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已为时不远,关键贵在坚持。对于别人的一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要虚心接受、好好反省。对于一些恶意的抨击,大可不必理会,总之要认定目标,走自己的路,将一定会获得成功。
育种者闭关自守,陈陈相因,不利于信鸽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往往穷其一生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形成自己的品系,而畅开门户,集思广益,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养鸽数量有限,其势力及经济基础难以与势力雄厚的大鸽棚抗衡的育种者,切莫悲观失望,小鸽棚同样会有大成就,关键是看你的鸽技是否高人一筹?饲养的种鸽是鱼还是龙?在鸽界,小鸽棚一鸽定乾坤的育种者不乏其人。正如俗话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神,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仅靠几羽王牌鸽,功成名就的育种者大有人在。 成功的机遇在育种者面前是人人平等,然而能够抓住机遇者大多是早有思想准备,并且能够发扬光大的姣姣者。
育种者不要顾虑自己的好种无人问津。优秀的赛绩是你最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王牌,谨记:酒香不怕巷子深,妙曲自有知音人。 众多育种者在鸽界能取得初步的成功,甚至誉满天下,硕果辉煌,大都来自他们最初时筚路蓝缕般的艰苦创业。因此,他们大多视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如自己的生命,倍加珍惜。但也有个别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甚至俏言惑众,挂羊头卖狗肉,使许多引种者深受其害。虽说在育种人的队伍中只是少数,但一只老鼠坏一锅汤,有损育种人的形象和队伍的纯洁,应受到广大鸽友唾弃和育种者的警戒。
名利是一顶无形的帽子,轻似鸿毛,也重于泰山,就看育种者选择哪一种扣在头顶,选择正确,将终生受益。 文人相轻的陋习,鸽界也难脱其俗,育种者尤盛,同室操戈,相煎何益?卖白灰者见不得卖白面者,是心胸狭窄之表现,育种者切忌。 流言蜚语,恶意中伤,是素质低下、平庸之辈的陋习,好似一支无形的毒箭,为此中箭落马的育种者不在少数,然而对那些品德高尚、鸽艺超群、心胸坦荡的育种者,无损其一根毫毛。 在一生的养鸽生涯中,能为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的信鸽事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做一点微小贡献的育种者,赛鸽史不会埋没他们的功绩。 信手涂鸦,错漏难免,闲话育种,贻笑大方,敬请赐教。

赛鸽者的七条戒律


赛鸽是以一定的相关知识、经济实力为基础,大量空闲时间为辅助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可以纳入体育竞赛范畴。要想成为个中高手,就得戒除头脑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尽快走上捷径。
一戒盲。有许多赛鸽爱好者,往往在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经济实力,又不了解鸽种和鸽价的情况下,凭一时冲动盲目介入,以致半途因财所困不得以而废止。遂感叹,赛鸽是有钱人的运动,其实是自己盲目冲动的造成。
二戒滥。养鸽不但重数量,更重质量,同时还讲究精益求精,只有高品质的鸽子,才能助您成为赢家。道理浅显,似乎人人都懂,但能横下一条心,去芜存真的鸽友着实不多。多数鸽友总是明知种不行,还要再试试,心存侥幸,盼着奇迹出现。以致于棚内鸽子越养越多,越养越滥,终成一团乱麻,再也理不出头绪。
三戒懒。养鸽是动态的,辛苦是必需的。多学、多问、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总是有好处的。现实中不少鸽友什么都重视。唯鸽舍清洁不肯上心,即使打扫卫生,也属心血来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样子,不仅养不好鸽,还特招人烦。至于疏于学习总结的,更是“门外汉”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没错,于养鸽很对路。
四戒偏。历来鸽界多是非。无风都有三尺浪。作为养鸽者应尽量避免偏听偏信,尽量远离是非圈,多拜师、多交友,品头论足的对象是鸽,绝非人。平稳的心态,会使养鸽生涯添进更多快乐与亲情。
五戒躁。既不为一时成功而喜,也不为一次失败而萎,切记来日方长,机会有的是。有些鸽友一次成功,便忘乎所以,大摆庆功宴,唤友呼朋之际,以大师自居。自此喜好指点江山,将师长、朋友忘地脑后,或踩在脚下,仿佛自己横空出世,本领和鸽种与生俱来一般。到头来落得孤芳自赏下场。更甚者还会处处碰壁,是非缠身。
六戒变。养鸽求变,没错。可这变只是相对而言,经过筛选、比较、总结之后,理应定下来,无论是饲养方法还是棚内种鸽都该如此。若总是变来变去的,会变得越来越没方向。有些鸽友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不仅种鸽在变,这连鸽棚也在变,养了一年又一年,变了一次又一次,却一无所获。要知道鸽种与饲养方法,对于养鸽者而言是无穷尽的,有点耐心,持之以恒,成功将不再遥远。
七戒孤。不要把自己的养鸽活动与家人邻里隔离,要努力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方能使自己身心愉快,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赛鸽运动中去。有些鸽友养鸽对别人特别提防,搞得神秘兮兮的,既怕圈内人士“偷法”,又怕圈外人士“偷鸽”,人为地自己孤立起来,鸽子养到这份上,还有啥乐趣可言?!养鸽离不开圈内圈外人士的理解与支持,划地为牢还不如不养。

信鸽的三选过程


信鸽的选择不是一次便能完成的,除经过必要的外观选择、家系选择外,还要通过赛绩测定来选择,同时全面的鉴鸽通常要经过初选、复选和精选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1)初选 在幼鸽出壳后1个月左右内进行。一般是淘汰发育不够标准的个体。
(2)复选 在幼鸽竞翔结束后进行。一般指10个月龄的幼鸽,对当年幼鸽可以通过参加300-700千米的比赛,择优作为参加下一年度800-1200千米比赛。
(3)精选 主要对复赛鸽作一次竞翔品质测定,同时对复赛入选鸽进行适当的选配,并对其子代进行观察测定,从中选择具有优秀遗传性能的精选鸽。

赛鸽出赛“十忌”


一、夹蛋参赛。雌鸽在夹蛋期间如妇人怀胎,不论从心理上或是生理上讲都不宜出赛。这期间的雌鸽在心理上表现为焦燥不安,又格外的小心翼翼,时时在寻求安稳生产的静室和暖房,在生理上蛋骨突然扩张松软,整个躯体下垂,生殖器官高度紧张并产生突变,飞行困难,包袱加重,如果参赛30公里、50公里,多数鸽子还能坚持飞回,甚至速度会惊人的发挥,这叫“蛋前飞”。假若赛距太远,它就不飞了,要停下来寻找合适的地方产蛋,然后就接着孵蛋。产蛋后归来的鸽子很少,即便回来也没有多少意义。
二、带病参赛。这也是鸽会的规定。带病的鸽子参赛,尤其是传染性的疾病将殃及其它赛鸽,后患无穷。每次都有不少的参赛鸽回来染上各种病症,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多数为同壕“战友”直接“施与”。笼里热气腾腾,鸽群急速喘气,口对口的传染或啄食病鸽呕吐的谷物后,鸽子是靠健康、坚强的体魄而竞飞,鸽子的健康是取胜的保证。上笼前“一看二摸三审四听”,即:看精神状况,摸体质状态,审视眼砂、口喉是否正常,再听其发出的鸣叫声是否清脆洪亮。有病坚决不能参赛。
三、服药参赛。时下给赛鸽在比赛前喂药已成了一种时尚,尤其是一些奖额颇高的大赛。虽说有关部门还没有相应的法规,可药物对赛绩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鸽子喂了兴奋剂,往往许多快速鸽就是由于过于兴奋,定向盲目,飞过了头而丢失的,鸽子受到药物刺激,心境不能安静,一旦气侯突变情况复杂,难于应付,非丢不可。长期如此,这些鸽子虽然回巢了,但今后的体质难于复原,育种功能必然退化。有一些同志上笼前往鸽子口里灌塞名目不少的抗生类药物等,这是非常危险的,古话说“是药三分毒”,进了腹中有刺激作用,赛鸽休息不好,大大影响归巢。有位朋友听说金维他是多种维生素和胺基酸,6羽鸽子装箱前就—一的喂金维他,有一羽被旁人止住没喂,结果放六归一,来的正是没吃金维他的那1羽,这是巧合么?
四、饱食参赛。有句古语叫“饱懒饿勤”,人如是这样吃得太饱了,不想运动。鸽子也是这样,在300公里、500公里的比赛中,能吃过大半饱就为好,这个距离,凭它体内自身储存的“粮仓”就足够了。若是飞越远程,靠那一顿喂饱又有什么用呢?许多人在鸽子上笼前,不停地向鸽子喂花生,再喝水。一发酵,整个唤鼓鼓,一进笼上阵,就呕吐,这是十分伤鸽子的,这种状况能飞出好的成绩,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最好是集鸽的当天早上那顿少喂或不喂,晚上不用花生米,平时喂啥就喂啥,自然吃饱。拔苗助长,有百害而无一益,有饥饿感,能激发鸽子的归巢欲望,对比赛也是很有好处的。
五、缺条参赛。鸽子的翅条好比飞机的动力,是飞行能否成功的硬条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为了奖金的诱惑不加审视的将大条不齐的鸽子送去参赛是十分冒险的。将军条和副羽条都在飞行速度中起着决定作用,缺了羽条搏风能力大大下降,冲击力就减缓,这样即便能回来,也是离冠军非常遥远的事了。尤其是缺八、九两根或者两边缺的不对等,或一边缺二根,一边缺三根,这更危险,飞起来不平衡,丢失无疑。有些同仁认为只要大条不缺,前面的小羽(助条)掉几根不碍事,而实际上下面的助条起浮力作用,同样不能小瞧。名家讲“赢彩是赢翅膀”,是十分有科学见解的。他们点名打奖插组的鸽子,在很长时间就千方百计地保护鸽子翅条。有的缺了还得以人为的办法嫁接上去。
六、夫妻参赛。一对鸽不论是雄鸽或是雌鸽,单放500公里都来得很快,如果夫妻双双上路50公里都要晚回来,甚至还丢了,这就是鸽子夫妻共顾的感情造成的。一开笼上天,它们就飞在一块了,而如果一方掉队了,或失散了,另一方还要主动去找。尤其是追蛋的期间,雄鸽表现得十分殷勤,如果是雌鸽产蛋了,情况就更糟了,雄鸽一般都会跟着对方,一直等到雌鸽产后飞起来,雄鸽才飞。雌鸽无故飞落别人棚中,它也跟着上当吃亏,这就是一时双双被关被套的缘故。反过来,如果单羽参赛,夫妻情缘的特殊信息就会发向对方,促进快速归巢。有些鸽友的鸽子多,那么平常的训放最好雌雄分开装笼,分开交叉开笼,先放雌或先放雄都可以,或者在比赛时有意识拉开笼里。
七、连续参赛。这是运动的规律,要张弛有度。如果把赛鸽尤其是出色的选手鸽当成“不倒翁”,那就错了,有人认为鸽子是赛出来的,人家什么某某铭鸽一老飞了好几次1000公里都是冠军,我不说对那种广告表示怀疑,有也只是少数。我有一个朋友的1羽雄鸽500公里飞u5F97很好,一周内飞了2次,第二次比赛回来时因赶上雨天,成了“伯马‘’。应该说是功盖伟业的了,但事隔三日,另一个鸽会有大奖赛,他又将这羽鸽子送上去,结果300公里“有去无回”。上路前留下一对蛋,次年又是“子承父业”双双获奖。在领奖时,主人没有高兴和激动,而是深深的仟海。
八、未训先赛。放鸽子说白了,赛的是人的水平、智慧。有的鸽子在人家那里飞得十分出色,一年之内拿了不少冠军,到你那里每次如霜天秋叶----飞得少落得多。训是一个度的标准,有人强调“训”是取胜的技巧;有人偏不这么看,咱的鸽子不训到出赛时照样比赛。如果说300公里、 400公里、500公里这种短近距离比赛,不训练也能飞回来的话,那1000公里、2000公里放来,就是无人相信的。在赛前训练历来是名家大师们重视的,选择站位,调整阵客,菲克近站多训,远站跳训,目的是调动鸽子的尼绪,达到最佳竞技状态。非常忌讳不经训练气较鸽子的做法,有的人甚至对个别没有识到位的鸽子猛然间回来了,深感不是好兆头,弄不好正式比赛丢得最早的就是它。
九、褪羽参赛。前些日子有位新翔公勇赛的先生问我,在贵州为什么秋季的鸽子比春夏季难放呢,我说主要原因是鸽子正值带羽时节,换羽如换皮,是脱胎换骨的事,体力主要供换羽是一方面,再则这期间鸽子会感到全身疼痛难忍,有些部位的羽毛换不下来,只好用啄食的办法硬扯下来,这阵子毛薄心寒,空中强风易随孔人,毛孔遍体遭风,很不舒服,它不爱飞,易于落房停歇。换羽期新羽很娇嫩,加上参差不齐,排风无
力,耐翔力差,想飞飞不好,易被天敌袭击:客观上讲贵期实行秩飞秋赛是近几年的事,会员未街有意识的适应季节调整鸽子,就大多我的回舍情况看种势群势鸽质都不如春夏季,换羽时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近里离30公里、40公里,飞回来的鸽子体形仿佛小了许多,有些男子上笼时,大条全在,飞来一看,吓了一跳,突然掉去两、三根。
十、失偶参赛。失去配偶的鸽子一时间会情绪低落,不飞不食,体质很快消瘦,这种条件下用它去参赛从心理上讲就输了一半,有的性脾古怪的鸽子失了配偶整天萎靡不振,有的回来不进棚,有厌巢情绪;有的干脆整天在外面乱飞。这样的鸽子多半是优秀的鸽子,定向性和念旧性都很好,有经验的人,只要把握得当,注重调动情绪,比如让它有最恰当的巢格,最有活力的配偶往往勇会取得惊人的成绩,有的失偶鸽子一年半载不配。可见,情绪对参合钢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自己鸽子脾性的人,才能固强补弱,用鸽之长,用鸽之优,组成强有力比赛区客.在各种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竞赛经验之谈 (3089次) 2018-7-3 16:42:22
 ·赛鸽之心机 (2679次) 2014-4-4 8:51:02
 ·育种“秘籍”之绛鸽 (3013次) 2014-2-13 13:30:47
 ·  信鸽配对方法 (4269次) 2014-2-13 13:13:37
 ·育种杂谈——献给新鸽友的马年礼物 (2951次) 2014-2-11 12:20:36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