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育种原理》另解
在[红斑与石板色遗传的奥妙]这一章节中,作者凭借自身曾养过虎皮鹦鹉,成功运用显隐性遗传知识,自蓝、绿色斑纹虎皮鹦鹉中育出活力很好的白、黄色隐性虎皮鹦鹉的实践经历(见第 276页),得以相当准确地解释了詹森兄弟借助羽色差别选种的技巧。譬如,在对于石板雌的育种作用上,武先生认为:“强化雄鸽的遗传特征不会减弱,可借其恢复与改善血统的生命力,以免作出仔鸽驱向平庸,成无用的凡品。”足见作者在这方面的洞察力还是非常敏锐的。只是在具体的解释上,若再深入一些,一般的读者会更容易理解、吸收,悟性高的,还可以从中探知更多的奥秘。
(一)借助羽色选种──詹森兄弟的高明之处
我们知道,遗传上的显性与隐性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被加强或减弱的。在遗传显隐强弱对比规律上,羽色的显隐从强到弱的规律是:绛→雨点→灰→石板;用红绛配雨点或灰,由于显隐差别不是太大,可以作出中性的绛雨点或红轮,这等于是红绛的特质被减弱了;多代配合以后,绛色的颜色会变得更浅,也意味着红绛原有的特质将削弱贻尽,等于这个品质就不复存在了。然而,用绛色鸽配石板鸽就不同,由于石板色是绝对隐性,它不具备拉扯其它羽色变弱的能力,不但可以绝对保证配对一方的特质不衰减,当配对方的遗传特质不够很强时,也能借此恢复或改善该血统的生命力(强盛其活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绛色配石板的确是最好的配对,这也是深知其育种奥秘的名家所极力追崇、采用的原因。
最好的例子还是詹森家族,他们从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导入库勒曼的红绛和史库特的石板鸽这两种遗传极强和极弱的种源,极大地方便了育种和选择。
譬如,“红绛浓眼鸽配雨点,育出的浅雨点浓眼鸽留种,将红绛淡色眼卖出”的选种作法,是詹森兄弟的一贯手法。这种简单、实用的选种技巧后面,其实也隐藏着精深的遗传知识。
詹森兄弟在羽色的喜好上,虽然他们也知道绛鸽是最好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以雨点和瓦灰色为主,绛色、石板只作为育种的材料。也许在詹森兄弟的眼里,绛鸽被视为是最好的“过桥”鸽,也可以视之为品系内的杂交,提留出雨点色才是目的。
从羽色遗传的规律上看,以纯的红绛雄配雨点雌为例:子代可获得杂合的(含雨点基因)绛雄和单纯的绛雌;再用这羽杂合的绛雄配雨点雌,孙代能获得杂合的绛雄、纯合的雨点雄,以及单纯的绛雌、雨点雌;其中孙代中的雨点雄鸽的特质被强化,雨点雌鸽的本质被恢复。而以纯合的雨点雄配绛雌为例:子代能得到杂合的绛雄、单纯的雨点雌;再用这里杂合的绛雄配雨点雌,孙代能获得杂合的绛雄、纯合的雨点雄和单纯的雨点雌;其中孙代中的雨点雄鸽的特质也被强化,雨点雌鸽的本质亦被恢复。
如此通过绛鸽配合而获得的雨点鸽,不论雄雌,在体质、羽质和活力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借用强势显性羽色“过桥”的育种方式,与利用弱势隐性育种的方法(比如石斑色)相比,在挑选后代的方法上容易的多。因为在表现型呈显性的个体里,杂合与纯合的可能性都存在,要准确选择、判断哪一羽鸽子是否纯合或杂合,的确有太高的难度。把这个配对与选种的基本原理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强中会含弱,弱中不可能含强”。弱只是相对的,隐性特质并不意味着翔力真的就比显性的弱,优秀特质的起源,其实原本都是从隐性开始的,是弱势的;如果配合或选种不当,不懂得如何把这种优异隐性特质提留出来和给予加强,那就会被某些强势的显性劣质基因给湮没。
(二)绛鸽──最强势遗传的鸽子
在借用羽色的配对上,并非唯有“强中提弱”一条路,许多著名的作育范例证明,“以强辅强”会更强。研究一下世界信鸽发展史会发现,信鸽的源头乌连鸽的羽色就是以绛鸽、绛雨点为主,这证明信鸽羽色的主调原色是绛色,是原色就会比其它色有更强的遗传力。曾经威震世界鸽坛的“布利考克斯”、法国的“西翁”,专养红詹森的凡得·福拉斯,还有该书这一章节利克·罗曼的“最好红狐”ד漂亮红母”黄金配对,他们的成功,除了个人非凡的天赋外,也不能抹杀红绛羽色超强显性遗传力的功劳。因此有理由认为:不是绛鸽之间不可以互配,或不是高明的配法,而是看你怎么配;如果可以做到像詹森兄弟那样洞察眼色的选配技巧,不使鸽眼退化,应该没有问题。不这么认为,就等于否定了上述名家的作育范例。由此也可以说,作者“绛鸽最大的用途,在改变与其交配鸽的品质”这个认识,是低估了绛鸽原本可以直接作为基础种鸽的作用。
(三)用石板鸽育种和作翔容易成功的原理
由遗传知识的基因效应上可知,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用最简单的话说,有“合作”的,也有“不合作”的;合作的结果是得出最佳的表现型,也就是最佳配对;不合作的,互相抑制、拉扯、影响,会得出不好、不合配的表现型;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军配冠军,不一定再会作出冠军”的原因,也可以用这个概念来解释;而寻求“合配”才是我们希望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对重组基因是否合配,有一个方面是要看基因的显隐关系,完全显性与绝对隐性配合,只起显性一方的作用,如果这个显性是“优性”的,那就是我们所寻求的。譬如“斑格51”,它的优性遗传特性可以保持好几代。充分利用显性遗传的特性作育繁殖,这是最省力的方法;前提是它必须是强势显性。反过来,利用隐性特性按交替或隔代遗传作育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特别是同源(比如同品系羽色)基因之间,会巩固、加强相关位置基因的合作效应,这也是为什么近亲繁殖会纯合品质的道理之一;“隐性中的隐性”──石板色当然就是其中最好的作育材料。
换成鸽子羽色的遗传形式来解释,相对于其它羽色,石板色通常属最弱,也就是绝对的隐性;以石板色鸽作育后代,雄、雌鸽遗传特性的差异分别是:
①石板雄鸽的羽色是由父母双方 Z体上的石板色基因组合而成,假设它们同源(一般是近亲才能作出,近亲时基因合并作用的机会更大些),那这羽雄鸽的能力就被放大,当然非常适于作翔,同时被强化了的遗传力也适合于育种。
②石板雌鸽的羽色基因来自父方一条 Z体上,由于雌鸽的另一条 W体一般不起作用,通常可视为绝对隐性,所以雌鸽只继承、反应了父方一种(大Z或小 Z)能力,作翔的水平要视其遗传的是哪条 Z上的基因,可能好也可能劣。但如果用来育种,不管它唯一的这条 z的能力如何,与其它羽色的雄鸽配对时,因绝对隐性,不具备形成影响对方优异基因的能力,子代无论育出雄鸽或雌鸽,大体上只表现雄鸽一方的水平;这就是武先生的:“强化雄鸽的遗传特征不会减弱,可借其恢复与改善血统的生命力”之意。所以,在不考虑眼色的前提下,石板雌是最好的“万能”配偶鸽。
续写这篇的意思不是在助武先生说唯有绛鸽和石板鸽才是最好的,而是在证明这种从“最强”和“最弱”两个极端着手作育技巧的好处;相比之下,选中间特性,或者说选中间羽色的品系作育,因对每一个配对的品质要求较高,识别遗传的走向也有一定难度,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需要很高的技巧),一般人应付不了。所以,实际一点,寻求捷径,搞差异配才是最简单、实用的作育方法。聪明的詹森兄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使用绛鸽和石斑鸽与他们的主羽色雨点鸽配合,在改良品质的旗号下,谁能说他们不是在运用羽色差异来做选择?
(四)借用遗传知识得出的选择技巧
《詹森育种原理》全书讲的,不管是“保种”还是“育种”,实际揭示的是一些名家作育鸽子的方式,但对如何正确选择后代,或者说怎么走第二步才能不出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作育鸽子,仅有可循的方法而没有实用的选择技巧也是不行的,借用遗传上的一些知识,比如从前述石板鸽雄、雌两条 Z体遗传特性的分析上,其实也是可以推演出作育时对选择的要诀:
①子代雄鸽能力明显次于雌鸽时,说明父母代双方不合配;雌鸽能力优于雄鸽的原因,只是遗传、表现了雄鸽一方(祖父或祖母)的能力。如果种母再配其它雄鸽,出的所有子代雄鸽还是劣鸽,那这羽种母就该淘汰。
②子代雄、雌鸽能力都很优秀,说明父母代双方合配;如果子代雄鸽特别优秀,那是集合了父母双方最好的遗传特质,这对种鸽就是能作出超级鸟的黄金配对。比如马林·彼得斯的“17配对”,作出两对双雄都很杰出,这就是难得的超级配对。
③子代雄与雄、雌与雌之间能力差异较大,优、劣都有,说明父方品质是优、劣不等的杂合体,不宜再作种;固执使用,作出的好鸽成功率太低,挑选也费力。
无论作育还是选择,不能认为基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就都是坏事,比如,非等位基因的“互补作用”就是我们为改良品质时所期望的;如果被“抑制”的是我们不愿得到的性状,未必不是件好事。
(五)结束语
由林云达先生在“后记──侧写武高平”一篇里可知,武先生自感撰写《詹》书中最得意之作有两处,一是做完对XY染色体的研究;二是完成“红斑与石板遗传的奥妙”。对于这些研究结果,林也承认,上海某个一天到晚专业搞育种理论的先生并不认同,认为是错误的;笔者不敢说这位专业人士说的就一定对,但通过这件事,起码说明武先生在遗传上的一些观念有漏洞,这也是笔者在涉及染色体、基因遗传的描述上,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理由。
[玉不雕琢不成器]连载探讨文写到里,虽才翻过《詹森育种原理》全书36篇中的10篇内容,却已行文七篇,续写下去太长,会惹人烦;何况言多必失,那就要成为笑柄了(就这保不定也会有漏洞),为此该告一段落了;所述仅一方之言,未必都正确,余下的还是留给其他有慧眼的读者去消化为好。
实事求是地说,《詹森育种原理》固然有作者偏挚的一面,有值得探讨、争议和深度不足之处,甚至有内容与标题、书名明显不符、概念出错,以及只提出问题或引出现象,没有答案,不了了之,随意性太大,重复的过多,有违“论文”逻辑性、严谨性强的地方;但就涵盖知识面来说,写得还相当丰富。所以,对于广大鸽友来说,视其为开启赛鸽“银顶”殿堂大门的钥匙,不算为过;若非要唯心地崇为鸽界的“《葵花宝典》”,还名不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