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奇点赛鸽 |
|
|
信息统计
奇点赛鸽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226篇 推荐篇数: 1篇 留言数量:18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127 建立时间:2010-1-30
|
作者:我的衣橱鸽苑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1-20 22:38:47
|
|
认识抗生素的分类
-------------------------------------------------------------------------------
第三章 认识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或某些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排斥、抑制其他生物生长繁殖的一种化学物质。有时,人们还会对一些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修改,以达到扩大抗菌谱、耐酶等作用,这些半合成的药物,也属抗生素范畴。为减少赛鸽体内菌丛对药物的耐药性,首先应先从认识抗生素的分类开始。
大家都听说过抗生素,但并没有多少人懂得它的分类,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1、β-内酰胺类:
①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钾、新生霉素、苄星青霉素、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呋布西林、阿帕西林、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匹氨西林、羧苄西林、美洛西林、萘夫西林、替卡西林、呋苄西林、哌拉西林等。
②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头孢替安、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唑啉、头孢唑南、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匹罗、头孢匹胺、头孢吡肟、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米诺、头孢米诺钠、头孢硫脒、头孢地尼、头孢地嗪、头孢丙烯、头孢丁烯、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托仑酯、头孢帕肟酯、拉氧头孢等。
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如: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法罗培南、帕尼培南、氨曲南、卡芦莫南等。前三种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常必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联用。
④碳青霉烯类。如:硫霉素、比安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等。
2、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巴龙霉素、卡那霉素、康钠霉素、丁胺卡那、阿米卡星、阿贝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西索米星、新霉素、小诺霉素、核糖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依托红霉素、氟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罗他霉素、克拉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白霉素、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北里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
4、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替加环素等。
5、糖肽类:万古霉素、甲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等。
6、氯霉素类(酰胺醇类):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甲砜霉素、无味氯霉素等。
7、环脂肽类(脂酰肽类):达托霉素。
8、抗真菌的抗生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噻康唑克念菌素、、阿莫罗芬、环比酮胺、美帕曲星、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等。
9、抗病毒的抗生素:阿昔洛韦、利巴韦啉(病毒唑)、金刚烷胺等。
10、林克酰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11、聚醚类:莫能菌素(牧宁菌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马杜霉素、赛杜霉素。
12、多肽类:杆菌肽。
13、其他类:粘菌素(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B、利福平、利高霉素(林可霉素+大观霉素的配伍)、夫西地酸钠、驱蛔灵(枸木缘酸哌嗪)等。
14、人工合成类: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吉美沙星、加替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淋沙星、萘啶酸、氟罗沙星等);
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异唑、磺胺啉、磺胺多辛、磺胺米隆、磺胺脒、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琥磺胺噻唑、酞磺醋胺、新诺明、复方新诺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等);
呋喃类(痢特灵、呋喃妥因等);
恶唑烷酮类(异恶唑类):利奈唑酮、利萘唑胺(利奈唑烷)、艾培唑烷;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达美素、左咪唑(左旋咪唑、驱虫净)。
15、化学合成药物:氨丙啉、氯苯胍、球痢灵(二硝基邻甲苯甲酰胺)。
此外,以上抗生素尤其是合成类,有的有多种叫法,应清楚这些品名。比如:诺氟沙星也叫力醇罗或氟哌酸或淋克星;头孢氨苄又称先锋霉素IV;阿莫西林也称阿摩西林或羟氨苄青霉素或新灭菌、克菌;强力霉素也称多西环素或脱氧土霉素;甲砜霉素也称新霉素;痢特灵也称呋喃唑酮;新诺明也称磺胺甲基异恶唑;亚胺培南也称西司他丁钠;甲硝唑也称甲硝哒唑或灭滴灵;替硝唑也称新一代甲硝唑;金霉素也称氯四环素;达美素也称二甲硝咪唑;琥乙红霉素也称利君沙;二甲氧苄啶也称敌菌净;甲氧苄啶也称美沙利啶或哌替啶;无味氯霉素也称棕榈氯霉素……也有英文表示法的,无论中文名称如何取,其英文名、化学名称、化学分子式等其实是一样的。
大部分抗生素都是在上个世纪40-60年代被发现而开发出来,在医学领域发挥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但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至今也产生了很多耐药性的菌丛,医药研究工作者正面临攻克耐药菌丛和研制新型抗生素的艰巨难题与挑战。大多数细菌在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内便可繁殖出一代,而一种新药种的研发,可能将付诸上亿美元的经费和漫长的过程。人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十年才研发出两类新型抗生素,分别为2000年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烷和2003年的环脂肽类抗生素——达托霉素,而利奈唑烷只应用一年,就已发现与其他抗生素也产生了交叉耐药性。
国际卫生组织对各国有关卫生部门滥用抗生素提出了警示,而我国滥用抗生素现象在国际上是最严重的。据统计,中国公民平均每人每年打点滴抗生素为8瓶,抗生素年人均使用数量是美国的10倍。在美国,某些抗生素的获得必须有批条,而在我国城乡随处可买到所需的抗生素,加上医院随意滥用,缺少管控,对抗生素耐药的菌丛越来越多,很多一代抗生素纷纷失效,就不断开发研制出新型人工合成抗生素,不断地替代使用,恶性循环,使得新一代人类抵抗力下降,普通药物没有效果,药物也就越用越高代。
卫生组织对人用、兽用类抗生素做了分类,人用类的抗生素与兽用的抗生素应严格分离,而在我国民间却混合合用,这对国民的身体素质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因为兽类禽类的有些疾病在人体会人畜共患,一旦兽类疾病感染到人,动物体内的耐药性菌丛也会感染存在于人体,而耐药性的菌丛将使现有很多的药物失效。加上滥用抗生素在兽类禽类上,而且大部分为广谱抗菌素,通过呼吸、饮食潜入人体,患者和医院又一下子无法了解患者以前都接触和使用过哪些抗生素,这就对针对性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备注:为便于读者对下一章节内容的理解,以上章节的内容结合本人的医学知识,并特地咨询家族内的多位从医人员和查找相关医书,整理列举出来。)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