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星辰鸽舍
466 13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必须重视逆风,闷
中信网友:你好可以加到你们
中信网友:朋友学习了
中信网友:啊这穆利门是红瞳
liya:不错
中信网友:哈哈九千里去啊
中信网友:可能是夜行鸽吧,
中信网友:BXTB
信息统计
星辰鸽舍
地    区:山 东
文章总数:466篇
推荐篇数:24
留言数量:108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701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7-10-13


莫布雷的奇迹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星辰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3-15 9:12:00  
   从题目上,你可能就会想到勒吉施·马塞尔应该是一位不一般的信鸽饲养者,至少我们是可以这么说的。如果你拜访"小马塞尔"的府邸,你就会发现一种来自另一"星球"的语言,粗犷的莫布雷语音,图尔内西斯的瓦隆人,满嘴的“chi”音,在这里到处都是这详的居民。这儿的人们由于彼此之间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而出名。更令你意想不到的是这有一个人,他拥有的鸽子不多却建了许多的鸽舍。他对鸽子精挑细选,并不在数量上求多,他就是勒吉施·马塞尔。

他的人生历程
马塞尔出生于1926年,虽然已度过了76个春秋,但他仍然手脚轻健,精神矍烁。他的父亲也爱好养鸽,他从8岁起就开始养鸽,即便现在如此高龄,他仍能用几个箱子自己动手做简易鸽舍。但做鸽舍是他的新尝试,可见他为了心爱的赛鸽在不断地积累着新的经验。他12岁就掇学了,然后跟随他父亲干起了赶车的行当。他驾驭着拖着船舶的马,纤道对他来讲通常都是如此漫长,毫无希望而言。那个时候,如此辛苦的劳动也只能挣得糊口之钱。15岁时,他离开了船舶,离开了马,开始在当地的屠宰厂学习如何"放牛",后来自然而然地又成了屠夫的学徒。很快,他便身兼"放牛"和实习屠天两职。在他初学时期,他往常光顾许多卖肉老板的小店,这使他攒了些钱并积累了此行业的许多技巧,于是在这个领域他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但是马塞尔的父亲并不支持他养鸽,因为他父亲说诬赖才会干那种事。马塞尔并没有太在意他父亲的想法,他在一个被人们称为"米约"的人那学有所成。"米约"是一个80岁的老头儿,他对赛鸽饲养及运动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豌豆"(马塞尔小时的别名)非常机灵,他知道"米约"非常喜欢吃甜食,于是他通过向"米约"提供康布富产的薄荷糖来"榨取"这个老"鸽通"的所有养鸽秘诀。正是这时,他遇到了让娜,让娜后来嫁给了他,并一直是他在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他41岁时,夫妇俩合伙开了一个肉店。现在,我们在莫布雷的萨尔特街更多地看到的是鸽子,但马塞尔依然是一个出色的"屠夫"。对于赛鸽及管埋,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仅对长距离及超长距离感兴趣。当地的人们很早就都认识他了,他的一些赛鸽也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巴塞罗那43号"(雌),"机器"(雄),"蒂曰"(雄)及其他赛鸽都为"豌豆"赢得了声誉,至于马塞尔,他没有必要为了让人们

知道"豌豆"是谁而公布他的真实姓名。他在养鸽方面的声誉已经超越了国界,他在欧洲的"旭日”国家(地中海东部)都已名声大振。

他是如何选鸽的?

幼鸽种类:两个阶段的考察:先是参加2OOKM或25OKM的赛事;然后参加波治、亚精顿、拉苏德亨、盖雷赛。那些不能承受的赛鸽立即被淘汰。

在一年内,对雌鸽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考察:巴塞罗那赛和马赛赛(两场有难度的赛事),那些两次都失败的赛鸽则被淘汰。

目从再也不能参加巴塞罗那一岁鸽赛事后,他开始十分巧妙地改变了其以往的万法,…¨结果与所采取方式,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相吻合。应该说"豌豆"每每为了准备长距离赛都要花费四个星期时间,酋先要为赛鸽"梳洗",其次所提供总量5公厅的食物中应加有2公斤植物性油菜,及0.5公斤亚麻子。

他采用 “tricoxine”,”furoxine”和"rodynazole"作为药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弯腰已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在鸽舍门口欣一根棍儿的原因。他把鸽舍都打了眼儿,使得他那些宠物可以容易地飞进去。
作为一位名人,他没有过多地修饰自已来符合他的身份,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实力,我们将列举几项他所获得的奖:
汉纳特德比长距离锦标赛第一名;
比利时昂当特超长距离锦标赛第四名;
比利时一一葡萄牙友谊赛第二名;
R.F.C.B长

也奇怪,说是“上海信鸽会”,却没有一个中国上海人参加。是上海人没有饲养信鸽吗?当然不是。当时的上海,信鸽饲养者已经有相当的实力和水平。但是在洋人们的眼中,认为“华人养鸽者的信鸽品系和饲养方法都不够水准”,所以他们不肯吸收华人参加。同样,这个信鸽会在华人眼里;是名曰“上海信鸽会”,实为“西人信鸽会”,同中国人不搭界。
李梅龄同巴斯固尔、杰克逊等人,是在跑马厅里认识的朋友。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在洋人们眼中是“冒险家的乐园”。叉麻将被称为“砌墙头”娱乐,赛马、赛狗更是一种“高尚游戏”。李梅龄喜爱养鸽,也喜欢骑马,据说他还是一名骑士呢!而上述几位外国鸽子迷,也是跑马厅的常客,李梅龄认识他们,是马和鸽子牵的线。上海信鸽会不肯吸收华人参加,说华人养鸽“不够水准”,这对富有民族自尊性的李梅龄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耻辱。他要同西侨的鸽子一决雌雄,而且要拿中国自己的品种去战胜他们。要同洋人比赛,就得参加上海信鸽会,所以他和黄钟、周昌善等几位鸽友商量,决定申请加入上海信鸽会,获得了同意。
“松江灰”放不到苏州
李梅龄的鸽棚,最早是建在白克路诊所的阳台上。鸽子的品系也就是他在故乡梅县饲养的那些松江灰,紫金白砂等。20年代后期的上海鸽界,虽都饲养着不少好品种,由于在饲养上沿袭嫡系交配的老方法,使我国的一些名种鸽逐渐退化。上海最早的一些养鸽者,不少人是从养观赏鸽起家的。一部分人饲养着以貌取人的点子、凤尾、球胸鸽等。较多人喜欢怀有高飞绝技的小青毛。这种鸽子体小轻巧,一飞冲天,在几百米高空作盘旋飞行。放飞者用洗脸盆打水,从水盆中看它们作飞行表演,一些好的鸽子在飞行时不越盆水于一步。即使是饲养信鸽的,也极少举行比赛,而多半是让它们在尾巴上挂个鸽哨,欣赏它们的阵阵哨音。因此,在饲养方法上长期以来使用嫡系交配。
在李梅龄的鸽棚里,就是这些已退化了的松江灰、紫金白和流砂等。在饲养方法上,他虽然借鉴欧洲的养鸽方法,但因品系退化,出不了成绩。所以放到昆山(50公里)已经失去大半,到苏州(87公里)放飞几乎没有一羽返回的。而当时西侨饲养的信鸽中,世界名系;比比皆是。如英国白克系;洛根系,格罗脱系,以及比利时的司带沙系。而我国只有戈登路巡捕房警鸽股长陈其惠饲养的巴尔系。这些鸽子较多的是大体型,大鼻瘤,飞得快,飞得远。李梅龄要用中国的这些鸽子去同西侨比赛,前途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我国鸽界很多人不相信血统,认为“将相本无种”。李梅龄已开始感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把自己现有的品系经过杂交训育,达到与西侨的信鸽并驾齐驱的水平,得要花很长的时间,要战胜他们更不是一件易事。为了争取时间,赶到洋人前面去,要寻找一条捷径,那就是尽快引进外国名系。
那末,从何处去觅取国外名系种鸽呢?1946年李梅龄在回答《鸽讯》杂志记者的问话时说;“那时的上海,国人养外国鸽子的很少。我最初是向南市邑庙鸟店买了几对,经过几次试放,成绩尚好。到1929年比赛,放苏州能有几羽回来,放无锡(125公里)也有2羽归巢,当时在上海养鸽子的外国人樊波,保恩司、哥伦布、别克等,他们的成绩也不过如此。”李梅龄满足这些成绩吗?他是不是用这些鸽子去同西人比赛?都没有。他说:“现有的这些信鸽,还不合我的理想,我要托人从比利时,德国去引进名鸽”。从这些谈话中,说明李梅龄对比赛双方的实力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他要战胜洋人,一振国威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漂洋而来的10羽种鸽
1930年初,李梅龄写信给在国民党政府驻德国公使馆当领事的内弟,委托他在当地买几对比利时和德国的优良种鸽,价格不论。时隔半年,有位印度籍的远洋轮水手,给他从德国带来了10羽鸽子。其中比利时的阿亨约细夫·密勤系3羽,阿亨·麻尔系3羽,伟奇系x阿亨·克伦巴系1羽,比利时的固耐系x德国军用鸽2羽,固耐系x威克特系1羽。其实在德司军用鸽中的主要成员也是比利时的名系鸽,只是不知道它的血统罢了。当时德国是禁止军用鸽出境的,李梅龄如果没有这位在德国当领事的亲戚周旋,当局是不准放行的。
从德国到中国要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程要一两个月,鸽子虽受保险公司担保,但是鸽子的安危还是要自己照料,要不然得了一笔保险金,鸽子仍旧得不到。所以他的内弟托一位印度海员帮忙,并以赠送他2羽鸽子作为酬劳。这位印度海员受人之托,终人之事,一路上非常认真地照料,这些鸽


子的吃喝,非但没有发生死亡和患病,而且其中的一对固耐系,x德国军用鸽还在旅途中生下一个蛋。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个蛋带到上海孵出的鸽子,就是后来名震中外的天津冠军鸽“759”的母亲。但是这羽英雄的母亲结局并不妙,后来惨死在黄鼠狼之口。船到上海港以后,这位印度海员立即把10羽鸽子如数送到李梅龄家中,而且把赠给他作酬劳的2羽鸽子,也回赠给了李梅龄。
这10羽鸽子中9羽是雨点,1羽是红绛。雨点中有深雨点、中雨点和淡雨点,但没有灰壳。这10羽鸽子中大多数是曾经在1000公里比赛中获得第1、第2、第3名的直系。其中1羽曾获得过欧洲冠军。这条消息来自一家德司信鸽会的《鸽报》,李梅龄把这张报纸拿给张朝德看过:“1羽欧洲冠军鸽由中国李梅龄博士购得,云云。”
这10羽鸽子身价昂贵,每对870马克,折合我国银元977块,10只鸽子合计4885块银元。再加运输费和保险金每对170块银元,合计870块银元。两项总计为5755块银元。这在当时可以开一家相当规模的商号。李梅龄是一名骑士,正巧他在赛马中赢得一笔钱,为了支付这笔款项,除此以外,还动用了一点私蓄。
天津决胜包揽前5名
1930年初,李梅龄同黄钟、周昌善等人参加了上海信鸽会以后,赛事频繁。李梅龄精心培育的本系鸽子在比赛中锋芒渐露。1932年,“746”获当年幼鸽赛常州冠军。1933年,“2066”获南京冠军。李梅龄的这些胜利,巴斯固尔和杰克逊等一批西侨并不介意,他们酝酿着进行一次远程比赛,来和华人的鸽子作一次决定性的较量。
1935年,决定性较量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在上海信鸽会会长巴斯固尔的提议下,一致同意在3月6日进行一次迄今为止距程最远的天津(950公里)比赛。天津——上海,这是一条难度较大的赛线,赛鸽要飞越东岳泰山,还要遇上鹰隼的追击。在西侨中间,伦昌纱厂工程师杰克逊以英国绅士特有的傲慢,一贯轻视华人的信鸽。他依仗自己饲养的英国名品洛根系和白克系,一直认为是所向无敌的。另一位英国人罗根参赛的鸽子是比利时的司带沙系。其他如巴斯固尔、尤斯德司等人,都拿出自己的优良赛鸽,都想在这次国际性质的比赛中一显身手。参加这次比赛的赛鸽,共计100多羽,从始点站南翔开始,放到终点站天津时,只有15羽鸽子参加决赛。6月9日在天津司放,总计归巢6羽,而李梅龄一人囊括了前5名。李梅龄的"759”飞了12个小时率先而归,名震中外。杰克逊的白克系得了个第6名,是天津司放后的第3天到达的。“759”的分速比它高出一培多。
1936年6月13日(星期四)的《申报》,以“天津六百英里竞翔记”为题作了报导,全文如下:“上海信鸽会以次举行天津六百英里竞翔,为该会历层以来,最长距离之大竞翔,各会员皆努力以达到此目的,由中国航空公司用飞机输送,于星期天上午五时放出,共计信鸽有五十二羽之多。是日放出,天晴,直至山东方面,则据天文台报告,有强猛风力,天气恶劣,致当天不能归返,翌日只李梅龄博士之鸽,首先到着上海。然只一羽,此鸽闻去年济南竞翔时,亦是第一到着,登录号(即足环号 编者)为七五九号码,待至星期二日始终续归还,下次举行南京竞翔”云云。
“759”是固耐系。它的母亲就是前文中讲到的在大西洋途中下的蛋所出。“759”是中雨点雌鸽,鸡黄眼,1932年生,当年幼鸽赛获南京冠军。这样的赛程,如此的飞速,在当时的中外赛鸽史上也是罕见的。天津比赛虽说是上海信鸽会组织的一次地方性比赛,但它有英、美等国的侨民参加,实际上也是一次国际性比赛。“759”的胜利,宣告了洋人一统上海鸽界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宣告了中华信鸽登上了国际信鸽舞台。上海信鸽会会长巴斯固尔亲自为“759”拍了照,并在相片上亲笔签名。
有人传说“759”获天津冠军以后,鸽会的一位西侨会员曾向李梅龄求购,出价10两黄金,但有一个条件:“759”必需再一次从天津放飞归巢。这个传说是事出有因的。李梅龄在1936年曾再次用“759”参加天津比赛,“759”又一次夺魁。1937年上海信鸽会第3次司放天津,


李梅龄也第3次用“759”去参赛,“英雄难免阵上亡”,这次比赛遇上恶劣天气,“75 9”再也没有还归。西侨“出价10两黄金”求购一说,并无此事。李梅龄之所以用“759”连放 3次天津的原因,主要是他对“7 5 9”很了解,认为它有这种能力。此外,“759”是一羽优良赛鸽,但并不是一羽优良种鸽。用它育出的后代都是平庸之辈,幼鸽训赛一两站,往往就丢失了。
巴斯固尔会长让位
李梅龄在天津决赛取得重大胜利以后,又在中短程比赛中不断获得好成绩。在此同时,黄钟的鸽子一举夺得南路远程比赛的厦门冠军,并在温州、汕头等各次比赛中均以绝对优势压倒西侨的鸽子。在大量事实面前,曾经称王一时的洋鸽人从此折服了。
消息传到了英国鸽界,无不为之震惊。特别是杰克逊的表兄,英国著名养鸽家白克,更为敬佩。曾几何时,白克系鸽子在上海大出风头,在多次比赛中名列前茅,没有想到中国出了个李梅龄系,把白克系挤到倒数第一名。养鸽者是喜欢广交朋友的,白克委托他在上海的表弟杰克逊,转达他对李梅龄的祝贺,同时提出要同李梅龄结成姊妹鸽舍。同英国人打过交道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无论是工厂主还是商人,都有一种英国贵族老爷那样盛气凌人的傲气。李梅龄的“759”给他们上了一课,使高傲的杰克逊变得少有的谦逊。
消息传到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国防部,他们借口要充实军鸽的力量,要把李梅龄的鸽子全部“买去”。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明人不必细说,理所当然地遭到李梅龄的婉言谢绝。
有一件事是李梅龄无法推辞的,那就是上海信鸽会中的中外会员们,一致推选李梅龄担任会长。这是经过多年的考验以后,使鸽界逐渐认识了李梅龄,实现了这件顺理成章的好事。美国籍会长巴斯固尔心悦诚服地向李梅龄办了移交手续。黄钟和周昌善以副会长的身份,协助李梅龄工作。



注:“李梅龄传略”是上海市长宁区鸽协科研组编写的《李梅龄其人其鸽》一书中的一节,


距离国家赛第十二名等等。
他只用较少的鸽子去参加比赛,由于其与众不同的选鸽法使其拥有"不正常的人"等绰号。

在他鸽棚内我们可以看到"知足常乐","一切再从零开始"等标语。勒克施·马塞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给鸽子制定的时间表对大多数养鸽者来说极其荒谬。但他始终遵循一条雷打不动的原则,"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但有些人则对此不屑一顾,勒克施·马塞尔一生都在自学,甚至取得了自学大学证书。他的事业、学识、经历及他刚出道时"米约"对他的建议成为"豌豆"的传奇吏。他由于幼年丧母,是由父亲和姐姐带大的。但这丝毫没有阻碍他在生活及辜业上获得成功,好样的,马塞尔!

上一页 [1] [2]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Web sogou168.com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美国赛鸽兽医的饲鸽观点 (6138次) 2014-2-12 11:16:05
 ·名家们是怎样挑选鸽子 (10560次) 2010-12-1 16:44:53
 ·鸽翼的形状关系到鸽子的飞行速度 (11072次) 2010-12-1 16:43:27
 · 幼鸽五点管理诀窍 (9148次) 2010-12-1 16:29:02
 ·荷兰史坦夫·杜沙丁---90岁赛鸽老前辈告诫新人的 (8866次) 2010-12-1 16:23:3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