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
对鸟类来说,迁徙和归巢并不难,因为在它们的眼球里有潜在的“罗盘”和时钟。它们感知着自己体内的罗盘和时钟,对下一个行为作出连锁反应,自然地被引导到目的地。
二、推论
我对动物的生态和行为很感兴趣,广泛涉猎了这方面的一切新书。有时我会醉心于鸟的情感或昆虫的生命之中,把自己当成一只鸟或昆虫,以新奇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这些读物当中,我曾经跟燕子一起横跨无垠的大海,与白鹳一起飞越连绵的群山。不知不觉,我仿佛已经找到了候鸟探知方向的秘诀。“打住吧”——也许人们会讥笑我。当展开创造之翼尽情翱翔时,大海和山峰从下面缓缓移过,只有太阳永远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盯住太阳,从日出到日落不停地飞。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引导我飞行之躯的正是太阳。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时时刻刻变换着在天空中的位置。它是怎样为鸟类指引方向的,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鸟类不仅用眼睛注视太阳,它们瞳孔中的视野更为广阔。这跟人类两眼视轴重合、把视线集中于一个中心是完全不同的。
设想一:鸽子的眼睛是天文台的天体穹顶
究竟有谁探索过,鸟类是怎样用圆圆的瞳孔去追随太阳的呢。在天文台的穹顶中,赤道仪上的天体望远镜装有时钟,它追着太阳从东到西不停地旋转,并从下向上、再从上向下变换着仰角。穹顶是不动的,它垂直水平,两轴固定于一定的方向。鸟类也是这样,视线不停地追逐着太阳,眼球垂直水平,两轴固定在一定的方向上。恐怕鸟类的眼睛就是有这样一种装置:当它盯着太阳时,不论清晨还是傍晚,一只眼总是向着正南,嘴(体轴)向着正西或正东。
A.“动物具有以太阳定位的能力”。这一点毫无疑问,并且不断为事实所证明。可是,即便知道了现在地点的南北方向,还需要有时钟,才能知道目的地的方位角。这样:B.“生物体内具有报告时间的时钟装置?——生物钟。”这一点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共识。但A和B只是给了我们线索,它们与鸟类的迁徙和归巢究竟怎样产生联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设想二:鸟类用天文观测推知方位和时刻
构成方位和时刻的要素,就是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这对人和鸟类都一样。没有其它能起作用的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设想,鸟类是用天文观测方法来推知方位和时刻的。说鸟类懂得天文学和几何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我可以用许多事实加以证明。
设想三:眼球是接收时刻间隔的唯一窗口
从第一和第二个设想出发,前面谈到的A就很明确了。用天文观测方法来探知现在地点的方位,人类是难以空手做到的,而对鸟类来说却是轻而易举。
关于B,就不是肉眼可以看清楚的了。尽管如此,能够将时刻直接告诉视觉的,唯有从地面看到的太阳的运行。“时刻感”与“时间感”稍有不同,而唯一能够接收它的窗口就是眼球。为了将时刻进行更细微的等分,人使用了各种仪器,而鸟类只能用眼睛。
设想四:时钟和罗盘组合在同一个眼球内
只有在同一个眼球里,时钟和罗盘才可能组合在一起,这不仅是“推理的可能”,而是指“实在的可能”。我曾发明过一种小小的科学玩具,叫“天文教学器”,并获得了专利。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装置……
在一个透明的半球上接收太阳的直射光线,找出我们头顶太阳轨道的运行方式,便可立即读出方位、时刻、纬度和日期。其实,这是我把过去设想的鸟类眼球的构造,加以模型化的结果。做出实物之后,鸟类眼睛里的罗盘和时钟的组合,在我的头脑中更加形象化了。
设想五:方位与时刻是纵横关系
以第二和第三个设想为基础,我展开了第五个设想:方位和时刻是纵与横的关系。方位和时间在眼球里,就像一个滚动着的正方体,纵和横可以随时转换。剩下的问题就是查阅生物学文献,在微观世界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了。
设想六:从瞳孔外圈射进的光束固定成一个圆环
视网膜是反映各种视觉图像的屏幕,网膜上各个点都有独自的位,可以清楚地分辨哪个点受到了刺激。鸟类很可能是这样的:从圆型眼睑的边缘或瞳孔外圈射进的光束,不知不觉地留下烙印,在网膜上形成一个固定的圆环,并且有某种光觉每天在圆环上巡回一次。
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构想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前面的概论,以后我还会逐一进行说明。希望我的新观点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并得到有关专家的补充和修正。
三、鸽子的习性
A.鸽子的单眼视觉
对鸽子进行观察首先发现的是:当鸽子看我们时,头(嘴)的方向很少冲着这边,而是以左或右侧脸,用一只眼睛看。鸟类中的枭、鸱鸺和鹦鹉等的脸较平,双眼都冲着一个方向,与人类一样是“双眼视”。人眼的视野是200度,枭的视野是160度。眼珠都能灵活转动。鸽子和其他许多鸟都是“单眼视”,它们的双眼位于头部两侧相反的方向,两只眼睛分别看东西。鸽子的耳孔隐藏在眼睛下边的羽毛里。没有耳壳,也是左右各冲一方的“单耳听”。双眼视是捕捉一个视像的左右一致,而双耳听是捕捉一个声音的左右差异。因此,双耳各冲一方的鸟,听觉是“立体声型”?也许判定方向的性能更高。鸟儿虽小,耳膜神经却多达4000根,而人只有2400根。这一点请大家记住。
B.鸽子眼球的动作和视角
人眼是细长的,黑眼珠左右转动的余地多,鸽子却几乎不能向上或向旁边斜视。鹈鹕和野鸭有“可动视”,而鸽子的动眼肌的作用很小,只是在注视一个物体时,如果头部稍晃,能维持视像不至模糊。鸟类一般都有柔软灵活的颈骨,大约有8-24块。鸽子有14块。鸽子的颈骨形似菱角,周围被肌肉包着,向前向后都弯曲自如。而当肌肉收紧时,却不能左右弯曲或扭动。即使是活的鸽子,只要收紧颈部肌肉,就能使头与身体严格地保持同一方向。由于有了弯曲自如又可软又可硬的长颈,鸽子的眼珠是不需要转动的。鸽子的白眼球本来就只是细窄的环状,眼球转动的余地很小,在扁平而硬的角膜周围,又罩上了硬骨质的眼窝。这种结构倒是不让眼珠随便转动的。从侧面看,鸽子的眼球是向外凸出的,没有凹眼的鸽子。所以即使眼珠不转,鸽子的单眼视角也有160度,并且越过正中线15度与另一侧重合。也就是有30度的双眼视野。人的单眼视野是:上方60-70度,下方70-80度,内侧60-70度,外侧90-100度。鸽子两眼看物最清楚的“中心窝”部分,虽然不能重合地注视一个物体,但其分解度很高,并能分别对准不同的注视点。因此视觉的质是无可挑剔的。变色龙虽能双眼分别转动,但这样的单眼视不利于太阳定位。鸽子能双眼分别看东西,而且眼珠不转,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C.鸽眼的远近感和立体感
单眼能否分清物体的远近感和立体感呢?鸽子飞行时速可高达60公里以上,超过人的100米跑纪录的两倍以上。人平时用双眼视来获得立体感,但如果稍微动一下头部。单眼也能得到很好的远近感和立体感,高速飞行的鸽子也一定是这样。即使在地面上,鸟类头部的动作也极为敏捷。像上了发条似地不停地在活动。这种习性也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对天敌的警戒。鸽子在停立时,头部的动作也是“过分地”快,它们恐怕就是用这种方式去捕捉视觉对象的。头部晃动会使视线分散。鸟类的头是以注视物为中心,像画弧似地迅速移动,使视线越来越狭窄集中。
D.鸽子保持眼睛水平的能力
无论在地面还是在栖架上,鸽子最通常的姿势是颈部直立,嘴部水平稍微向下,这时连接两个眼角的眼裂总是水平的,我把这称为“鸽子的水平姿势”。由于鸽子的眼睛是圆圆的,所谓“眼角”和上下眼睑不能分得很清。与人不一样,鸽子的眼睑像是绢绉,拉动自如。在眼睑下面还有一块瞬膜。鸽子虽然很少眨眼,但瞬膜的开闭却是迅速而频繁。
瞬膜只有一块。它从上前方往下后方刷过眼球,还常常半途而返。它不断地湿润因高速飞行而干涩的角膜,并且可以缓解迎风的眼睛过冷。最重要的是在飞行当中,薄薄的瞬膜可以挡住并擦去灰尘。人的眼裂细长,眼皮上下开闭很方便。鸽子却是从酒腺的位置向斜后刷下。与灰尘飞来的方向一致,像雨刷般迅速地将灰尘拭去,其合理性真是令人赞叹。在高速飞行中高速关闭,而且是向45度下后方,这样就比上下关闭快一倍,灰尘也就绝不可能附着在角膜上了。眨眼本来的作用,就是在注视一个物体时,不停地抹去将要模糊的视觉。而这一动作又快得不留痕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向阳处的鸡,关闭瞬膜作瞑想状。但鸽子却不用瞬膜来防止眩目。这一点并不意外,野鸟与家禽不同,需要时刻提防天敌,可能已经养成耐晃眼的能力了。
鸽子除了吃食和梳羽等动作外,无论引颈高瞻或缩头蹲伏时,头部总是准确地保持水平。在颈部伸缩时也不例外,头总是灵巧地沿着垂直线上下移动。鸽子的身体由弯曲的双脚支撑,这种姿势既省力又能保持平衡。鸽子在地面或飞行中保持头部水平的能力,作为判定方位的基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习性。
E.鸽子的重力补偿动作
将鸽笼猛地提起,作为对重力的补偿,鸽子会忽地蹲下;将鸽笼猛地放下时,鸽子会啪地展开翅膀使身体浮起。就是像晃秋千那样摇动鸽笼,鸽体尤其是头部的水平补偿也不会被破坏。鸽子在飞行时,以双翼和尾羽为支撑,空气会对鸽子的动作产生阻力,为保持平衡鸽体也会有相当的摇动。但颈部能够自由伸缩上下运动,既调整了与胴体的平衡,又使头部一直保持水平。除了拔高或急降时,鸽子的头总是水平的,通过观察或照片,我们会发现许多飞鸟都不例外。
鸟类的头部都呈优美的流线形。特别是当其嘴轴与气流基本平行、稍向前下方时,空气的阻力最小。鸽子在飞行时,对胴体而言双翼是帆,尾羽是舵,头部是一个独立的引水艇,具有引导主船的作用。鸽子身边是纵横无际的风,但不论顺风还是逆风,直接与鸽体接触的主气流是由鸽子的前进造成的。为了飞行稳定,鸽子的颈部将流线形的轴调整到与主气流平行。飞行中头与眼,都像静止了似地准确地保持着水平。在下篇中我们将继续来探讨鸽眼在导航方面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