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棚赛实战幼鸽之我见
张恒银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参加公棚赛摘金夺银,是每个赛鸽爱好者的最大愿望,非冠即亚的梦想在每个赛鸽爱好者心中是永远的梦想。
公棚赛鸽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君不见冠军年年易主,百舸争流挤破帆。怎样送公棚把握性才能大些?十年来笔者参加各地公棚南征北战,获得成绩比较可观,用自己的参赛经历得出不少经验:我认为用父母种鸽均是血统纯正,最好是赛绩优异作出的幼鸽参赛最好!特别是最佳配对能够作出更多入赏平辈鸽的配对是做种育雏首选。
公棚送鸽的门道,总结起来有三点:运筹帷幄、胜败在天、决胜千里。
公棚拼的是种气和运气,没有金刚钻,不要试公棚这个瓷器活。公棚火爆的原因,是都想去凑这个热闹。就像人家送公棚能拿大奖,咱不送就吃亏了,但是你送了,那么你就亏得更大。纵观国内各大公棚和一些地方公棚,收3000-5000羽很容易,但是能获奖的在300-500羽之间,可想而之,名落孙山的居多。所以送公棚要慎重,慎之要慎。如果觉得胜算在80%以上,可以送,但是也要少而精。挑选名气大、口碑好、公平公正的公棚参赛。
幼鸽的选择很关键,短、平、快的赛鸽是首选。血统要有早熟、快速、稳定的基因遗传。可以明确的说,在公棚和协会中能够经常称雄的都是来自冠军家族的鸽子。能多次把冠军奖杯举起的鸽主,手里都是有超凡的真玩意。幼鸽必须保证健康第一,运用状态最好的配对种鸽作出的幼鸽来参加公棚赛,能耐粗饲最好。挑选过的参赛选手一般都会见到玉米和豌豆情有独钟,抢食快,吃得饱。幼鸽在5-7个月就能飞300-500公里,要求成熟早,记忆力强。公棚公训大量失格不少幼鸽,坚持到最后的往往是这些身体健康的健儿,具有顽强归巢性格的赛鸽。
使用公棚拍回的赛绩鸽做种鸽,是参赛公棚的一条捷径。一般这些鸽子都经过公棚检验,用着比较放心。特别是经历过地震、风雨考验的公棚鸽子,做种价值更高一些。那些参赛三五羽或者一两羽,却经常金榜题名,把名字写在成绩单上的鸽子,具有特殊的品质!而不是所谓的“强豪”!看看那些交鸽大户,不说在碰运气,也是心底无数而已。所以,交公棚要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参加公棚赛,与地方散打不一样。协会参赛鸽,允许训放丢失,允许伤病,允许训练饲喂上下工夫,还允许一些所谓的高手“用药”。本人在协会比赛,从来不用药,鸽子完全飞的是自然制,也往往冠军辈出,令不少人摸不着头脑,看来鸽子是靠头脑飞行的。用协会和公棚飞出好成绩的鸽子再作出幼鸽参赛公棚协会,是本赛鸽舍沿用十多年的法宝。鸽子的遗传超强,公棚、协会冠亚季军全有,创造了不是神话的神话。
要有好鸽子,用有特点的鸽子做种鸽。“短程不快,远程也不快”的鸽子当属淘汰之列,选择具有独特性能、优秀遗传的鸽子做种鸽,做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代,繁育出优秀个体,参加公棚比赛,以求一鸣惊人。
铭鸽出自名血,黄金配对是飞出来的,先有成绩,后有黄金配对,亘古不变的道理。参赛公棚幼鸽赛,里面的学问很多,笔者只是根据十多年的公棚经验教训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指导。
(雄师劲旅张恒银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