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配对我有话说”征文活动
当下赛鸽的配对手法多种多样,根据各人的喜好有身型配对法、眼睛配对法、血统配对法,更神奇的还有在昏暗的光线下用手摸了配的,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不过在众多的配对法中离不开赛绩和血统的配对,即使偶尔出彩也会事倍功半。好的血统就是赛绩堆积而成的,没有好的赛绩,血统将不复存在。
有人说,那你用冠军配冠军就会出冠军啦?那倒不一定,但是用有赛绩的鸽子配,出彩的事例可多了,出彩的概率高。
马鞍山赛鸽名人徐桂海是汪顺兴大师的徒弟,徐桂海请师傅看鸽子配对,笼子里有徐桂海飞过超远程的2名和5名,汪大师看过后说你就2名配5名吧。徐桂海按师傅说的2奖配5奖,结果出的鸽子飞出了许多的好赛绩,从此一个新的名称产生了,就是“25奖”,在当时的超远程赛中出过大风头。
我曾经看过一篇国外的报道,当地鸽会规定在比赛结束后,雄鸽组和雌鸽组的前奖要互配:先将雌鸽拿到雄鸽的家里配对,等生下了第一枚蛋后,由雌鸽主人将带蛋的雌鸽接回,在自己家下第二枚蛋各出一羽幼仔。鸽会就是要将这些前奖鸽的好基因传承扩散,提高当地的鸽子质量。
为什么有的赛绩鸽配出的子代飞不出成绩?因为有些鸽子虽然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它们的成绩不是由内而发、自然天成的,而是用各种手法后天训练取得的。比如用药调养的、强化训练的、距离很短的、刮大风吹来的,或者自己偶然取得一次成绩,家族中再也没有成绩的,这些鸽子本身就没有好的基因,后代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了赛绩配,这是不可取的。
判断鸽子的优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蓝天中检验,优秀的鸽子靠自身能力脱颖而出取得成绩,它的身上肯定有过人之处。我们通过用有赛绩的鸽子互配,使它们身上的优秀因子,在下代得到传承加强和巩固。
总之鸽子要以赛绩为根本,再结合个人的经验和喜好,考虑眼睛、身型和其它的一些条件配对,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