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鸽会11月16日放飞柴关岭320公里秋季赛事的结束,我的信鸽秋训也画上了句号。缘于对鸽子根底的不甚了解和鸽龄较小等因素,通过训放来加深对自己信鸽性能的进一步了解,去劣存优,为今后信鸽的培育有所帮助。
由于没能跟上鸽会训放,9月30日我的6只鸽子首站训放直上70公里,除1只是春季500公里归巢鸽外,其余5只都是今年的小鸽,大的8个月,小的不到4个月,最关键的是没进行过训放。30日放飞后,6只鸽子在上午9时后的30分钟内相继陆续归巢,回归速度差距不大。10月7日第二站训放130公里永宁时,归巢速度拉开了距离。8月龄无环雨点雄率先在9.10时归巢,10.40时春赛500归巢的灰雄归来,11时雨点雌到,11.55时4月龄雨点雄回来,而2只7月龄的灰雄没有当日归,10月8日上午灰白条正雄到家,偏雄不知去向。从5只鸽子归巢时间看,先后相差24小时以上。10月13日,第三站训放200公里的广元朝天,7.20时放出,春赛500归巢的灰雄于11.03时归巢,雨点雌于11.23时到,4月龄雨点雄11.30时、灰白条雄12.15时归,无环雨点雄于下午2时归,5只鸽子当天全部到齐。11月16日,第四站训放320公里的柴关岭,当天上午多雾,午后天气晴好,13.53时无环雨点雄率先归巢,14.23时500归巢灰雄归,15.57时雨点雌归巢,5月龄雨点雄和8月龄灰白条雄未归。
经过秋季训放,有体会五点:一是首训距离。错过了短距离训放,第一站直上70公里左右是能够归巢的,可以大胆参与。二是信鸽遗传。我的2只雨点、2只同窝灰雄是同父母育出,不同的是一窝2只都是雨点,1雄1母,羽色同父;另一窝2只都是灰色,同窝雄,羽色同母。父鸽是千公里子代回血鸽,归巢稳定,母鸽是公棚放飞120公里的失鸽。4只子鸽中2只具雄鸽羽色的训放到320公里都能顺利归巢,春赛500归巢的灰雄与其也是同父异母所出,具母鸽羽色的2只灰鸽全部丢失,母鸽归巢性能差的特征遗传了给灰羽色雄鸽。三是信鸽鸽龄。最小的一只是6月7日出壳,在9月30日训放还不到4个月,放飞200公里归巢时只有4个月,3月龄以上幼鸽短距离训赛是能够胜任的。四是种鸽年龄。种母鸽是一羽8年龄鸽,4只子代,放到320公里还有2只,证明老鸽的子代可以放飞。五是要注重日常小事。率先归巢的雨点雄鸽,因在套环后未及时检查,以致掉环成了一只无环鸽,使它失去了竞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