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宏飞翔鸽苑 |
|
|
|
中宏飞翔鸽苑
地 区:新 疆 文章总数:1138篇 推荐篇数: 30篇 留言数量:17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3279 建立时间:2005-12-9
|
|
|
作者:中宏飞翔鸽苑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2-15 1:56:00
|
|
斯人已乘长风去 不朽精神励后人──读《李氏鸽经》有感
哲人云: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伟大的开创者,而中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先驱就是以李梅龄为代表的养鸽家们。近日,拜读了顾澄海编著的《李氏鸽经》后,深为李梅龄前辈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现将拜读《李氏鸽经》后的肤浅感受和见解表述如下。
1、时势造英雄,学识孕鸿猷。渊博的知识、 对信鸽运动的热忱、敏锐的判断力和特定的历史环境,将李梅龄推到了“前台”,成为了一代宗师。其对于信鸽事业的巨大贡献至少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将对信鸽的爱升华成为民族主义。通过赛鸽战胜洋人,“收复”了“上海俱乐部”,长了国人志气;二是开创“洋为中用”的先河,实践科学的“种、养、训”,改变了传统的养鸽模式;三是长期担任鸽会领导,始终提倡“公平、公正、公开”,创造出了优良的赛鸽环境和风气。
2、“不破不立”,与其故步自封,不如另起炉灶。 在当时国人热衷于老品种和追求血统的“纯之又纯”时,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李梅龄敏锐地认识到,再在“原地”上打圈圈是不行的,只有大胆得引进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一转,效果大变。
3、李梅龄对品种有清晰的认识。 在引种上态度很坚决,花费了5735块银洋(当时可以开一家相当规模的商号),从德国引进了10只鸽子。这在现在引进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在当时却算的上是一件轰动鸽界的大事了。
4、在国人崇尚与嫡系配对, 追求纯之又纯的育种方法时,李梅龄通过学习和思考,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弊端,从而通过探索和实践得出了“杂交出赛,回血留种”的经验,既保持了杂交的优势,又维护了血统的连续性。
5、品系是什么? 品系就是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同血统的一系列鸽子的总和。品系的标志是什么?是赛绩。如果一个品系失去了赛绩,也就到了该品系消亡的边缘。在“李鸟”的基础种鸽老化时,李梅龄敏锐地认识到“李鸟”由于长期近亲繁殖,已经出现了退化,他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大胆掺进“外血”,引进了黄钟、张亮能、汪顺兴等当时赛绩出众鸽友的鸽子,使“李鸟”的素质得到提高。
6、对饲养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的重视, 李梅龄的做法都值得今天的后辈鸽友学习和借鉴。比如鸽棚和鸽舍的科学合理的设计;对鸽棚清洁、饮水、保健砂的重视;对血统书的记载,等等。
7、“笼里看” (即从装笼参赛的成绩来判断鸽子的优劣)是李梅龄对养鸽的重要观点,他既注重从鸽子的外形上来判断鸽子,对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烫而食之”,更注重赛鸽的实际飞翔能力。
8、李梅龄对鸽子价值的理解是很深刻的, 这一点从他卖鸽子的行为就可以看得出的:在卖鸽子时,他能够针对买鸽子的鸽友的实际情况,对有钱人开的价格高点,一般鸽友就少收点甚至白送。
9、李梅龄是名人,更是有期其独特人格的凡人, 在养鸽中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好鸽子丢失后,也会萌发出罢养的念头;在自己的鸽子被别人关养后也会生气而拒绝参加别人的邀请。这些不但不会影响后人对这位前辈的崇敬,反而会更加我们这些爱鸽人士与李梅龄情感上的互通。
10、“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李梅龄的许多精辟的见解没能流传至今,但继承和发扬李梅龄的种种高尚情操和精神,却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加强的。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狄尔巴的养鸽经验 (7475次) |
2009-2-24 15:42:11 |
·赛季结束后筛选 (6785次) |
2009-2-24 15:39:15 |
·淘汰信鸽 (7641次) |
2009-2-24 15:36:15 |
·输则思变 (6503次) |
2009-2-24 15:31:28 |
·家飞无法持久飞行的症结 (7046次) |
2009-2-24 15:28:4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