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种鸽也应该种尽其用,鸽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一羽种鸽表象和潜在的优良品质,提升种用价值。但是现实中很多不错的种鸽仅配过一两羽配偶,便因其子代放飞不理想而被暂时留下闲置一旁或是当起了保姆鸽。后来却突然发现,这些被汰选出局的种鸽在不经意间与其它种鸽配对或是借给朋友使用作出的子代鸽又飞出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主力鸽种。这样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笔者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记得2002年春节刚过,有位鸽友从福建引进了一批台鸽,那时台鸽在本地是非常走俏的。为了引种参血,笔者从这位鸽友手中选购了一羽环号为台湾-2000-129199、副环号为129199的中国台湾大奖赛原环雨点雌鸽。虽不知其血统,但当看到它翅膀上满满的蓝色滚章时,笔者仍然充满了期待。随后,笔者将其先后与本棚中一羽中国台湾原环雄鸽和一羽香港回归杯比赛9名的弟鸽相配,作出了一批子代鸽。这些子代鸽在随后的比赛中不是丢失就是迟归,让人大失所望。笔者只好将其转为保姆鸽。
2004年4月因笔者患上腿关节滑膜炎,上楼困难,随即将处于顶层的住房卖掉,鸽子也只好暂时出让或寄养他处。在处理鸽子时笔者曾多次将这羽雌鸽拿到鸽市上去卖,但终因买卖相差太多而没能成交,最终只好将其连同其他20多羽鸽子分别寄养在几位朋友家中,直到2005年当笔者买到合适住房后才陆陆续续将它们接回新鸽舍。2006年春笔者从朋友处借来一羽比利时原环黄眼雄鸽,并将其与本棚一羽林波尔血统的石斑降黄眼雌鸽相配,配完后便将其放入了种鸽棚中。十多天后笔者无意中发现这羽比利时雄鸽与那羽台湾雌鸽配上了,并已下了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笔者让其孵出了一窝幼鸽。结果两羽幼鸽在随后的比赛中双双飞出了好成绩。小灰黄眼雌鸽获得了县信鸽协会500公里大奖赛12名,小雨花黄眼雄鸽连续4次参加了市级信鸽协会和俱乐部的500公里比赛,3次入赏,其中两次飞481公里,分获74名和46名,一次飞550公里获得了18名。而用比利时雄鸽配林波尔血统雌鸽作出的后代鸽却在比赛中全部丢失。
昔日沦为保姆鸽的台湾雌鸽几年后摇身变成了本棚的主力种鸽,不仅其子代鸽飞得好,而且其孙代鸽也飞出了很多好成绩,如2007年秋县协会500公里大奖赛3名,2009年秋市协会300公里普赛8名。此外,在公棚赛中它的孙代鸽也较其它鸽发挥得稳定,送赛8羽,归巢6羽,入围4羽。具体成绩如下:2008年秋河南轩辕公棚491公里决赛1889羽176名,500公里加站赛822羽38名;2009年春河北正信公棚481公里决赛2445羽243名;2009年秋轩辕公棚478公里决赛3253羽261名,等等。这些成绩扭转了笔者连续两年参加公棚赛被剃光头的局面。现在,那羽台湾雌鸽及其子代、孙代鸽已成为本棚一支新的主力鸽队。
试想,若当初将雌鸽卖掉或不认可它与比利时雄鸽产下的蛋,就不会有今日地方赛的新好成绩,也不会很快扭转公棚赛被剃光头的局面,更不会有今天这支新的主力鸽队。也正是通过这件事笔者切身体会到,既然引进了种鸽,就要做到种尽其用,也只有这样才能鸽显其才。当种鸽和一两羽配偶配对不成功时,鸽友应立即为其另择配偶,而不是将其淘汰。一雄配多雌和一雌配多雄是种尽其用的实践过程和应用方法。
只有种尽其用,沙里淘金,才能发现金种、银种和主力鸽种,为培养自己的鸽系和名鸽品牌奠定坚实的种血基础。
(本文系作者原创,2010年发表于《科学养鸽》杂志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