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翔鸽舍 |
|
|
|
申翔鸽舍
地 区:江 西 文章总数:6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1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30 建立时间:2009-1-9
|
|
|
作者:申翔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9-8-14 13:33:22
|
|
赛鸽比赛讲究的是公平、公正,特别是要具有可比性。国人在赛鸽中借鉴了公棚比赛这一形式,且在奖金"钱"的刺激下风起云涌,甚至被人以武侠小说的比喻方式说成是"南特比北公棚"。
在鸽协的大力鼓励和直接操办下千万元奖金的公棚比赛已不是什么凤毛麟角的希罕事了,然而在"大钱"之下鸽赛作弊却成了养鸽人之"大痛"。
赛前几乎没有一家公棚不将"公正"、"公平"、"公开"印在竞赛章程(合同)上,赛后几乎没有一家公棚不曾被人说成"不公平"(作弊),然而这种"不公平"恰恰又在几乎没有一家公棚不设"裁判"的情况下发生了。
弊是人作的。其实就公棚比赛而言,作弊者只能是公棚和裁判(至多再有个把个相关人),只是由于中国人仁厚、爱脸皮,所以没有人说出来罢了!
人是第一位的,作弊也是可以在事前或事后得以防范的,但还是没有人去做,也没有任何一个章程制定出防弊的措施,更没有任何一个规定做出对公棚作弊的处罚办法。多次所谓对公棚管理的讨论均没有解决问题(说实话,连问题的所在都无人能举出一个事例来)。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三条:第一,外行。不养鸽不参赛当然就提不出任何规矩和建议,所以任何比赛细则都"生"不出来,也就更不可能"生"出防弊条款;第二,关系。很多公棚与鸽协关系密切,在个人参赛者和公棚这个天平上鸽协自然会有所倾斜,更何况还有那么多鸽协下办的公棚呢;第三,作弊已成为通病。公棚是企业,在入不敷出面临倒闭的关键时刻,在个人大利的驱动之下为了顾及某些人的"脸面",作弊也就自然形成了。
笔者写此文心态有三:一"存在即是合理",既然让搞公棚,不妨跳进去试一试,但要"愿赌服输",要光明正大;二很多在公棚这个圈子里的朋友有没趟过"混水"的,有不知是否已趟过"混水"的,也有趟过的,贵在提醒;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杂志上、网络上的写手上千,有念经的也有颂佛的,不是为他人就是为自己!这次咱也"骗人作弊"一回,讲点"个人社会责任"。私心就是我要知道我的鸽子是骡子还是马,它需要有一个让我放心"溜"的地方--公棚。
"弊"是人作出来的,不能讲在不知的情况下就可防,但是在已知的情况下就一定能防。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科学的道理。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真水无香",有的时候尽心和简单才是最重要的。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话说几年前江南某地一公棚比赛,临赛鸽会负责人带来两位外请的下岗女工,做完电脑计数、压章等一切事宜后,又用铅笔记下了每一羽上笼鸽环号,同时宣布以笔记为准。据说最后公棚老板下跪以一百万而求解脱,但无果而棚垮,致使当地公棚至今不兴。
防弊有二:第一是人,第二是方法(包括条文、规程、器械等)。
公棚是一个发展多年的产物,可以讲已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但是我们却没有专业的公棚"执法者",目前只依靠鸽会的"业余"裁判是不行的(这也是我们国际级、国家级、一、二、三级裁判上不了台面的根本原因)。其实有没有"执法者"也是正在讨论的话题之一,因为裁判是拿钱的"局内人",一旦出问题,鸽会和刑事犯罪就会沾边了。可能"外请"或聘请"真正无知"的真正劳动者作为裁判才是方向。对人而言正直无私是首要的。目前鸽会已遇到"派裁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鸽会"惯"出来的。
"作弊"是不公开的,当然章程(合同)上不可能明示。有多少人知道以下这件事:北京地区的绝大部分公棚都要在年初向市鸽会购环几千枚,但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是用于幼鸽的(其实公棚养种鸽已是讲不通的道理)。无疑鸽会的几万枚足环的相当部分是交公棚鸽了。其中公棚的参赛鸽又有多少是交费的?公棚互换参赛鸽可以双赢,甚至冠军互赢的都有作弊的嫌疑。这都是一般鸽友参与不了的,也是不可以避免和发生的。话说多了!其实人家章程上已经写明了"各大公棚"可以参赛的字样,这难道还不明白吗?纵观国际的公棚赛事,这确实是我们公棚比赛的一大"特色"。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