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俊杰鸽舍 |
|
|
|
俊杰鸽舍
地 区:黑龙江 文章总数:115篇 推荐篇数: 2篇 留言数量:4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0 建立时间:2007-1-20
|
|
|
作者:俊杰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7-1-26 11:18:00
|
|
《世界赛鸽文化》连载(7) 作者:大田诚彦
从12月份开始新的一年
现在按照每年的循环,来介绍比利时养鸽人家的作息。
比利时的赛鸽季节从4月开始,直到9月下旬,也有一些地区在10月中旬才结束。以1993年为例,其中长距离竞赛,由5月下旬的波治(Bourges)全国竞赛揭开序幕(1993年5月29日开始赛程),其后以8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举行的波品纳国际竞赛(Perpignan International)做为结束(1993年8月7日开始赛程)幼鸽的全国竞赛从波治到布瑞福(Brive),和波品纳国际竞赛日程相同, (9月的第4个星期六结束)。因为希望鸽子们能在星期六或星期天回巢,所以长距离竞赛,通常会选在星期五或星期六放鸽。
比赛季节和赛鸽的生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欧洲重视竞赛幼鸽智能发展,胜过其换羽过程的爱鸽者大有人在,他们会配合竞赛开始的时间,尽早培养,让智能成长发育比较好的幼鸽去参赛。
在比利时,脚环自1月1日起开始贩卖,为了让第一胎幼雏孵化的时间,能够配合得上脚环发行日,在12月前后就要为种鸽配对。比利时的冬天气温低、日照时间也短,可以称之为严寒,使用电暖器为爱鸽保暖的人不在少数。
生物就是这样,生理机能会受气温和日照时间长短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因为贺尔蒙分泌产生变化,所以活动也跟随产生变化,白昼短、气温低的冬天,不容易发情,不是适合生育幼雏的时期,为了让雌鸽在这段期间顺利受孕,有必要花点心思,让鸽舍里的温度升高一些。除了保暖之外,空气的流通也不得忽略,不是左右对流,而是上下对流,也就是让新鲜、干净的空气从下方流入,肮脏、污浊的空气从上方排出才可以,这点要特别留意。
假设12月1日进行配对,通常会在春季产卵,但是这样就太迟了,若是晚个10天,能在过了圣诞节之后的28号前后孵化的话,就刚好可以赶上1月1日脚环发行日了。幼雏第一次离巢的日子,也是随饲主个人喜好而异,但一般多在出生后 3~4周时,实施初次尝试,离巢的幼鸽会被单独养在一个地方,在照顾它们的同时,饲主会频繁地和它们做交流、沟通,刚离巢不久的幼鸽,会聚集在铺著稻草或麦杆的地板一角,相互依偎取暖,这相当于人类东倒西歪地学步时期,趁这个阶段对幼鸽的照顾,顺便实施将它们塑造成赛鸽的初步教育。
生物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颇大,从19世纪初,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发现一个由狼养大的少女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报告上说被牧师夫妇救出来的两姊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狼叼走,并由狼加以抚养长大,所以她们现在的生活习性和狼一模一样,我们养赛鸽也是一样,会让它们的野性逐渐消失,这就是家鸽和野鸽最大的不同点,所以我们要饲养它、照顾它并且教育它成为赛鸽。
这种不假他人的教育训练,在幼鸽出生后三四个月的时候开始,有句俗话说“比利时人绝对不卖第一胎”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繁殖出冬季受孕的赛鸽幼雏,怎么可能因为有人想买就唯唯诺诺地随便答应交易呢?到底是第一胎好呢,还是3~4月份春季受孕产下的鸽子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个人的偏好是室外温度摄氏25度以上,让人微微出汗的时候,受孕产下的鸽子因为6月以后日照时间变长,亲代对子鸽的照顾时间也比较长,能够给幼雏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幼雏应该会长得比较好。
鳏夫雄鸽的繁殖和训练
12月让种鸽交配,是为了让该批幼鸽成为当年的参赛鸽,与其相对应的鳏夫制雄鸽、选手鸽培育,则是配合竞赛开始的时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近年来被视为荷兰强棒威那得(Winjnands),让鸽子3月10日交配怀第一胎,等第二胎也产下之后,就将幼雏和雌鸽撤离,以“雌雄隔离”的方式饲养。
训练从怀第一胎,大约是3月20日之后就开始,但是也有人是在拿掉第二胎之后才开始,各有各的理由及根据。
5月开始赛鸽季,等8月份长距离竞赛结束之后,才让雌鸽育雏,这个时期受孕产下的鸽子,算是比较晚出生的,法语称之为“Tardif”,会在10月至11月的拍卖会上被竞标,以比利时为首的欧洲人认为,完全成熟的鸽子才适合肩负繁衍幼鸽的任务。在日本则似乎有年轻的鸽子比较好的普遍看法,特别是雌鸽。我个人则认为,不论是雄鸽还是雌鸽,至少都要满1岁以后,才可以用来繁衍下一代,虽然我认为年满3岁,换了3次羽毛的鸽子才能叫做完全成熟,特别是年轻的雌鸽,若是雌鸽母体本身都没有发育成熟,是很难孕育出健康的雏鸽的。
在欧洲几乎可说没有人用年轻的鸽子来繁殖,顶多是用鳏夫制雌鸽,搭配年轻的雄鸽而已,这种情况是在3月份才会发生,因为气温渐渐升高, 比较不用担心母体因为产卵而造成不适。
除了种鸽的年龄之外,欧洲人也很重视气温对飞行所带来的影响,这点和日本人的观点相同,在 2月或者是天气仍然寒冷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考虑安排赛程的,在日本还有比较特殊的梅雨季,最快也要到5月下旬才迈入春季,因此也不得不提早开始的情形发生,再加上季节短,长距离会尽量掌握在1000公里至1100公里之内,原则上相同距离的竞赛,只办一次,所以形成了距离呈阶梯状不断升高的特殊竞赛方式,至于空中距离,是从二战后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大约有70%左右的爱鸽人士是以1000公里优胜为目标。
在欧洲姑且不论国际性的竞赛,其实大部分的爱鸽人士,偏好参加俱乐部,或是地方所办的中、短程比赛,喜欢300公里赛的人,在一季中可以参加好几回,近年来颇受人注目的詹森(Janssen)兄弟,就坚持只参加150公里至300公里的短程赛,虽然他们是因为詹森系的鸽子,被荷兰等国的鸽舍大量引进,而且屡创佳绩才让人特别注意的……。
之前谈过欧洲鸽界彻底实施“个体管理”的情形,也提到只纳入鳏夫制成鸽的鸽舍管理、育种、专门培养幼鸽并指导其参赛的管理……等等。参加的比赛项目可以依照个人的喜好加以选择。
在日本把成鸽和幼鸽养在一起的鸽舍很多,有些甚至连种鸽都混在同一鸽舍里。在比赛类型方面喜欢让一大群鸽子在长距离战场上一决胜负的爱鸽人士有十之八九,虽然大多数的人都能享受400公里至700公里当日赛的乐趣,但是事实上,他们最终的心愿,还是能够在10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赛中一争高下吧!要想在这种日本型的竞赛中层露头角,就必须有历史辉煌、足以傲人的血统背景,和本身参与长距离赛的实绩。虽然适合长距离赛的鸽子,在短距离赛中也可能会有优秀的成绩,但是擅长短距离的鸽子,或是受血统制限,只适合飞短距离的鸽子,就很难在长距离赛中有所表现了,生出世界冠军,或是优秀活跃鸽子的血统,多半是对长距离竞赛比较拿手的血统,再不然就是像“詹森”系那种有特异性的血统吧!
我将鸽类竞赛活动视为国际性的嗜好,我想要发掘通行世界的鸽子和其血统,并为了获得它们而努力,所以才会多次往返欧洲,例如我所发现并且于1974年引进日本的“马克.罗森斯”、1975年的“汤姆.彼得斯”、1977年的“布拉克豪斯”(Marcel Braakhuis)等等,不仅活跃于日本,更活跃于世界各地。这些帮助我达成心愿的优秀血统,让我感到很自豪,和世界各地的爱鸽人士有共通的话题,彼此交流是我极大的乐趣,而塞满我脑袋的题目就是血统。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