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王氏兄弟鸽舍 |
|
|
信息统计
王氏兄弟鸽舍
地 区:安 徽 文章总数:11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17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30 建立时间:2005-12-16
|
作者:王氏兄弟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1-14 16:47:57
|
|
如何预防鸽子食物中毒
加入时间2012-12-26 10:43:54 已阅读:152次
--------------------------------------------------------------------------------
前言:
所谓食物中毒(医学上称为食因性疾病),是指因食物所造成的疾病。引起食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包括:化学性、物理性以及生物性的病原。在这些病原中,具感染性生物病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感染性微生物是引起大部分食因性疾病的原因,而且引起食因性疾病的新感染性微生物仍然在成长当中,比方大肠杆菌、朊病毒、神经病毒等。这些都是威胁鸽子健康的新兴食因性致病原。造成食因性疾病的传染原,除了可以经由食用饲料、矿土、饮用水使鸽子生病外,也可以经由直接的接触,如粪口方式传染,使鸽子生病。
食因性疾病在远古时候就已经被人类所发现,当时虽然并未证实是因为何种病原所引起的,但是人类已经发现吃了某些食物会造成下痢或是中毒的症状。这是经由人类的观察或者经由避免食用某些食物的实验方式,了解到食物和疾病之间存有某些相关性。比方某些情况禁止食用某些食物或避免共同食用某些食物,这些都是根据人们直觉的观察和原始的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论。
到了公元1800年中期,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让人们具有能力找出造成食因性疾病的致病原,这也形成了近代食物类商品检测的方法。自从微生物学被发现以来,许多造成食因性疾病的微生物陆陆续续被发现而证实。到1960年代,已经证实会造成食因性疾病的微生物有黄曲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接下来除了细菌之外,也陆续发现某些病毒亦会造成食因性疾病,比如诺瓦克病毒等。
目前并不清楚早期的食因性疾病的发生率究竟有多少,因为在当时的农业年代,鸽子饲料大多是就地生产、就地食用,对于饲料的保存、供应,并没有使用可靠适当的方法。慢慢地由于社会的发展,保存饲料以备不时之需渐渐成为要件,许多在特定的季节易于种植生产的作物饲料,在收获期供过于求,为了保存使其不易变质腐烂,以便较长时间内都能够使用这些饲料,人类因此研究发明出各种保持饲料质地、防止变质的处理方法,例如干燥法(去除菌类得以生长而使食物腐烂的水份)、辐射照法(阻止细菌生长)、低温法等来保存饲料。
食因性疾病机制:
在短时间内,饲料、饮用水本身并不会造成疾病,除非它本身含有毒素或过敏原,而鸽子又吃进了相当分量的饲料、饮用水,才会造成疾病。有时候在饲料、饮用水中,如果只是单独的含有致病原,是不一定会造成食因性疾病的,因为它的细菌量太低并不会致病。但是如果有其他辅助因子,就可以助长病原增殖而造成食因性疾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在早期,小溪流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由于这条溪流是当地野生动物唯一的水源,这些野生动物喝了这条小溪流的水而感染了沙门氏菌,但是因为感染的剂量不高,所以没有发病。这些野生动物为了寻找食物,将这感染带进了附近有人类居住的城镇,经由粪便和环境机械性污染,家畜、农作物或人类因而被沙门氏菌感染了,鸽子又因接触人类、家畜或食用饲料、饮用水而受到感染发病。这是鸽子感染食因性疾病的可能感染方式。我们在推动预防措施时,只要在这一连串的环节中做好其中一项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食因性疾病的发生。
鸽子在自然界的演化排序是占相当高的位置。然而鸽子却经常成为低等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受害者。鸽子自出生开始,身体各部位就被微生物的菌落所占据,其中有些是会致病的,有些是不会致病的。经由演化的过程,鸽子会获得一些抵抗不同病原的抗体。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隔阂,鸽子的演化速度仍然赶不上食因性疾病发生的脚步。因此鸽子常常对于其他地理区域的病原仍然缺乏抵抗能力。比方说在某些地理区域A型肝炎的感染相当普遍,当地的鸽子在幼鸽时期就受到感染,身体产生了终身免疫的抗体。相反的,在其他某些地理区域A型肝炎病例就可能很少见。一旦这些鸽子吃到受A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就可能造成食因性疾病的大流行。
食因性疾病的易感染性,可能因下述的几个情况而改变。感染性会因鸽子曾经感染免疫疾病、服用抑制免疫药物而改变。年龄也是影响的因子,一般而言,年纪小的幼鸽或年纪大的成鸽被认为免疫力比较差。另一方面,年纪大的成鸽胃酸分泌会减低,也可能降低杀菌能力。
饲料的处理过程不当,也是造成食因性疾病发生率增加的因素。现在市面上的饲料贩卖前都经专门处理。如果处理饲料的人没有经过严格的食物处理训练,就很可能会制造出不清洁的饲料,鸽子食用之后就很可能会引起食因性疾病。另一方面,许多养鸽者对于不同种类饲料的特性并不了解,所以有时候会在储存、准备饲料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无法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近年来饲料的包装制造由以前的家庭式小量制作,变成目前的工厂式大量制作为主,这种形态的改变虽然不会增加食因性疾病的危险机率,但是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大量的食因性疾病案例,另一方面,外国进口的饲料也可能增加跨区域感染的危险性。
食因性疾病病因:
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霉菌,这些生物非常微小,只能在高倍数光学显微镜或是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才能够进行观察。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必须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繁殖。细菌可以引起感染型、毒素型和中间型的食因性感染。化学性危害是指自然产生或饲料制造过程中加入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例如包括农业化学、清洁用品、重金属类、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过敏原。
当致病原伴随饲料、饮用水进入鸽子的身体内,经过消化道进入受害鸽子的肠胃道并开始增殖,这时候可能会引发食因性疾病症状比如腹泻等。有时候致病原会经由血管进入鸽子身体内的其他地方。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微生物皆能引发食因性疾病,最常见的感染型食因性疾病是沙门氏杆菌症,它是由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通常在家禽和鸡蛋上最常发现有这种细菌。
当活化的微生物在饲料、饮用水表面或内部增殖,并产生毒素或化学物质时,鸽子吃了这些毒素或化学物质就会引发所谓的毒素型食因性疾病。含有毒素的饲料被食用,会引发疾病。最常见的毒素型食因性疾病由黄曲菌、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另外,饲料、饮用水中如果有人为制造的化学物质,像清洁剂或杀虫剂所引起的食因性疾病,也归类在这个类别之中。
当活化的微生物污染食物,借由鸽子进食而进入鸽子体内,便会产生毒素导致疾病。因为毒素在微生物进入鸽子体内时才会产生,所以中间型食因性疾病不同于毒素型。最常见的中间型食因性疾病是志贺杆菌所引起的。大量的有害物质与造成严重的中毒和过敏反应有关。
物理性危害是食物中有外来物体,它会造成疾病和损伤,常见的项目有玻璃碎片、金属碎片、牙签、珠宝、OK绷带和毛发等。
预防食因性疾病的方法:
1.选用新鲜、清洁和质量优良的饲料,避免使用潮湿、发霉、生蛀等不清洁的饲料喂食。
2.选用有清楚标示包装的饲料,不能有膨胀、破损及过期。
3.不同种类、包装的饲料应各自装盛,分开存放。
4.储存的饲料使用时采先进先出先用为原则。
5.处理饲料、饮用水前后都要洗手。
6.如果有接触鸽子、清理排泄物、上厕所、擦鼻涕等情形均要洗手。
7.感觉饲料有异味、变色、沾染粪便、遭受污染时,应立即丢弃,不可继续供给鸽子食用。
8.消灭病媒,如鼠类、苍蝇、蚊子、蟑螂等。
9.定期给鸽子施予少量药物做预防处理。
10.盛装与喂食器具保持清洁,饮用水定时经常更换。
11.鸽舍每日早晚清理粪便,定期实施消毒。
12.鸽子如有异状应立即送医检查,并予以隔离。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