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赛鸽失败的原因
如果某位冠军的没落是突然间发生的,要找到原因,需要他扪心自问。现在就让我们探讨一下,鸽子从一个成功的位置,突然下滑的问题。其原因有二:首先必然是鸽舍问题;其次则是鸽子普遍的健康问题。然而,有时这两个问题交错在一起,鸽友应认真考虑。
这些年来,每次和鸽友们谈论鸽经,就听见他们一会儿评论这位鸽友,一会儿评论另一位鸽友。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其实这并非好事,那就是鸽友们乐于对冠军们的败绩津津乐道。凡是冠军,没有人能逃过他们的口舌。
提到失败,有件事我得告诉大家,如果你还算幸运,鸽友们只提到你在某一赛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你该感到高兴,因为这就说明你的失败纯属例外。而等鸽友们不再谈论有关你的话题……那时你的近况肯定很凄惨。然而,提到失败,你考虑的该是什么呢?对于下一个赛季的准备,你是否感到畏惧?
失败共有两种:第一种易被人忽视——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情况越来越糟。比如说,一些伟大的冠军们走下成功的阶梯,一步一格,虽说这样需历时数年,但要想阻止他们缓慢下滑的脚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则不然——某位冠军的没落是突然间发生的,要找到原因,需要他扪心自问。鸽友一旦攀升到成功阶梯的顶端,都会担心赛绩的下滑,无论是缓慢的,还是突然间出现的。
对于缓慢、逐渐进展的下滑,问题主要在于鸽子,它们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高品质。不过,好鸽子的高品质是指哪些因素呢?答案是速度、耐力、辨向能力和敏锐性。所以,问题并不简单。我们要调查最基本的因素,即涉及速度、耐力、辨向能力和敏锐性的主要问题,要着重对每个方面开展调查。而我也必须承认,这已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因为自然界是神秘的。在调查中,我们每取得一些进展,新的问题就会出现。
现在就让我们探讨一下从一个成功的位置,突然下滑的问题。其原因有二:首先必然是鸽舍问题;其次则是鸽子普遍的健康问题。然而,有时这两个问题交错在一起,鸽友应对之加以认真考虑。我曾见识过一个例子,两位国际知名的伟大的比利时冠军,他们把自家的“老”鸽舍更新换代,结果从该赛季起至次年赛季即一蹶不振。在这个例子中,有一个因素使问题加重:冠军改建的初衷是想用更多的鸽子比赛。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过度拥挤一直是一种缺陷。其一,造成鸽子普遍品质下降;其二,每只鸽子都需要消耗氧气。最终,鸽子状态下滑,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一些疾病,如疱疹性伤风乘虚而入。该冠军就此远离胜利,一切发生得就这么快。
分析到这,读者也许已注意了我提到了鸽子的抗病能力和削弱抵抗力的因素。是的,由于鸽子杂乱交配的习性,必然会受到各种疾病的攻击。为什么有些具有抗病能力,而有些则缺乏呢?鸽友们常认为这取决于鸽子的品系,其实这只是部分因素,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我不否认,有些鸽子对于疾病的抗病能力极强,只是这种鸽子十分罕见。相信我,多数鸽子往往会因鸽友犯一种或另一种错误而病倒。我来解释一下,鸽友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增加驯养羽数,意欲摘取更多奖赏,以便在将来卖出更多的鸽子。但他们真是打错了如意算盘!让我们回头看看那些最伟大的比利时冠军们——布里考克斯、杜瑞、华普利和哈贝尼斯,他们无一不是称雄多年的冠军,可他们驯养的羽数却是十分有限的。假如我们把他们与如今的“冠军们”相比,差异可谓大得惊人。在后者们的眼中,布里考克斯、杜瑞、华普利和哈贝尼斯 只能算个“小本经营”的冠军。
鸽舍内一旦鸽满为患,鸽友就会注意到鸽子抗病力的减弱。现在,人们对于拣选都不那么严格了,而且对于拣选的也不再参照赛绩。然而,我们应铭记的是:尽量减少养鸽的羽数,就能自动提升鸽子的平均价值。
前文中,我们谈到了鸽友取得成功时,赛绩突然下滑的例子及原因。人们会把原因主要归结为鸽舍卫生状况恶化,栖息的赛鸽羽数增多——鸽满为患,的确养鸽羽数过多是鸽舍没落的原因。此外,世上还没有哪位鸽友能同时拥有50羽良鸽。因为从赛鸽出世当年至其三岁龄大,至少会淘汰其中的90%,这个耗损数量是相当大的。这就从数学角度证明了良鸽是稀少的,而且某个品系的质量取决于拣选的严格性。安德烈·费里尔(Andre Fevrier)曾对我说:“血统书只是庸人哲学”、“小本经营的鸽友会把血统记在脑子里,而出类拔萃的鸽友只记在纸上”。因为纸张是不会提出任何异议的,人们可以在纸上书写弥天大谎!在每天训练临近尾声的时候,需要证实自身能力的绝对只有赛鸽自己。因而,归根结底,某只赛鸽的赛绩或其子代的赛绩才是构成其品质的关键。
所以,鸽友应用自己的双手来选鸽,并且根据赛绩来进行拣选,两者同样重要,因为鸽友不会总有机会通过赛事检验所有的幼鸽,即使是实施寡居制的雄鸽的配偶雌鸽也不是总会获得这个机会。
至此,我们已谈到了问题的核心,即造成鸽舍逐步下滑的神秘原因:那就是赛鸽在基本品质上的衰退,包括速度、耐力、导航方面的准确性、飞行的渴望。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察觉赛鸽品质的下滑?那就先从基本品质上着手吧,因为这是短程赛和中距离赛中成功的必要因素。当然,我提到的基本品质是指任何促进赛鸽快速飞行的因素。
我注意到,每逢赛鸽翅膀上端和初级飞羽(鸟翼末节的羽毛)增长,它们就无法达到自己巅峰时的翔速。此外,如果初级飞羽底部变宽,其顶端就不再柔顺。因为影响飞行速度的主要还是羽毛,当然除羽毛外,还有赛鸽肌肉的暴发力。看看那些100m、200m的赛跑冠军,他们发达的肌肉一定使你感慨不已。而400m~800m的运动员,他们的肌肉也十分明显。可是,一旦超越这个距离,肌肉似乎已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那么,对于赛鸽我们能不能由此下个结论呢?我来告诉你:速度和耐力对赛鸽所要求的身体特征来说绝对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长距离赛鸽而言,体重是主要的障碍。有时候,致使一位冠军从赛绩榜前列消失的原因只是他配对的鸽子中一方缺乏一些必要的品性。
在我的印象中,即使是空距较长的中距离赛(500km~700km),如今我们也需要鸽子飞得越来越快。原因很简单:鸽友没有耐心逐羽考察。假如某羽赛鸽在300km以内的短程赛中赛绩不能令人满意,鸽友就不会再坚持让其参加短程赛,而是让其赛400km、500km或700km的比赛。最终,越来越多的快速鸽参与中距离赛,甚至是长距离赛。那么,我们看到了什么?五岁、六岁或七岁的现役赛鸽就极为罕见了。这是种进步吗?对此我深表怀疑。然而我还是想说这绝不是进步!因为鸽友们在两年内使赛鸽“累垮”,于是便又驱使他们大量繁殖,以求再获得良鸽。可在他们的鸽子中,二十羽里有一羽良鸽就很幸运了!反之,如果鸽友在幼鸽成长期不让幼鸽过度操劳,这才能做到赛鸽飞满五年,并带来满意的赛绩。如果让快速赛鸽自幼年起就参加中距离赛,就会失去观赏赛鸽凭借直觉拼搏多年的乐趣。
作为优秀的鸽友就必须明白自己的赛程安排是否超过了赛鸽潜能的极限,特别是对于快速赛鸽和一岁鸽。目光短浅的鸽友会让自己的赛鸽尽可能多参赛,所以他的赛鸽往往如昙花一现,短期内就被耗尽精力。
毫无疑问,目前越来越多的赛鸽加入了长距离赛,致使幼鸽参加越来越多的500km以上的赛事。如果幼鸽在该空距取得奖赏,鸽友就认定这些幼鸽就是长距离赛鸽。其实,假如鸽友们具备意志力,在幼鸽一岁时能让它们节省精力,则能挽救幼鸽的前途。但如今,谁又能做到呢?(发布者-梦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