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爱飞期的调整
随着亲和训练的结束,幼鸽的家飞就有了保障。切实解决了鸽子不进棚的现象,一旦鸽主发出进食讯号,鸽群会像潮水一样蜂涌入舍。抢食的场面极为壮观,也代表着亲和训练的成功完成。
幼鸽群的家飞最好不要跟成鸽和老鸽一起飞翔,最好是分棚为佳。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分批进行家飞。先用鸽笼挑出幼鸽群,放出成鸽和老鸽进行家飞。当老鸽群飞至四、五十分钟的时候,再放出幼鸽群,此时的幼鸽爱飞欲望很强。会展翅翱翔天空,一会儿的功夫,便消失天际。因受成鸽群的诱领之下,幼鸽群会在半个小时后准时返回。也可能会有一些比较野的幼鸽,会进行单飞活动,偶尔融入别的鸽群之中,进行长时间家飞。这类鸽子有喜有忧;其优越的地方就是:喜单飞的性格特强,爱追随鸽群进行长时间家飞。能快速适应各类训放的考验,并快速地增强自身的体能,食欲旺盛,耐力持久,随着性格上的变化而定,会提高自身的飞行频率。
如果定向准确的情况下,能自身产生一种爆发力量。受性格的驱使下,会冲到到第一股鸽群之中,或许会单骑回归,荣登冠军宝座。反之,如果定向失误的话,就缺乏稳定性能,或飞反方向来个南辕北辙。在现实中遇到许多这样的鸽子,流落他乡。我非常喜欢稳定性好的鸽子,由于血统上的遗传因素很到位,传承了种鸽各方面的优点。在竞赛中以稳求胜的鸽子很多,主要表现在运气和状态上。并不是说这类鸽子只要稳就不要速度了,其表现在平常的家飞训练中。能以最最佳的身体素质,胜任紧张的强化训练中。逐渐的形成一个本能反应意识,什么时候家飞什么时候回归?都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样的鸽子胜算把握才大一些,既稳又快的飞行磨练了它们的意志。家飞的时间长短不代表一群鸽子的好坏,主要是看鸽群飞行的速度与频率是否好坏而定。有的鸽友喜欢说我的鸽子能飞一到两个钟头,甚至还多。主要看它们的飞行频率才能看到家飞的效果,比如鸽群不进行远翔,只是围着鸽舍飞,落下了再轰起的家飞,是没用的,没有达到真正的训练要求。我们整天讲着要培养鸽子的速度,如何提升飞速的问题,都需要在家飞中找到答案。这种飞行根本上没起到多大的效果,也不可能把家飞的时间增长上去,更谈不上锻炼幼鸽的耐力而定了,终久会拉下幼鸽的家飞时间,再做强行的轰赶,也是毫无意义的。还不如让鸽群自由飞行半个钟头呢?最起码鸽群飞行的速度和频率,还是对幼鸽有帮助的。
懂行的看门道,不懂行的看热闹。一位真正的养鸽高手,看到一群家飞的鸽子,从鸽群的飞翔频率和飞行姿势上,都能看出鸽主的养功、训功如何?善于调整鸽子的高手,手法奇特,各有妙招!鸽群的飞行频率还需粮食和养功来进行调整,怎样能在家飞中保持优秀的自身体能?怎样把这种动力延续下去,使幼鸽达到一鸽爱飞期的顶峰状态,还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幼鸽期的爱飞欲能保持到四个月之久,通过幼鸽自身的生理条件,逐渐变为成熟化。随之爱飞欲望速减,家飞时间下降。雄鸽开始发情,寻求配偶。甚至找个角落搭筑自己的爱巢,整天抱着窝咕咕乱叫,争夺领地。家飞嘛,再轰赶也无法子达到往日的家飞标准,飞上十几分钟,甚至是盘上几圈后急于返舍。
鸽子没有常胜的状态,但还需要人为的调整方法,及时操纵着鸽群的家飞行踪,通过培养的亲和力来感化赛鸽。强烈的求食欲望、饥恶感传递给鸽子大脑中枢,形成生理上的条件反射。激发赛鸽飞行欲望,更好的完成漫长的家飞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起旺的雌、雄鸽关上禁闭,放出家飞好的鸽子,观察飞行时间和频率。如果家飞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可锁定飞行频率快的准确时间作为标准。不可强行轰赶,让鸽群放出鸽舍后自行疾飞规定的时间后,让其自行返回鸽舍。由于生理变化作用,鸽子自身体能发生变化,也是鸽子的换羽时期。这种不良的影响会导致家飞时间达不到标准,尽量用更好的办法避开幼鸽的厌飞期、慢慢调整鸽子爱飞欲望。等鸽群完成短时间的快频率飞行后,接下来的便是维护这种状态。
飞至六个月大的时候,幼鸽的换毛结束后。天气状况也发生了变化,舒适的气候可提供鸽群的状态复苏。时间上可以慢慢的加长,但主要的因素是在鸽群自行的飞行状态下进行。这个时期的家飞便是鸽子的强化期,通过平安的过渡期调整,鸽群随之会提升到原有的家飞状态。那些懒飞的鸽子可在鸽群家飞结束后,自由进行家飞。经过两周的单独调整,其自身的飞翔状态也恢复很快。达到规定时间后,可融入鸽群进行家飞。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方法,鸽子的训放工作也即将开始。维持状态的最佳表现在;观察鸽群、避开厌飞期、恢复家飞时间。只要打好家飞训练基础,锻炼出强健的体质,以及爱飞欲的掌控。结合亲和力为基础,加强训放工作的实施。以严求精,注重淘汰制度。
这样保留的鸽群才有竞争力度,也是高质量的体现标准。大家总有所长,各有妙招。经验的积累,是进步的象征。理论与实践,才是最好的验证。这种优势,也是奠基下一个训练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