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海浪鸽舍
69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1)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68)
我的赛鸽日记(3)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1898:讲得真好!
中信网友:谢谢很有启发!
中信网友:呵呵
中信网友:那谁孵蛋
茶叶山鸽:收藏了!
东莞九曲:长知识了
李金龙1:学习赞赞赞赞赞赞
中信网友:我的鸽子下完一窝

海浪鸽舍
地    区:福 建
文章总数:69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1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6-11-22


 



鸽毛滴虫病是怎样的?应如何防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海浪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11-26 11:46:00  
     本病又称口腔溃疡,亦称为"鸽癀"。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病原是禽毛滴虫。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湿润者,称为湿性溃疡;呈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脐部感染时,皮下形成肿块,呈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波及内脏器官时,便引起黄色粗糙界线明显的干酪样病灶,结果导致实质器官组织坏死。病鸽因口腔溃疡而妨害采食,在幼鸽和生长期鸽中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 
     目前大约20%的野鸽和60%以上的家鸽都是本病的带虫者。这些鸽子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不断地感染新鸽群。这样就使得本病在鸽群中连绵不断。由于许多成鸽是无症养状的带虫者,它们常是其他鸽子,特别是乳鸽的传染源。因而消灭成鸽体内的病原就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途径。往往由于雏鸽吞咽亲鸽嗉囊中的鸽乳而直接遭受传染;成年鸽在婚恋接吻时受到感染,这是一种特有的禽类疾病传染途径。 
     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在一些成鸽的口腔和咽喉黏膜上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病灶,这就是毛滴虫的聚积物,也就是传播本病的传染源。因而2-5周龄的乳鸽、童鸽发生本病最为多见,且病情亦较严重。 
    (1) 临床症状:许多幼鸽从带虫的母鸽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保护,因此最初几天能健康 地生存。而急性型病例,通常发生于6-15日龄的幼鸽,感染后10天左右死亡。乳鸽、童鸽感染本病后,表现羽毛松乱,消化紊乱,腹泻和消瘦,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口腔分泌物增多且黏稠,呈浅黄色。患鸽呼吸受阻,有轻微的"咕噜咕噜"声。下颌外面有时可见凸出,手触之可摸到黄豆大小的硬物。严重感染的幼鸽会很快消瘦,4-8天内死亡。根据病状,可分为咽型、脐型和内脏型三种:
① 咽型。最为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型。当摄入大量尖利的谷物和较粗的砂子造成黏膜破损,可促进病原侵入黏膜而感染发病,发病后病鸽口腔流出青绿色的涎水,嗉囊塌瘪,伸颈作吞咽姿势,口中散发出恶臭味。在鸽的咽喉部,可见浅黄色分泌物,或有界线明显呈钮扣大或黄豆大干酪样沉积物,有些病鸽的整个鼻咽黏膜均匀散布一层针尖状病灶,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鸽子采食、饮水和呼吸。因而有些患鸽常张口摇头,使劲从口腔中甩出堵塞物--浅红色黏膜块或黄色黏膜块,像常用的胶水一样,连续不断地甩,直甩得两得潮湿流泪,难受不堪。 
② 脐型。当巢盘和垫料沾污时,病原可以侵入乳鸽脐孔而引起本型毛滴虫病。表现在鸽的脐部皮下形成炎症或肿块,肿大的切面是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这一类型较少见。患病乳鸽外观呈前轻后重,行走困难,鸣声微弱,抬头伸颈受喂困难。有的发育不良而变成僵鸽,病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③ 内脏型。本型一般是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水而被感染。病鸽常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料减少,饮水增加,有黄色黏性水样的下痢(似硫磺色,带泡沫),龙骨似刀,体重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该虫可侵袭到鸽的内部组织器官。病变发生在上消化道时,嗉囊和食道有白色小结节,内有干酪样物,嗉囊有积液。肝脏、脾脏的表面也可见灰白色界线分明的小结节。在肝实质内,有灰白色或深黄色的圆形病灶。但应注意白喉(黏膜)型的鸽痘、鸽念珠菌病的喉部病变与本病相似。鸽沙门氏菌病和结核病的肝、脾小结节也与本病相似,应区别清楚。 另外,还多发生在刚开产的青年母鸽或难产(卵秘)母鸽的泄殖腔型,表现泄殖腔腔道变窄,排泄困难,甚至粪便往往积蓄于腔 。粪便中有时还带血液和恶臭味,肛门周围羽毛被稀粪沾污,翅下垂,缩颈呆立,尾羽拖地,常呈企鹅样,最后全身消瘦衰竭死亡。泄殖腔型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型,应引起重视,不能忽略。 
    (2) 防冶措施:预防本病主要应在平时定期检查鸽群口腔有无带虫,最好每年定期检查 数次,怀疑有病者,取其口腔黏液进行镜检;在饲养管理上,成鸽与童鸽应分开饲养,有条件的成鸽单栏饲养,幼鸽小群饲养,并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病鸽和带虫鸽应隔离饲养,并用药物治疗。治疗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① 0.05%的结晶紫溶液或0.06%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1周。可以作预防和治疗之用。 
② 二甲硝咪唑(达美素)配成0.05%水溶液,连续饮用3天,间隔3天,中间用痢特灵0.02%饮水2天,目的是杀死幼菌,断绝毛滴虫的营养源。 
③ 灭滴灵(甲硝哒唑)。用法是将灭滴灵配成0.05%的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7天,停服3天,再饮7天,效果较好。 
④ 碘液1:1500稀释饮用3-5天,或在4.5升水中加入2茶匙的季胺类杀虫药饮用,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以上介绍的药物。 
⑤ 硫酸铜1:2000水溶液作饮水,对鸽的上消化道毛滴虫具有抑制作用。 
⑥ 用10%碘甘油或金霉油膏涂在已除去了干酪样沉积物的咽喉溃疡面上,效果很好。若遇泄殖腔型的,经过消毒清洗后,在肛门周围和肛门内腔中1厘米深的区域内,每日涂敷以上药物1次,一般连洗连用5-7天,也有一定的疗效。
⑦ 滴锥净溶液。用人妇科用的滴锥净片配成1:10的溶液,以棉签蘸取其溶液涂于局部患处,每日1次,一般经过1周左右的换涂,其黄色干酪样物会自行脱落或很容易将它剥离掉。 
⑧ 鸽滴净。以0.1%鸽滴净水溶液,供鸽群饮用2天,即能全部消除体内活虫体,疗效显著;如以其5倍量连饮3天,也不见有任何反应,是一种既高效又安全的良药。








 

  本病又称口腔溃疡,亦称为"鸽癀"。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病原是禽毛滴虫。
   [病因]是消化道真菌病,由酵母状真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故又称霉菌性口炎和念珠菌博各种年龄的鸽子均可发生本博但以童鸽居多而病情较重。鸽舍潮湿、阴暗污秽、食物发霉、器具不清洁以及外部损伤消化道粘膜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 [症状]明显的临床表现有:口腔、咽喉部、嗉囊和食道的粘膜有假膜生成或溃疡,口腔唾液增多且浓稠,口气有臭味,嘴角附近生有黄色坚硬异物。患鸽常表现减食、精神萎顿、呆立少动、生长不良,可能出现下痢和消瘦。 病变发现患病初期,口咽部的粘膜呈灰白色点,以后逐渐扩大连成斑块状,并突出于表面形成干酪样物质,后会蔓延到食道、嗉囊、肌胃等,斑状物(或假膜)极易剥落。
  [防治]对发病初期的病鸽,要及时加以护理和隔离,护理方法:把口腔、咽喉的假膜或干酪样坏死物轻轻刮掉,于溃疡处涂布碘酒或紫药水。同时口服制霉菌素,每只每次10-15毫克,每天2次,连饮用7天以上。同时用硫酸铜(1:2000倍稀释)进行全群饮用,连用3-5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本病主要应在平时定期检查鸽群口腔有无带虫,最好每年定期检查 数次,怀疑有病者,取其口腔黏液进行镜检;在饲养管理上,成鸽与童鸽应分开饲养,有条件的成鸽单栏饲养,幼鸽小群饲养,并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病鸽和带虫鸽应隔离饲养,并用药物治疗。治疗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① 0.05%的结晶紫溶液或0.06%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1周。可以作预防和治疗之用。
② 二甲硝咪唑(达美素)配成0.05%水溶液,连续饮用3天,间隔3天,中间用痢特灵0.02%饮水2天,目的是杀死幼菌,断绝毛滴虫的营养源。
③ 灭滴灵(甲硝哒唑)。用法是将灭滴灵配成0.05%的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7天,停服3天,再饮7天,效果较好。
④ 碘液1:1500稀释饮用3-5天,或在4.5升水中加入2茶匙的季胺类杀虫药饮用,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以上介绍的药物。
⑤ 硫酸铜1:2000水溶液作饮水,对鸽的上消化道毛滴虫具有抑制作用。
⑥ 用10%碘甘油或金霉油膏涂在已除去了干酪样沉积物的咽喉溃疡面上,效果很好。若遇泄殖腔型的,经过消毒清洗后,在肛门周围和肛门内腔中1厘米深的区域内,每日涂敷以上药物1次,一般连洗连用5-7天,也有一定的疗效。
⑦ 滴锥净溶液。用人妇科用的滴锥净片配成1:10的溶液,以棉签蘸取其溶液涂于局部患处,每日1次,一般经过1周左右的换涂,其黄色干酪样物会自行脱落或很容易将它剥离掉。
⑧ 鸽滴净。以0.1%鸽滴净水溶液,供鸽群饮用2天,即能全部消除体内活虫体,疗效显著;如以其5倍量连饮3天,也不见有任何反应,是一种既高效又安全的良药                                                                                                                                                  治疗:1、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毛滴虫感染)填服,每羽每次1/4片,首次加倍(1/2片),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5天。同时,全棚预防将灭滴灵配成0.05%的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5天,效果较好。

 

   甲硝唑又名灭消灵、甲硝唑达METRONIDAZOLE(Flaggl)是治疗滴虫病的首选药物,坚持一个疗程一般治愈率达90%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遴选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
    甲硝唑是一种内服外用双向性抗菌药物。是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药,此药对脆弱拟杆菌有杆菌、破伤风杆菌、消化球菌、链球菌、贾第鞭毛虫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体内组织及肠腔内的阿米巴病的疗效显著,也是人体治疗虫病的首选药物。
    注意事项:不要与土霉素同时服用,合用会减弱抗滴虫的效果。
    将此药用于喉咙不适,口腔不洁,有粘液或块状物,捉在手中气急口喘等几种症状的鸽子。用药量为:每次1/2片,每日早晚各一次,速服3日。对鸽子毛滴虫病,外加用棉签沾上甲硝唑化成的药水口腔擦洗,效果出奇的好。
  甲硝唑在幼鸽哺乳期的应用。幼鸽哺乳期,虽有母乳中免疫物质能保障幼鸽健康成长。
  1号棚20只,自出壳第6天起,每隔一日喂1/8粒甲硝唑,连服4次为一个试验阶段,20只鸽子每日嗉囔饱满,龙骨平直,讨食能力强劲,成长快,出棚早。2号棚11只幼鸽不添加任何辅助药物、微量元素和预防药剂,但在孵化第10天起,检查幼鸽的四项指标:1)嗉囔饱满程度,2)胸肌平整度,3)龙骨是否平直,4)粪便是否过湿时,发现有3只幼鸽出现肌肉不平整,腹部皮肤出现细微皱纹,另2只粪便较稀,于是,按日龄大小,分别给它们口服甲硝唑1/8或1/6粒加Ve速服3天,这5只鸽子一周内全部恢复了正常,直至出棚飞翔。这二次试验范围较小,但已能看出甲硝唑在预防幼鸽衣原体菌,毛滴虫,消化球菌,阿米巴痢疾等鸽子易感染的疾病中,有良好的作用。
  甲硝唑是世界卫生组织遴选的药物,可以断定这种药物在人体中经过无数次临床验证后才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目前,鸽子生病的机遇已大大超过上世纪70年代前期,部分原因可能是国外鸽子携带进来的,也有现时个人养鸽数量猛增,疾病交叉感染的机遇增大不无关系。




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真菌性口炎或鸽念球菌病,是一种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其特征为口腔、喉头、食道、嗉囔粘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有时亦可蔓延侵害肠粘膜,本病为兼性厌氧菌,对龙胆紫、制霉菌素、雷凡诺等敏感,鸽子易感染此病,尤其以15~40日龄的幼鸽发病较多,在湿度高和多阴雨的地区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高。
    1.病原 是一种称白色念珠菌的一种酵母性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也能感染,病原菌主要通过污染饲料,饮水而传播,鸽患本病后可通过哺乳传给雏鸽。
    2.症状 发病初期病鸽口腔、咽部有白点,继而口烂、口臭、唾液胶粘、口腔粘膜上病变常形成白色干酪样假膜、有时病变也蔓延到食道、嗉囔和腺胃,使病变处肿胀出血和溃疡,病鸽少食或不食,有的出现拉稀。剖检可见上消化道出现乳白色或黄色斑点,重时为灰色或黄褐色假膜或溃疡,肌胃角质偶见糜烂,肠道粘膜出血性肠炎。
    3.诊断 根据病死鸽口腔症状及解剖病变可初步作出诊断,确诊应取病变组织或渗出物涂片镜检,可见芽生孢子或菌丝体,本病与鸽毛滴虫病相为相似,且常合并感染,本病与粘膜型鸽痘也有相似之处,诊断时应注意区别。
    4.防治  预防本病,重要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清洁卫生,通风合理的饲养管理环境,发病时要加强鸽舍、笼具、工具的消毒,鸽病治疗应先刮去口腔白色假膜,然后涂以磺甘油或紫药水。嗉囔中可灌入数毫升2%硼酸溶液,饮水中按1:2000比例加入硫酸铜,连用5天,或口服制菌霉素,每羽一次3万单位,一天2次。同时加喂VA或在群体中加入鱼肝油,对保护粘膜有良好的作用。

 一、毛滴虫用稳拿7号。
稳拿7号 粉剂
主治:  毛滴虫感染的治疗和颈防。
适应症状:喉内白点/起痰/幼鸽肉垂扩大/水便/飞翔力下降/羽毛松乱。
  毛滴虫是微小鞭毛单细胞原生物,几乎所有的鸽子都带有毛滴虫的病原体。带病原的鸽子,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微状,却下断藉饮水,唾液等媒介把病原体传染给同舍鸽子,配对期更藉鸽乳传染给雏鸽。
  毛淌虫的感染是持续不断的,并不会因治愈後就享有终生免疫。一般认为经药物治疗後的鸽子约可维持一个月约(30天)不再犯。
  毛滴虫病原体的潜伏期约为4―14天,通常在感染一星期後发病。
  毛滴虫依感染的部位可分为:咽型、脐型、器官型。
  出生两星期内的雏鸽最容易受到咽型毛淌虫的侵袭,严重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阻塞气管致死。
  毛滴虫病的治疗约须持续一星期,喉内白点则要更长的时间做间歇性的投药。
  由於毛滴虫发病对种鸽育种和赛鸽竟速损害极大,因此必须定期保健。

用法: 每包冲泡2000毫升清水,供饮1-3天。之后1天清水,1天肝精电解质水。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中国八大品系说 (10245次) 2008-3-10 11:49:00
 ·沈阳市信鸽竟翔管理实施细则 (4705次) 2008-2-19 16:52:00
 ·鸽子十大自然之迷,天落鸟 (8732次) 2008-1-10 16:43:00
 ·赛鸽消化系统疾病的主因及其防治对策 (5089次) 2007-11-20 12:48:00
 ·鸽病用药与保养 (7993次) 2007-8-3 10:41: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