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龄:医学俊彦 鸽界泰斗
在鸽界,只要提起李梅龄,几乎无人不知。毫不夸张地断言,当今中国鸽坛,许多冠军鸽的血液里还流淌着李梅龄培育出的品系――“李鸟”的血液。作为一代鸽坛宗匠,李梅龄开创了我国信鸽界几大先河:他率先引进欧洲名系鸽;在我国首次举办的信鸽远程竞赛中包揽前五名,从而宣告一个时代的来临――中华信鸽登上了国际赛鸽舞台;他创建了首个信鸽组织;同时他也是首位自成品系的育种家和赛鸽家。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梅龄也是同济大学首位博士学位获得者。
同济首位医学博士
1909年,21岁的广东梅县青年李梅龄考入同济德文医学堂医科。当时,德国教育当局承认同济医科与德国国内医科大学程度相同,并允许同济毕业的学生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报考博士学位。李梅龄以题为《变硬肝脏中腺瘤之研究》的科研论文送审,经医科教师集体审阅,认为该文“理论新颖,经验丰富”,准予参加博士考试。经福沙伯、谛部、费舍尔三博士对李梅龄进行口试合格后,发给毕业文凭。李梅龄虽未去过德国,却获得了“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医学博士李梅龄曾先后任两广总督焦光敏的医学顾问、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卫生顾问。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鱼龙混杂的白克路(今凤阳路)上曾经有过一家 “德国医学博士李梅龄医师诊所”。诊所客厅中,挂有一张他与杨虎城将军的合影。风云四起的上海滩,这张照片无形中成为一个护身符,为他挡去了不少麻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一时米珠薪桂,世道艰难。白克路上的花柳病医生们不但收入没有减少,反而客似云来,生意兴隆。李梅龄不愿为汉奸、走狗、奸商们看病,坚持改为内科。虽然生意清淡了,生活拮据了,他也随遇而安,降低排场,尽量减少自己的开支。
鸽界李梅龄
说起李梅龄,鸽友中敬慕者无数。谈起1935年那场飞天津空前长距离950公里比赛,鸽界前辈们无不津津乐道,拍手称妙。李梅龄15羽赛鸽参加比赛,连得1、2、3、4、5名。其中,“759”号赛鸽只飞了12个小时,率先而归,勇摘桂冠,声名大噪。虽然只是“上海信鸽俱乐部”的一次比赛,但是有3个国家、十几个名系鸽参加,意义非比寻常。
当时中国鸽界,盛传“北李南黄”之美名。放飞天津等北路“李鸟”在先,放飞厦门等南路“黄钟”在前。值得一提的是,黄钟也是同济校友。李、黄等人的成绩证实了华人养鸽者的实力和水平,扭转了上海鸽界外国人当道的局面,“上海信鸽俱乐部”不再只是“西人信鸽会” 。会长大印移交李梅龄掌管,“上海信鸽俱乐部”正式更名为“上海信鸽会”,成为我国信鸽历史上第一个信鸽组织。
李梅龄不仅因其培育“李鸟”的成就令人钦佩,他培育的“李鸟”机警,能吃苦耐劳,有强烈的归巢欲,而且李梅龄道德高尚,虽然他很珍惜自己的爱鸽,但遇到鸽友求援,总是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黄钟系的基础种鸽就是李梅龄慷慨转让所得。抗战时期,为支援国民党国防部军鸽场的建立,他又慷慨捐出十几羽最优秀的种鸽。
为了将养鸽经验传给鸽友,李梅龄曾写了一本一万字左右的有关养鸽选种训练及交配传种方法的著作,可惜当时无法刊印,如今已经不知去向,实为鸽界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