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王世襄老人
这是第二次见王老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去王老家里,王老平时工作的地方。
5月24日下午5点多,天空有很多浮尘,没有太阳,也导致我分不清东西南北。有点凉飕飕的,零星的落着雨点,与其说是雨点儿,不如说是泥点儿。
王老的住处。一个很普通的居民小区,小区还算清净,也可能我们来的时间出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进门的时候,小区里只有一个上年纪的白发女士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童,旁边跟着一个小狗,我们的车开过去,小孩骑着自行车生怕他的小狗不知躲车,急忙的叫着:TOM!TOM!小狗躲进了绿化丛,小孩这才歪歪斜斜的把自行车挪开,这时我们的车已经停了,但是并没有鸣笛,老人拉着小孩胳膊,教育着孩子,小孩似乎不是很害怕那老人,脸上露出,开心又带点调皮的笑……
进入王老居住的单元,出了电梯,可能是知道我们要来的缘故,敲了敲王老家虚掩着的门。王老的儿子王敦煌先生出来迎接我们。进入客厅,王老正在阳台附近的一个长长的台桌前边写东西。他的书桌前摞满了纸张、书。天气的缘故,前边开着一盏普通的台灯。我们进去后,王老起身摘下眼镜,随手把台灯关了。王老招呼着我们就坐:“您坐,您坐,我这儿太乱了”。本来客厅很大,可是能落脚的地方很小,屋子里地板上、桌子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屋子每个角落里都是书、报。我们在门口附近的小茶几旁坐下,茶几后边放了一张木床,木床上铺着一张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的淡兰色床单,转眼望去,就连床下边、客厅与卧室的过道儿里,都放满了装书的纸箱子,纸箱子外侧写着书本的归类名称。书的海洋、知识的天堂,大概就是这样吧?
向王老问好后,我们介绍了“让中华观赏鸽放飞北京奥运”的具体情况。递交奥组委的申请,老人亲自过目了。奥运放飞车的图纸,拿给王老指点,老人顿时眼前一亮,笑着说:“不错,设计成典型的古建筑样式儿,体现出咱们的文化。不但要有鸽子,还要有咱们的文化,得体现咱们的文化。”王董事长翻开下一个图纸,说道:“王老,您看,车拉到位置,车头就撤走,四周能放下来。”
“这里能养多少鸽子呀?”
“六、七百只!”
“哦,那真是太好了,那还得有专人看管啊。”
“是的,有专人饲养、训练;有可能咱们在全国各地的鸽友中,招收一些养功好的志愿者。”
……
老人上下舞动着双手,合不拢嘴,真是开心极了。
随后,我们把做好的轴卷给老人看,“王老,前边是您写的‘献议’。后边是我龙发公司写的提议书。这是他们做的样本,您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挺好的,这个得好好保管,做得挺漂亮。”
“王老,这个轴卷总长2米零八。近期,将组织全各各地的鸽友签名活动。最后上交给奥组委。”
“真是谢谢您了,我这个年纪走也走不动了。你们年轻,多出出力,真是麻烦你们了。”
……
和蔼可亲的老人,从头到尾一直很客气。没有一点“大家儿”的傲气,最初我在旁边站着,老人急忙指着椅子,说:“您坐,您坐,别站着啊。”听到这个“您”字,我心里很是感动,不管是在家里、单位、还是在社会上,很少有人跟我说话带“您”字,本身我年纪不大,在社会上、单位里也没什么地位。王老这么大年纪,这么显赫的身份。总是跟我说“您”字,我实在受宠若惊。自此,我对老人的认识又加深一步。
说到在社会、单位里的地位,一是自己本身没气质,二是没有家庭背景的人;在单位里也不被人重视,有时候经常抱怨这个社会。总是这个心态面对生活、工作。可是想想王老在上个世纪中期,由于民风、政治等因素,吃多么多的苦、受多么大的累,都撑了过来。不但没有抱怨社会,还对社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先后撰写了40多本的著作,如《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竹刻》、《蟋蟀谱集成》、《说葫芦》等等,王老写的著作在漆器、竹刻、明式家具、传统工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记载、总结了很重要资料。老人家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做为一个93岁高龄的老人家,应该是双耳不闻天下事、尽享晚年清福的年纪,可是王老。一直关注着中华观赏鸽,为中华观赏鸽能放飞北京奥运奔走呼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华观赏鸽文化。我们的前往甚是让老人欣喜,对龙发集团设计的放鸽车、“奥运鸽梦”万人签名轴卷高度肯定,并惠存了奥运放鸽车的图纸,并第一个在轴卷上签了名!再与老人接触的约一小时的时间里,老人兴致勃勃的跟我们聊着奥运放飞中华观赏鸽的壮举,聊到尽处,老人还舞动着手臂,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龙发集团王董事长,也向王老承诺,与我们全国各地鸽友一起,全力以赴去争取此事。王老笑的合不拢嘴,并拱拳向广大鸽友道谢,并为我蓝天观赏鸽论坛题词。
为了不打扰老人休息,我们把奥运放飞事宜汇报完毕,向王老道别。王老好似兴致未尽,:“你们着什么急,再待会儿吧!”
“不了,王老,您休息休息吧!打扰您了。”
“那有什么事儿,我能出力的地方,你再打电话。”
……
我们离开王老家,来到楼下准备上车时。听到高处王老和蔼的声音:“你们慢点!有事给我打电话!”我们抬头望去,老人在8楼的窗口,露出脑袋,向我们挥手……“王老再见”我们向老人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