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飞翔灰鸽舍 |
|
|
|
信息统计 |
飞翔灰鸽舍
地 区:江 西 文章总数:187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18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388 建立时间:2007-3-10
|
|
|
作者:飞翔灰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7-3-12 20:28:00
|
|
鸽眼的科学理论和根据(一)
当大家为眼志理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我们想提醒鸽友--鸽眼除了形状和颜色之外,还藏着许多胜利的关键等待你我去挖掘!透过科学的检验和解释,我们可以更认识鸽眼的结构,更了解鸽子飞行时的感觉和极限!
★颜色V.S.明暗
鸽眼的色光反映与构造
我们晓得光线先通过瞳孔而到达水晶体,在通过玻璃液的同时,光线便会聚集,且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成像。
腺络膜
腺络膜位于视网膜的背面,它含有一种甚浓的洋红色素且血管密布。观看鸽眼时,自然是看到这部分的色素,因为它早被虹膜的色素掩盖。我以前曾经指出,白化的哺乳动物的虹膜和视网膜都不带色素。这时腺络膜的两种构造就会显现,其一是一些微丝血管(负责携带养分供应眼睛),另一就是保护视网膜的敏感细胞,让它免受强光损害的色素粒子。有些人认为这个带有色素的细胞层并不属于腺络膜的一部分,而是视网膜的外层。
同时,多亏有腺络膜这个有色构造层,使光线不会进一步超离视网膜,而停止于腺络膜之内。
视网膜
视网膜是很薄的一层膜,由数层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它靠近腺络膜之处有光敏细胞元,共分两型,分别是粒状和角状,当光线碰到这些细胞时,连串的化学作用便会产生。粒状和角状细胞元中部有能够吸收光线的特别化学物质。这一阶段,由于化学作用而产生电能,接下来再经视神经而将腺冲传至脑部的特定部位,“视讯号”就在这儿被解释,然后便形成物象和进行分析。换一个方式来说,视网膜先接受光线,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再以神经腺冲的方式传达脑部。还可以这么说:你是用脑来看东西的,它是在脑中才发展和产生视觉的意识。
科学家曾对光敏细胞元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柱状体中的色素物质是以维生素A为基础,而且小角椎状体似乎也含有它。这说明为何人类若缺乏维生素A便会引起夜盲症的原因,那将导致眼睛在强光和半暗的环境中都难以迅速适应。倘若食物摄取是正常的,鸽子倒没有缺乏这种维生素的困扰,因为一般鸽粮都富含维生素A(特别是玉米和豌豆),鸽子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我甚至认为,为鸽子进行营养添补时,加入维生素A是毫无意义的(例如有些鸽主以药物的方式投与或喂饲清料和胡萝卜,意图多供给鸽子维生素A) 。
角状体和柱状体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后者对光线的敏感度极高(对大范围内的光波、波长均极敏感),但是,它们只产生黑白对比;另一方面,前者却只对某些波长的光波敏感(由于光的波长代表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它只对某些特定的颜色敏感)。夜行性鸟类,例如猫头鹰,其视网膜中的柱状体较具重要性;而在日间才活动的鸟类,像我们的鸽子,角状体的重要性自然就高得多了。
广泛地说,柱状体是用来在夜间看东西的,而角状体则是供白天使用。当我们考虑到鸽子时,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它们能够分辨色彩,而且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下于我们人类。因此,若将巢箱漆上不同的颜色,将有助于鸽子归返进舍时不会误闯别巢,这是很有趣的便利做法。我想指出,鸽子能分辨的各种不同色彩中,蓝和绿之间的辨别对它们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这已获得实验证明。当鸽子被强迫戴上有色的镜片,若这镜片是红色或黄色,它们可以毫无困难地轻松返回鸽舍;若所戴的是绿镜或特别是蓝镜时,鸽子的方向感顿失,甚至不愿离开被放飞的地点起翔。
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当鸽子所配戴的是红镜或黄镜时,阳光中的绿光和蓝光会被阻隔,鸽子看不到这些光线,但这两种光线对鸽子却不显得特别重要。另一方面,若配戴的是绿镜或蓝镜,被遮断的都是红光,这却是鸽子最易分辨的一种光线(它被接受的强度很大),因此,这时外物就会变得昏暗。
鸽眼对波长较短的光波(像蓝光和绿光)比较不敏感,却对红光、橙光、黄光和黄绿光敏感,这是因为眼球中有一种半透明的油液滴所致。这种油液滴存在于角状体中,是鸽子眼睛内真正感光的细胞,鸽子之所以能有色觉,基本上是来自这些油液滴。但是,据狄加夫(Digkgraaf)教授指出,当光线透过这种油液滴时,它的作用就跟相机镜头所配用的黄滤光镜片相似,换言之,较长的光波可以通过,但较短的光波却会被吸收。这使得鸽子在天空飞翔时,蓝色的天空会显得较暗,这样便能使白色和其它颜色的物体显得更突出,换句话说,背景与物体的对比加强了,而且光线对鸽眼的刺激强度也被缓和了。
梳膜
鸽子的梳膜(pecten)位于视神经末端,这是哺乳动物所没有的一种构造。这一构造是黑色的,由鳃瓣组织构成,内含大量血管。我们相信它的主要功能是供应视网膜营养物质(包括氧气和能量),因为鸟类的视网膜内是没有血管的(哺乳动物则不同)。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梳膜将一个格子状的投影映在视网膜上,结果让后者能够感觉出成像的移动(即所视物体的动作)。另有些研究者却相信梳膜的投影是它们太阳罗盘构造的一部分,因此当鸽子利用太阳来找寻方向时便能发挥其作用。在这方面尚有很多未解之谜。
紫外线和偏扩光
直到目前,我们对鸽子的视谱尚未充分了解。1978年,启芬 (Kreithen)发现鸽子能感觉到紫外线(昆虫同样拥有这种特质)。但这种光线对它们有何用处,我们却尚未弄清楚。
科学家曾经对鸽子进行过下述的方向感实验:给它们戴上能吸收紫外线的隐形眼镜,结果还是找不到任何特别具有意义的异常效应。
我还要再提到另外一个主题-偏扩光(Polarised Light)。简单地说,自然光(日光)是由各种不同的横向电磁振颤所组成,它跟光线的进行方向垂直,鸽子的方向感跟它大有关系。
若利用精密的仪器,我们可以将这种振颤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平面上,这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光线偏扩化。我们早就晓得某些无脊椎动物拥有感知偏扩光的能力,例如蜜蜂可以在太阳完全被黑云遮掩时,仍然确知它的方位,甚至连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时,它们也晓得它在哪儿;在这种情况下,蜜蜂居然能利用它们的太阳罗盘(Solar Compass)找到回返蜂巢的路径。
基顿(Kecton)和启芬在1974年发现鸽子也能察觉偏扩光,所以极有可能的,它们或许能够像蜜蜂一样,利用这种官能来寻找方向,特别是在太阳被云层遮住,不能直接看到太阳的时候。
夜翔
前文我们说过,鸽子是不宜夜翔的,因为它们无法适应黯淡的色光,不过在某种情况下,鸽子却不得不冒险在黎明或黄昏,甚至在夜间冒险飞翔,曾经出赛超长距离赛的鸽友往往都有这种经验。
当比赛在早晨且风向有利鸽子飞行时放飞,有些特别杰出的鸽子在飞了近一个白天后发现自己已很接近鸽舍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续翔,尽管它们已甚疲乏,它们也会强迫自己再多飞一阵子,并不害怕这段昏暗的“过渡期”。在长距离赛事中,一旦遇到放飞时间延后,便会出现夜翔的归返鸽。
荷兰人举行赛事往往是在中午才放飞,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出赛的鸽子都留在黑夜中,不要有当天完翔的鸽子(为了以示公平吧!)。赛事的举办者在这方面却估计错误了,特别是近年,事实上已不断发现愈来愈多的鸽子于这类赛事能在翌天早晨很早的时候便归返鸽舍,显然它们曾经整晚夜翔,不然起码也在夜间飞了好一段时间。
1985年的波品纳国际赛,有鸽子于凌晨2时02分和凌晨2时 03分完成录时;1987年荷兰的贝吉拉克赛,有鸽子于凌晨1时30分和凌晨 1时38分完成录时;到夜幕低垂时,这些鸽子仍未感到疲累才有办法续翔。当然也有某些条件要考虑,像是很强的顺风、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我们还得考虑到城市的霓虹灯和乡镇的路灯照明)。
夜翔所导致的结果之一,是比赛以不可思议的高速度提前结束,因为核算赛绩的计算人员未将“过渡期”这段时间也加进一起来计算飞速。(“过渡期”就是预计赛事会中断下来的一段时间,鸽会方面本认为鸽子在这段期间早已停顿下来了)。
这儿也有一些可用来佐证的例子:1985年有3回延迟放飞的赛事,且于起翔时都吹拂强劲的南风,圣维仙赛冠军鸽的飞速是 1928米/分、贝吉拉克赛的冠军飞速是2436米/分、达克斯赛的冠军飞速是1928米/分。1986年,贝吉拉克赛录得的翔速是 1890米/分(这是荷兰赛事,在下午 2时30分放飞),当天却有另一回拿邦赛(比利时赛事,于同一天的上午7时30分放飞),结果优胜鸽所录得的分速只有1308米/分。
1987年能作出的比较只有2回:
圣维仙荷兰赛事(中午12时放飞,吹东北风),分速是1369米/分;跟同一天比利时的卡奥尔赛比较(同一天但于上午7时30分放飞),速度是1105米/分。
贝吉拉克荷兰赛事(于下午1时放飞),分速约达1500米/分,跟比利时的拿邦赛做比较(于同一天的早晨放飞),分速则只有1100米/分。
我想再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迟早会有一天人们将相信:延迟放飞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它保证不了什么,鸽会预估情况完全被扭曲;赛事中有些鸽子曾经夜翔,若飞距愈长,这些鸽子的获胜机会愈高;但在较短距离的场合,它们通常都是输家。
这样的赛事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公平(事实上是因为延迟放鸽所引致),说来矛盾,这种处理方式原本是希望达到让选手鸽之间翔距差的效应能减少。因此,我一直以来都主张长距离赛事于早晨放飞,便是这个道理。
真正的长距离赛鸽都有能力连续飞上14个小时,就算于同一赛事,某些赛鸽能当天完翔,且录得的时间比预期好,这并不表示对别的鸽子来说,这将会是一场灾难性的赛事。我特别回想起1985年的波城国际赛,鸽子在早上10时30分放飞,结果25羽选手鸽于傍晚完成登录时,在预计的完翔时间之前飞毕全程,无论如何,这回赛事的国际冠军鸽的飞距尚比别的对手略长一点,它且轻易领先得胜。由于这羽胜出鸽并不属于当天完翔的那25羽,这表明它曾于夜间部分时间仍继续翔进,才能于翌天大清早完翔夺冠。
由于赛事延迟放飞以及某些鸽子可以夜翔(也许只是在夜间的部分时间),若鸽主晓得自己有鸽子拥有这种天赋,他就会设法从中获益,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由于这种特质或多或少是可以遗传的,因此,鸽友可利用选种繁殖来达到目的。
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一点更为重要。天赋高的鸽子似乎可由训练而获得夜翔的能力,鸽主的训练方法是在快要天黑前于鸽舍附近放飞鸽子,之后一方面将放飞的距离渐渐加长,同时放鸽的时间也渐渐延后(即是于天色愈来愈暗时放飞)。
进行这种训练时,鸽舍必须亮起灯光才成。我建议最好使用红色的灯泡,因为鸽子对红光最为敏感。毫无疑问,这项计划也有相当的危险性,鸽主得付出耐心并全心全意才能支持下去。坦白说,有时我自己也怀疑这样冒险是否真的值得。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