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自在飞翔
150 63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0)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150)
我的赛鸽日记(99)
我的鸽圈动态(63)
  最新评论
  信息统计

自在飞翔
地    区:陕 西
文章总数:150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5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168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9-8-18


鸽与禅林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长庆兴隆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2-7-11 9:55:48  
  鸽与禅林
来源:赛鸽天地网 作者:钱邦伦 点击:279 发布时间:2012-07-06 10:52
——漫谈禅鸽文化



笔者曾经在西南边陲当兵多年,节假日喜欢到禅林寺院去游玩,大殿精美的观音像,禅宇房顶,屋檐、塔檐下,卧着一群群鸽子,或绕塔盘旋飞翔,或在云去风来的僧舍院坝、草坪花卉丛中嬉戏觅食,姿态十分优美。鸽子们不时咕咕鸣叫,演奏出一曲曲“林茂岂防流水过,山高哪阻信鸽飞”的和谐交响乐。
信鸽,圣洁的象征。古称青鸟、高鸟、插翅丽人。她是名僧的使者,诗人崇拜的偶像。佛教禅宗曾创造历史的辉煌,正如古人云:上有文殊宝光(四川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下有金山高昊(镇江金山寺,杨州高昊寺)”,即“禅宗寺院遍布天下”。自唐宋以来,神州大地佛教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工程,寺院禅林成为文化新秀。佛教寺院,译为僧院,精舍招提,亦名丛林,譬如大树丛聚,谓之林。释子高僧,潜心研究佛教,士大夫或文人墨客醉心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很少有诗文或书画不讲禅的,而且将信鸽作为文学艺术中表现修禅顿悟的经久不衰的题材。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有关古刹禅鸽的作品脱俗、清雅和美妙,真可谓是禅林中绚丽的花朵。自号“香山居士”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尊崇佛教,喜参禅实修,写了大量的鸽与禅林的诗歌。
其诗《游悟真寺》时曾写道:“往有写经僧,丹静心精专。感彼云外鸽,群飞何翩翩。来添砚中水,去吸岸底泉。”青灯黄卷,禅堂空寂,鸽子从蓝天白云中飞来,降落山涧汲水送入砚台内。让寺庙的僧侣潜心著述或抄写佛经。无不充满宁静、和谐、平安、吉祥、健康、乐观的情趣,这新奇的意象勾起多少绵绵的思索。
初唐宫庭诗人沈期在《峡山寺赋》云:“禅堂枕江,桂叶薰户,莲花照窗……”“法侣徘徊,斋房宴开,心猿久去,怖鸽时来。”峡山寺禅堂,毗邻江畔,桂花树枝密叶茂,莲荷亭亭玉立,斋房开宴用餐了,僧侣们去斋房过堂(吃饭),走来走去,曾经遭受惊吓的鸽子也不时飞去斋房觅食,到了寺庙,没有一点儿害怕。在诗人细腻的笔触下,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鸽爱禅林,禅林庇护爱鸽的生动画图。沈期在《九真山静居寺谒无碍上人》一诗中写道:“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禅师远离尘俗,虔心修禅布道,青鸽将禅宗理论当作甘乳雨露,等候禅师传授,连山上的猿猴也跑来听高僧讲课了。在身心洁静无染的禅修者看来总是如此地富于诗意和禅趣。
“禅”本来是印度语译音,“禅那”的简称,静虑之意。义为通过修行,扫除精神杂质,回归到心地本分的觉悟。印度禅学只是一种修行方法,与戒学、慧学是平等的,单立为学科,这还不是中国的禅宗之禅,在印度佛教里是没有禅宗的。“禅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是实修实证的结晶。由着精神的高度统一而防止散乱的心绪,真正地透悟自己。人思鸽飞,表现的是那种形体与精神双重自由的期望与无奈。历史上,仕者退而隐居,或满腹经纶,应试不第,退隐家园,最著名的要数盛唐诗人孟浩然,他与王维并称“王孟”,以写自然景物见长。孟浩然,湖北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自乐。他原打算有一番建树,“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与扬雄,”“一荐《甘泉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临洞庭上张承相》。



从此不难看出,想出山为社会服务。不惑之年,他曾去京都长安,在太学赋诗,在座之人,无不为他的才华超群佩服,连少年时代曾在家乡饲养群鸽的宰相张九龄,著名诗人王维都推崇他。有一天,王维在宫庭等待皇帝唐玄宗召见,便私自邀请孟浩然入宫讨论诗词。谈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唐玄宗来到宫内巡视,孟浩然不得不钻进床下躲藏。王维如实禀报。唐玄宗高兴地说:“朕闻其名,而未见人也,何惧而匿?”于是,叫孟浩然走出寝室,询问孟浩然诗词创作的情况。孟浩然吟诵自己写作的诗词,当诵读“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唐玄宗说“卿不求当官,而朕曾未弃卿,为什么诬篾我?”因此,叫孟浩然返回原籍。中途,经过庐山时,他创作了名垂千古的诗词:即《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缅怀东晋高僧慧远创建东林寺等佛教道场,弘扬禅宗文化的丰功伟业。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人物。
他在诗中云:“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林怖鸽。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孟浩然将禅林与鸽相提并论,这是他当时心理矛盾的真实写照。因为他在京都,亲眼目睹了唐玄宗皇帝礼贤重士,心情十分喜悦。但由于吟诵了“欲济无舟楫,不才明主弃”一句,被赶出京城,最后只好退隐家园,一种不可言状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内疚、苦恼,萦系于怀。
怎么办?东晋高僧慧远“云影空明应听晨钟醒世梦,风声寂静且看鸽子透禅机”的名言,让他茅塞顿开,他突然想起东林寺这座古老的禅院,以及禅院对面千仞悬崖边,那尊若镜屏的巨大磐石石镜来。传说,石镜可镇百鬼,压灾殃,管利福,保一方百姓安康。夜出昼藏,喜危害人们的山精(山狣)这类鬼怪动物瞧见石镜也胆怯万分,不敢兴风作浪。鸽子翱翔万里长空,常害怕老鹰袭击,可是一旦飞到禅林古寺,便消除了恐怖心理,感到有安全感了。诗人采用“山精怯”和“怖鸽”六个字相映衬,揭示了禅林惩恶扬善,普渡慈航的优越,使人生发弃尘绝俗之想,当然也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佛灯高照,旅途的劳累、困惑自然烟消云散了。结尾两句点明飞鸽“悟道”的禅理。
鸽子的本性是冷静、理智、恋家,一羽羽鸽子穿云破雾,翻山越岭,战胜艰难险阻,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得到当时的宁静,这就是一种禅趣,蕴含深邃的禅意。一群群鸽子飞向寻常百姓家,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相爱的社会关系,鸽的文化内涵——包括禅与传统的美学思想,协调一致的自身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讴歌的重要题材。文士与僧侣的密切交往并彼此影响,是自魏晋以来就形成的风气传统。高僧、居士作诗,名士逃禅、僧侣世俗化与士大夫文人僧侣化的风气世代相袭。僧侣以诗悟禅和文士以鸽入诗,往往意味着自身人格形象的完善。自晋到宋代,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白居易、孟浩然、苏东坡等大名家无不受益于禅宗,也无不爱鸽。
唐开元、贞元年间,诗人写的有关禅林与鸽诗,要数韦苏州(韦应物)最为突出了。韦苏州的名诗《同德精舍旧居伤怀》道:“洛京十载别,东林访旧扉。山河不可望,存没意多违。时迁迹在尚,同去独来归。还见窗中鸽,日暮绕庭飞”。诗人阔别洛阳京都,重访东林寺,那儿的名胜风貌比如佛像碑刻、香炉峰的烟云、碧流清溪,淡笔随意一挥,“时迁迹在尚”,显得那么含蓄、空灵,让人遐想。这时候,夕阳斜照,忽然瞧见旧扉寺庙禅院内的群鸽竞飞,绕庭穿栋,心中不禁兴起了一种无端的怅惆。东林的高僧慧远潜心佛教研究与传播三十余年,“迹不入俗”,圆寂长辞。
非常具有灵性的禅鸽,与庙宇相伴,日暮飞来飞去,它是东林寺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之一。那骄健飞翔的倩影,好像在告诉诗人,它欣逢盛世,佛宇重光,自己是百鸟之中的宠儿。十分仰慕远公传播佛教文化的惊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同去独来归”,点出了东林寺是诗人向往的地方。“日暮”二字说明禅鸽绕庭的时刻,“庭飞”又喧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重访东林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飞鸽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东林秀峰胜迹很美,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绕庭飞”而止,悠然神远,只有旧扉窗中的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令人钦佩。



祖国禅鸽文化源远流长,哲理深蕴。鸽飞鸽宿,是诗人们丰富情意的寄托,品德情怀的象征。人思鸽飞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民主的企望。“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宋朝女诗人周韵在她创作的诗词中将禅鸽比喻为雪衣女,十分美丽漂亮。雪衣女能解脱禁固,一定会好好打坐修行。结尾两句点明了鸽与禅的密切关系。深刻揭示了白鸽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禅鸽文化底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爱鸽恋鸽,对禅鸽文化情有独钟。他尊重民风,随风入俗,不但喜爱养鸽放飞,就是制作的鸽笼也与众不同。一般鸽笼都是用竹、木、皮革制造,而他的鸽笼则镶金嵌饰,做工精细,并且以养鸽放飞为题材,写了很多诗词,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苏东坡《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一诗中写道:“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在这首诗歌的篇末,东坡还自注谓:“苏当生日,杭人为之放鸽”。
苏东坡把鸽子称为“雪衣”,赞美信鸽纯洁、质朴的品格。东坡《钱塘寄述》一诗前一、二联名句,捕捉住初春的典型景物:江南草长、花开、莺飞、燕入,组成有声有色、清新活泼的画面,别出心裁,由近及远,笔锋逆转,用“空落”、“未归”道出“事与心违”的失望、惆怅、愤满情愫。第三联写政坛风云,争名逐利,所以用了“何日是”,“几人非”六字形容。这六个字,包含了丰富意蕴和情味。它使人联想到人世的悠悠岁月,官场生涯的沉浮、短暂与大自然的永恒,将前三联连贯起来,尾联结尾两句照应全篇,点明题旨:“去年柳絮飞时节”,诗人在失望,烦恼之际,还企望“记得金笼放雪衣”,一咏三叹,一往情深,又使人感到东坡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开始是观“莺乱飞”的惆怅、愤满。最后尾联见柳絮飞舞,回忆起雪衣冲出金笼,翱翔青天的喜悦、心神俱往,创造出了高远的境界,也显示出他宽阔豪迈的胸怀。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绕梁徘徊,而一羽羽美丽的鸽子,鼓着它们雪白的翅膀,飞向广阔无垠的天空,翱翔着,愈飞愈高,它们的羽毛如银似雪一般耀眼,自由自在地飞入充满阳光而宁静的天庭去了。回忆起一羽羽白鸽的翱翔,便抹去了他曾经的浮华与荣耀,近年来的烦恼、忧伤烟消云散。“记得金笼放雪衣”,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挣脱羁绊,对自由的向往与憧憬。随着时间视线的游弋,景物转换为金笼雪衣,诗人触发出了久滞杭州、江南忘于江湖的思绪,苏东坡飘然而去,他似乎很满意自己的飞鸽生涯,他也真正把自己看做一个放飞者,即使风吹雨打,亦自守真性情。
苏东坡青少年时代喜读《庄子》,进而信奉禅宗,拜东林寺照觉禅师成为弟子,刻苦修行,精通鸽道奥义。东坡认为鸽道无非训放竞翔,观飞知其本。此是禅鸽的精神。鸽笼的材质、工艺、清洁、放置等,都必须十分讲究。此为鸽道的艺术性。从鸽笼(鸽棚)设计、制作工艺直到放飞技艺,鸽人对上述诸如此类,所持有的趣味,皆着眼于鸽道文化。鸽道出自禅林。正是:庭前宝塔拱彩虹、古寺烟云镇长空、端杯清茶观飞鸽、穿衣吃饭亦从容。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 吉诺克里克称霸KBDB长距离一岁鸽鸽王榜单 (1380次) 2018-8-14 9:31:21
 ·世纪种雄“小斑13号” (1817次) 2016-1-29 8:19:56
 ·2010年FCI世界锦标泰国坤敬公棚赛决赛冠军/鸽 (1495次) 2015-9-26 8:08:38
 ·罗伯特·多布拉父子的世纪种雄“小斑13号” (3219次) 2015-9-26 8:00:48
 ·吉诺.克里克继续2014年的辉煌 (1881次) 2015-6-23 16:45:04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