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小高鸽舍 |
|
|
|
|
信息统计 |
小高鸽舍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178篇 推荐篇数: 2篇 留言数量:13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2 建立时间:2008-2-5 |
|
|
|
作者:小高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5-8 14:13:39
|
|
胎雏从破壳出生成雏开始至1月龄左右,在整个依赖于亲鸽呕雏期间,都可称其为雏鸽,又称乳鸽。而1月龄后,从脱离亲鸽呕雏断乳开始独立生活时起,至6月龄左右进入成熟期,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称幼鸽期。
有的鸽友主张应以幼鸽出巢、出棚(出舍)能上天飞翔——开始家飞时始,才能作为雏鸽与幼鸽的分界线。对持有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是与鸽友自己鸽舍的设置、建制和开家方式等有关,前者出自建有幼鸽舍,后者出自混养鸽舍。
鸽属晚成鸟,在自然制饲养条件下,亲鸽的自然呕雏期可延迟到35日龄,个别甚至要到50日龄左右才出巢离窝,自己寻找水源饮水、啄食进饲,独立生活。甚至幼鸽已上天飞翔了,还会落棚后寻找亲鸽讨食,于是也会发生上窝雏与下窝雏同时讨食的情况,偶尔也见有多羽幼鸽群起向邻窝育雏亲鸽(雄鸽)求食的景象。由于鸽有前视角肓区,因而常常无法近距离辨别摆脱,而只得轮流呕上一大群幼鸽,这也是养鸽中十分有趣的景观,也证实“人有惰性,幼鸽也有惰性”。离了窝的幼鸽却不肯自食其力,努力去寻水找食,而愿以继续乞讨维持生计为荣,这并不利于它们的健康发育。而对采取老幼鸽同舍混养的鸽友们,也是受饲养条件限制而迫于无奈,老幼同舍饲养唯一优点是有利幼鸽的教乖,即由老鸽带着幼鸽进行家飞,减少幼鸽的“游棚”。
设有幼鸽舍的鸽友,通常在23-24日龄,有些早熟品种甚至早到21日龄就将乳鸽抓出,移入幼鸽舍与亲鸽分开饲养,强制断乳,以锻炼它们能早日独立生活,对今后的健康成长、生长发育反而有更多好处。
(1)胎雏期选汰
凡赛鸽爱好者对自己培育出的雏幼鸽存在的某些缺点,总是长期包容,不忍心淘汰。这样无论是从优选劣汰,还是从优生优育角度而言,都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强豪种鸽梯队,也不可能让您成功地快速培育出自己的优良品系种群。
要知道,无论您的种鸽群何等优良高级,对孵育出的雏幼鸽群合理选优汰劣是维持强豪鸽舍、保持优良种群的必要手段。因任何种鸽也难以保证其育出的雏百分之百是合格的优良雏,特别要求新养鸽鸽友要充分理解谚语“淘汰好的,留下最好的”。这是保持自己鸽舍高起点、建立优良种群优势的捷径。否则会让您步入虽拥有庞大鸽群以众博少,而仍处于胜券难笃的境界。
因此,在雏鸽出壳时就应选汰。检查出壳后留下的蛋壳,有可能会被亲鸽叼出巢箱外或舍外。如蛋壳内血管网纹理清晰,齿线齐整稍向内卷曲,胎粪清洁无臭味,则说明该雏健康;反之,如血管网有出血点,纹理干湿不匀、有腥味者为弱雏。
(2)成雏期选汰
①出壳第2天选汰:待雏羽毛干燥后,即可将雏轻轻地捉在手中,观察脐部是否收缩得很平伏而完整,如是局部湿润并有渗出,脐部块状突起或有僵块者均为弱雏,应果断淘汰。
②出壳第5-7天选汰:此时雏鸽开始长出羽管,到了应给予上环的时候了。此时再复检一下脐部,看是否干净而平伏,局部不应有硬块、溃疡、渗出或结节等。然后检查胸骨是否平直,两边胸肌是否对称,胫爪是否对称。胸骨歪曲(曲胸病)、胫爪畸形的发病非常普遍,而巢盆底部不平整只能说是发病的辅因。对于曲胸、胫爪畸形,虽不至于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赛绩发挥,但其功能障碍和留下骨骼畸形等注定会随其终身,留下难以忘怀的憾事。
而此时更为重要的检查项目是粪便、体液平衡情况和发育状况:雏鸽粪便含水量应较成鸽稍微高一些,仍应是软而成形;体液平衡主要观察皮肤色泽,尤其高温季节育雏,常会出现皮肤发红,甚至胫爪成节等脱水问题。对于拉稀、皮肤发红、胫爪成节、发育不良的僵雏应果断淘汰,虽此时采取一些治疗补救措施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和康复,但此雏必将发育成为亚健康鸽。
③出壳第14天选汰:2周后对雏鸽必须进行一次选汰,尤其对于种鸽繁殖场、送公棚鸽、特比环鸽十分必要。因此时雏鸽已经基本成形,继续饲养会增加饲养成本和浪费精力,对于准备送公棚和套特比环的不合格鸽,由于受到交鸽时限限制,如能及时淘汰,或许还能及时替补,以减少损失。
④离巢前选汰:21-30日龄时,雏鸽已羽毛丰满,能独立生活,其智商、活力等都有独特的表现,此时它即将要进入幼鸽期,在此时再选汰一次。对那些不可能纠正、弥补和存在缺陷的鸽进行清理是完全必要的。如曲胸、胸骨过高、骨骼软弱、骨骼肌肉左右不对称、耻门松坠久开而难以闭合、羽毛结构畸形而出现僵条和紧迫纹、脚过高、翅膀和尾羽不协调等缺陷鸽和发育不良的僵雏、佝偻病鸽、体型过大或过小鸽等,都必须果断高标准淘汰。这些条件对育鸽人而言或许过于苛刻,而对精选和培育优良种群而言却是完全必要的,只要坚持数年,必然使您的种群上升几个台阶。
孵化蛋选汰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种蛋的先天性缺陷和消除孵化过程中的不良影响。而雏鸽的选汰则是清除先天带来的缺陷和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不良带来的影响外,还涵盖着呕雏、育雏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影响。因而对其中凡能通过日后精心养护,进行后天弥补的则可暂留观察;而对后天难以弥补,而必然会影响到它往后参赛或可能会通过遗传基因遗传留给后代的因素,则应果断及早实施无情淘汰。
以上选汰的操作顺序应是长期的,且随时随地进行着的。对赛鸽而言,训放和参赛本身就是一种无情选优汰劣形式;对于参展和评选,也是选汰的另一种人为评判形式,这些对于培育优良种群具有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保姆鸽
使用保姆鸽的目的,是为了解脱种鸽孵蛋、呕雏的繁重体力消耗,保护种鸽能继续参加竞赛,或缩短种鸽的产蛋间隔期,提高优良种鸽的繁殖率。
保姆鸽必须身体健康、体格强健,不得有传染病,更不允许带菌、带病毒、带虫,且要有良好孵性。保姆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①保姆鸽必须具有良好呕性:表现为除早晨、傍晚的放飞、饲喂、饮水外,一般不会轻易离开窝巢。在整个呕雏期间,能不厌其烦地迅速进饲,满足雏鸽的求饲需要,表现为雏鸽的嗉囊总是鼓鼓的,始终保持有充足的鸽乳或食糜,且能按照雏鸽的发育进程,逐步提高供饲的数量和质量。
②保姆鸽的素质要好:“吃奶像三分”是鸽友们常用的鸽界谚语。保姆鸽在整个孵化期间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等孵化条件,保姆鸽与种亲鸽之间,并不存在何种差异。但保姆鸽与种亲鸽所提供的鸽乳相关成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保姆鸽与种亲鸽之间所提供的鸽乳成分中,存在有相同的营养成分、免疫抗体,因而并不会构成任何影响,因而即使用肉鸽作保姆鸽,也不会给雏鸽的智力发育和飞翔能力带来任何变化和影响,且肉用鸽体型大、呕力足,能呕出体格满意的雏鸽。而持“吃奶像三分”观点的鸽友却认为,赛鸽通过人们无数代的驯化提纯、择优汰劣,已是鸽族中高度进化的非凡之物。而在赛鸽呕饲的体液中不仅有免疫抗体,而且其中可能含许多人类至今还没有掌握破译的“未知因子”,这些未知因子是否会影响到其后代的智力、定向力和赛绩,且会将它转录入变异基因内部,在其后代的血脉——遗传基因里表现出来,在对于此课题的深入研究尚且还没有完全被破译否定之前,不妨还是认同安分守己者的观点“吃奶像三分”为好。持有这种观点的鸽友进一步佐证认为,种鸽亲自孵育的后代赛绩表现往往总是要比保姆鸽代孵的后代要强得多。
③活翅保姆鸽与死翅保姆鸽要区别对待:进行比较活翅保姆鸽与死翅保姆鸽育雏效果,可能是无须过多讨论的议题,而实际上鸽友们一般饲养的种群都并不大,保姆鸽往往也极其有限,尤其在繁殖季节往往是供不应求,且鸽舍内引进的种鸽大凡都属死翅鸽,即使是自己舍内作出赛绩的优秀育种鸽,谁也不会将心目中“价值连城”的镇宅爱鸽放在外面忽悠;于是基本上也都采取关棚饲养,成为终生关棚饲养的死翅种鸽。
死翅鸽育雏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动量问题,二是营养物质的提供保障问题。作为特殊“运动员”的赛鸽,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再说鸽子的飞翔能力与训飞有很大关系,因而在可能的条件下,提供适当的活动场地很有帮助。
“二呕二”与“二呕一”
雏鸽须在亲鸽或保姆鸽的哺育之下才能存活。刚出壳的初雏非常软弱,而必须依赖亲鸽嘴对嘴地喂哺透明淋巴乳糜浆液鸽初乳(又称“头浆水”)。2-3天后,亲鸽所喂哺的乳浆已渐渐转为乳白色的鸽乳。1周龄后,逐渐转变为通过肌胃磨碎后,再掺合有腺胃消化液的食糜浆、半食糜、全颗粒和水的混合物。因而在整个孵化育雏过程中,亲鸽是十分劳累和辛苦的,尤其在呕雏的整个过程中,真可谓是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因而大部分亲鸽是在呕雏后就变瘦了。由于雌鸽在20天左右又会产下夹窝蛋,因而此后呕雏的任务几乎是全部移交给雄鸽担当,且还得在白天接替雌鸽孵化夹窝蛋的任务,于是运动量也明显减少,因而作为“光荣父亲”的雄鸽尤为劳累。不过有的鸽子却相反,在通过育雏呕雏后,反而结实而丰满了,这主要与鸽的个性有关,它们在育雏呕雏期间,新陈代谢加快了,食欲也更旺盛了,食欲和进饲量的大量增加是越育越强壮的根本原因。
鸽友们为体恤育雏呕雏鸽的体力和健康,而采取将原本是一对雄雌鸽呕饲二羽雏鸽(简称“二呕二”)的自然规律现象,改变成一对雄雌鸽只呕饲一羽雏鸽(简称“二呕一”),以减轻亲鸽、保姆鸽的消耗。
此外,有的鸽友在春季育雏季节,采取几对种鸽同时配对、同时产蛋、同时孵蛋,而在行将出壳时或出壳后,在相互比较之下,严格控制淘汰儿个弱雏,而采取“二呕一”,同时还留下“夹窝蛋”,再转交由其它保姆鸽代孵,达到子健父母壮。
但也有的鸽友持有异议,他们认为,雏鸽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2:1),按鸽的生理功能,一对亲鸽喂一对雏鸽,完全能胜任,不会影响到种鸽的健康,育出的雏鸽也完全正常,关键在于保证优质饲料的供给和良好的鸽舍管理。对于种鸽,主张应每年至少给它们提供一次哺育雏鸽的机会,这样会更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转。而对于那些青年鸽,通过一次哺育雏鸽后,它们的体形会发育得更为匀称,球形前胸会显得更加丰满。也因此而主张对于隔年参赛的青年鸽,最好能提供一次哺育雏鸽的机会,且可同时增强它们的恋巢欲,如同时能采用“恋巢法”、“配对法”等来提高竞翔欲,将会更有助于提高归巢性能、翔速,从而获得佳绩。而对于培育幼鸽赛的参赛鸽,则考虑到哺育雏鸽毕竟是一项消耗体力的艰巨任务,因而不提供配对育雏的机会。
雏鸽的移孵是鸽友们必须充分掌握的基本功,且要灵活运用,熟练掌握。
①初雏、低日龄雏移孵:雏鸽的移孵相对于种蛋的移孵要简单得多。移孵原则是“往前靠”,也就是高日龄雏向低日龄雏靠。如出壳1-3天的雏,可(将刚出壳淘汰)移入到刚出壳的呕雏鸽下继续呕取头浆(俗称“呕双浆”)。于是有的鸽友为全力呵护培养参赛种子选手和特别珍贵的种苗,就采用呕双浆的办法来提高雏的活力和体质。
②高日龄雏移孵:高日龄雏鸽移孵比低日龄雏鸽更为容易,除高日龄雏向低日龄雏靠的原则外,对于日龄的控制已不再那么严格,因鸽并不像哺乳动物那样,对于自己的子女分辨得那么清楚,可有的鸽却非常在乎,为避免雏鸽被啄伤,一般在晚上并窝移孵。在饲料保证供给亲鸽体质不下降的前提下,20日龄左右的雏鸽常会出现群呕,即发生一羽甚至于几羽雄鸽混在群雏中,分不清谁家的“孩子”而采取一起轮流呕喂雏鸽的有趣景象。
雏鸽管理在正常情况下,雏鸽一般无须过多地去观察摆弄。亲鸽护雏是鸟类的本能,而鸽与人之间的亲和总要逊于亲仔,因而当我们伸手去摆弄亲鸽“婴儿”时,它会发出“呜呜”声,会转过身来啄您,甚至用翅膀来击打您的手。因而在需要去观察、检查时,动作一定要慢慢接近它,轻轻地插入胸脯底下抓取雏鸽放在另一手的掌心观察、检查,观察后要尽快地放入原位。对于刚出壳的雏鸽更要尽可能地少去摆弄。这对于初养鸽者往往出于好奇而更难以做到,一般可利用亲鸽在“换岗”和离巢“用餐”时来观察,也可拿几颗亲鸽平时爱吃的食物来引诱它们离巢“用餐”,或转移它们的注意力,趁机窥视它们的“宝宝”。这些人与鸽之间的亲和举措,都必须依赖于鸽主的平时管理培养而成。
对于那些平时与主人疏远而性烈、孤僻的亲鸽,在遇到此类特殊“干扰”的情况下,有时会非常“恼火”地弃雏而去,或将雏鸽“驱逐出巢”,这可能是“干扰”了它的平静心态。另外,在反复“摆弄”时,也会无意中不慎将雏拨弄出巢。
为防止外来干扰,在育雏期可在巢房外装上一扇活络的栅栏门。正在育雏期的亲鸽,常会对偶然的“来访客”给予先发制人,迅速站起主动出击驱逐外敌,过激防范时会将双脚下的雏带出,造成雏鸽摔伤,甚至于打架而踩踏导致雏鸽夭折,如寒冷天还会导致雏鸽冻僵或冻死。
①呕雏期:雏鸽出壳后,亲鸽多数会将空蛋壳叼出巢外,刚出壳的雏全身湿漉漉的,头歪斜在一边,眼睛也没睁开。只要等待初雏胎毛干燥,能晃动小脑袋时才会开始呕雏,此时的亲鸽也孵护得特别严谨而不肯离巢,待等细软的黄绒毛干燥,此时要尽可能不要去碰触它。
雏鸽出壳需2-4小时,有时则要在4-6小时后,这与出壳时的季节和气温有关,也与出壳时处于白昼还是黑夜有关。当雏鸽的头部稍微能抬起时,它会开始反复地晃动着小脑袋,以此来表示“我饿了”。当它闭着眼反复向上用头顶亲鸽胸部的敏感区时,亲鸽此时会主动张开嘴,轻轻地啄它的小嘴且凑合它的小嘴,将小嘴含进咽腔(气门后前食管腔),开始喂给初乳,然后亲鸽不断地定时呕雏,直到将“宝宝”的嗉囊喂得饱饱的。
呕雏的早晚随亲鸽的生活规律和初雏的活力有关。此外,还和雄雌鸽孵化的交接班时辰有关,鸽友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整个育雏呕雏过程中,雄鸽的孵性和呕性往往占主要地位,当雄鸽在接班后和交班前,雏鸽的嗉囊总是鼓鼓的,如初雏是雄鸽值班时出壳,初雏接受初乳的时间就会提前,而初雏出壳正是雌鸽值班时,初雏接受初乳的时间或许会略微有所滞后。
初雏的活力对于呕雏起到非常重要的催促作用。同窝雏的活力相同,所得到的乳汁也相等,发育也基本相同(此时需注意的是,在正常情况下,雄雏和雌雏有时可有一点大小差异),刚开始时只要将雏鸽的位置相互对换一下就可得到自然纠正。在大小差异明显时,有的鸽友建议在每天投放饲料时,故意先将大雏取出,待亲鸽进饲后,喂完小雏后再放入大雏,此举只要实施几天后,雏鸽间的差距会得到补偿纠正。而有的鸽友则认为,从优生优育角度而言,应该淘汰弱小雏,以保持种群的高品质。
呕雏期的营养补给十分重要,至于是否需在育雏箱内另置补食罐问题,鸽界仍持有两种不同见解:按照常理,在育雏箱内另行放置补食罐补食,以补充供饲不足并无不当;但通过实践证明,在育雏箱内另行放置补食罐补食,检查雏鸽的乳浆充盈状况和嗉囊供饲容量变化差异并不明显,也就是说放与不放补罐并不存在有明显差异,而其前提是日常供饲、供饮的规律性切莫随意改变。
②成雏期:雏鸽出壳3-4天后,身体渐渐地强壮长大,鼓鼓的嗉囊几将占去雏体的1/3。4-6天后,雏鸽的腿力也日渐增加而能活动,有时会由于巢盆边缘的过浅而跌落到巢盆外,在冷天而被冻死;或在巢中爬行时而不慎跌落于巢盆、巢箱外,而惨遭鸽舍内其它鸽的排外驱逐而致头皮啄伤,甚至将头皮撕得鲜血淋淋。到10日龄左右,新的羽毛已渐渐长出,亲鸽会按照气温的变化需求而进行孵护程度的调节,随气温的升高,对于雏鸽的孵护供温力度也逐步减少。
雏鸽出壳时重18-31克,1周龄200-250克,4周龄达400-450克(相当于成鸽体重),体型较大的鸽500-600克,一般赛鸽450-550克,有的小型赛鸽仅350-400克。
雏鸽20日龄左右,发育已基本成形,雌鸽进入下一轮孵隔窝蛋阶段,常常会驱逐雏鸽,如巢箱里有两个巢盆,雌鸽会进入另一巢盆,基本上不再理会雏鸽,而将喂雏的繁重任务几乎全留给雄鸽来完成。雄鸽所喂的也是刚刚饲用的颗粒料加水,亲鸽的饲喂次数和时间会进行自动调整而减少,以逼迫雏鸽在饥饿时也会勉强啄食几口颗粒料。
此时雏鸽的体重增重减慢,似乎会有“消瘦”现象,这些都是出于本能的需要。说明雏鸽即将要出巢、出棚,为上天飞翔做准备了。它的骨骼、肌肉的重量和比重逐日调整,体格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强壮起来,而体内的水分含量也从此前的76%下降到56%。雏鸽也会跃跃欲试飞到窝格外活动,逐步提高飞翔能力,增加体能和运动量,直到出棚、认巢、家飞。
23-25日龄的幼鸽,也有早到21天的幼鸽,已具备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了,此时应及早地让它离开亲鸽,有条件的可移到幼鸽棚,任其交结新的伙伴,共同寻水、觅食、独立栖息生活。
刚断乳离开亲鸽进入幼鸽期的幼鸽,正处于从哺乳期走向独立生活的转折阶段,此时的幼鸽有的还不会采食,不过只要经几个小时的饥饿后,大部分幼鸽很快能在食槽里找到食物。开始几天或许食饲并不多,但几天锻炼下来,很快就会进入幼鸽状态,抢食饮水无所不能,但为了及早使它们获得经验,可故意放几羽大龄幼鸽在一起为其示范,或在食槽周围另放些小颗粒饲料,任其学习吃食,当然偶尔也会出现有个别不会采食的落伍者,不妨另外给它特殊“开小灶”,可少量塞些泡软的饲料,直至独立采食为止。对个别“愚笨”、屡教不会的劣幼鸽,鸽友们认为它往后成不了大器,应坚决淘汰。
雏鸽出壳几天后开始生长羽毛,羽片开始形成。到28日龄时,羽毛基本长齐。这些雏鸽离巢出舍不久,1.5-2月龄开始练习飞翔之时,初生羽就开始由里向外脱落,更换第一根主翼羽,以后每隔15-20天,双翅各更换一根主翼羽,直至4月龄全部换上飞行羽,然后进入每年一度的年度大换羽。在此阶段应注意在饲料中添加2%-3%火麻仁、油菜籽、维生素、氨基酸类营养添加剂。5-6月龄的幼鸽即可达性成熟期。对于少数早熟品系,也有在换到第4根主翼羽,4月龄时情欲开始萌动,一般雄幼鸽3月龄时便开始有雄性鸽特征,雌幼鸽的性成熟往往明显早于雄幼鸽。副翼羽则在主翼羽换到6-7根时,才逐渐开始由里向外更换。
③断乳期:即亲鸽停止呕雏、呕饲,雏鸽开始离窝自己寻找食物、饮水,开始独立生活的转折过程,至此即进入到幼鸽生长发育的阶段。
在整个育雏期间,对于亲鸽的照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既要保持饮水的满足供应、清洁卫生,又要求能提供营养全面而丰富充足的育雏期饲料。此时应适当增加豆类和小麦类蛋白饲料的配比,也可加些易消化的能量饲料糖米。注意不能喂粗糠的稻谷或带芒大麦。
在育雏期,亲鸽会患细菌性嗉囊炎,俗称倒浆病。在亲鸽处于嗉囊乳的分泌旺盛阶段,由于雏鸽突然夭折、缺失或人为移去而造成呕雏中断,嗉囊乳的大量积聚造成嗉囊内条件致病菌、原虫等病原体的大肆繁殖而继发感染,引起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嗉囊炎或原虫(毛滴虫)性嗉囊炎。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强应激、病原体导入等,造成嗉囊内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急性细菌性嗉囊炎。它首先引起雏鸽急性发病死亡,而亲鸽却是先期发病,鸽友却是在雏鸽死亡之后才发现嗉囊炎。细菌性嗉囊炎的临诊表现为:亲鸽突然呕雏停止或雏鸽死亡,病亲鸽精神委靡,嗉囊下坠,脚凉,体温升高,舌尖和胸肌发紫而产生酸中毒,嘴内充满秽酸臭味,嗉囊内充盈酵化酸臭的嗉囊液,且嗉囊是软乎乎的,有灼热感。严重者很快出现败血症死亡。
中国信鸽信息网信鸽园地:http://news.chinaxinge.com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