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看看TA的鸽舍简介](http://pic6.chinaxinge.com/Portrait//upphoto2/mytxbig/201602/20160202194924.jpeg) |
养鸽人家 |
|
![](/images/gz.png) |
|
|
信息统计 |
养鸽人家
地 区:北 京 文章总数:233篇 推荐篇数: 1篇 留言数量:27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140 ![积分能做什么?](/image/wenhao.png) 建立时间:2006-12-31 ![](/images/addhaoyou.gif) |
|
|
|
作者:养鸽人家
来源:原创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6-26 22:06:00
|
|
赛鸽源性耐药菌与人类安全
自1930年世界第一种抗生素即膏霉亲批量生产以来,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抗茵药物,在成功的控制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同时,也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和传播之快,耐药率之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赛鸽源性耐药茵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国外科研机构对赛鸽源性耐药菌的研究十分重视,认为控制赛鸽性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传播是解决人类与赛鸽耐药问题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但是因多种原因,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未真正起步。一. 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一) 细菌耐药性的严重程度在赛鸽养殖中,为了防治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它不但使抗生索的治疗效果降低,而且用药量加大,疗程延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过去并不严重的细菌性疾病,现在成为赛鸽的主要传染病。赛鸽源性大肠杆菌对耐药率达75%一96.8%,呼吸道病菌对十几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率达518%以上,B一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9.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92.6%。近年来,赛鸽与动物和人出现了趋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如每年赛季,放飞鸽大面积拉水便、黄白痢等),几乎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1999年,美国科学家在动物饲料中发现对目前所有抗生索均有耐药性的超级恶菌。如这些超级恶菌能使人与各种动物致病.将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其危害性不亚于目前人的“非典”和艾滋病。目前已发现了多种能严重威胁生命的病菌,即粪肠球菌、肺分枝杆菌和绿脓假单胞杆菌,其可以耐受100多种抗生素。(二) 细菌耐药性产生迅速抗生素不断大量应用和品种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随之加快。1957年发现首耐药菌株,1964年已发现有40%的流行菌株有四重或多重耐药性,目前几乎100%具有耐药性。1984年氧氟沙星上市不久,美、法、韩、日、韩、荷等国家就报道具有耐药菌株出现。安普霉素在兽医临床上使用不到两年就出现耐药性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目前发现有的药物还未开始大量应用就出现耐药菌株。(三)菌株多重耐药性上升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广泛,多种耐药性上升。中国兽医药品监察对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分离保存的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药敏测定,发现50年代的菌株对抗生素均敏感;60年代的菌株对链霉素、四环素产生了耐药性。;70年代对6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80-90年代初对11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对62—98年间分离保存的禽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耐药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时问推移,菌株对16种抗生索的耐药性上,其中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氧苄啶、链霉索、四环素等的耐药事上升特别快;菌株多重耐药性,70年代四耐、五耐菌株居多,80年代五耐、六耐、七耐菌株占绝大多数,90年代七耐以上菌株比率接近90%。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测定,对所试18种抗生素,最少耐药3种,最多15种,平均7种,对青霉素、氯霉素、吡哌酸的耐药率超过50%,最高达98%,特别是鸽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广泛。(四)耐药性传递迅速酎药菌产生后,能很快从一各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并可能在同种的细菌互相传递,能使从未使用过该种抗生素的地区出现耐药菌株。(五) 耐药强度增强 由于药物对细菌的选择压力(可促使耐药菌繁 殖的环境条件)、病原菌的耐药强度提高,大部分耐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lc)高于繁感菌株的2 5倍以上,最高可达到1000倍。如敏感型大肠杆菌的MIc≤2ug/ml,耐喹诺酮大肠杆菌MIc为16—32ug/M。二、动物源性耐药菌对人类的危害(一) 赛鸽食源途径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人的食源性疾病实际发病数比正式报告的病例多300—50倍,全球人类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患者达数亿人。(1) 赛鸽食品中的耐药菌。经鸽子使人感染耐药菌株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的科学隶报道,吃了有细菌食品的人的粪便中的耐药菌数量比吃没有细菌食品的人商出1000倍。由于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品而发病,并因细菌和耐药而难治疗。97年,美尼苏达州人群暴发流行弯杆菌病,常用抗菌药治疗无效。经调查确定是患者吃了未煮熟的从超市购买的禽肉制品所引起。卫生部门抽查禽内制品弯体内可能残留部分抗生素。虽然残留量低,但如人类包括养鸽朋友长时间食用这种低残留抗生素食品,就能抑制或杀灭体内敏菌。由于药物对细菌的选择压力,导致体内耐药菌不断增加,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和条件性病源菌大量增殖,人人体内正常茵群结构破坏,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很难治愈。(二) 膏类药品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 近年来,因抗生索药品一在鸽子饲养中的大量使用,尤其是抗生素应用越来越多。某些抗生隶进入鸽子体内后最终以原型或代谢物形式主要经粪便排泄到外界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当这些物质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如下影响。(1) 增加环境中的耐菌株。一些稳定的抗生索随鸽子粪便排泄到环境中,能稳定地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如每年放飞鸽,回舍后有大批鸽子拉水便、绿便等等,年复一年从不间断过。据报道,禽类包括鸽子使用抗生素,其排泄物作用于环境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使环境中药沙门氏杆菌数量增加数倍。这些由赛鸽排泄物所引起的环境耐药苗,使人群处在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危险之中,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类构成极大的威胁。(2) 通过蔬菜植物链作用于人体。如链霉索和土霉素在土壤中降解很慢,并能在土壤中蓄积,被蔬菜吸收后能在蔬菜体内保存很长时问的抗菌活性。通过食物链,鸽子排泄物中的某些抗生素最后到达人体内,在低剂量抗生素长期胁迫作用下,人体内耐药菌增加。(三) 人与禽、鸽子共患病全世界已知人禽共患病有200多种,有100多种野生动物疾病能传染给人。有文献记载的中国人畜共患病有91种,其中传染病51种,寄生虫病40种。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环境,禽类所带的任何耐药菌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人。养鸽场使用金霉素后,从养鸽者体内分离出的鼻链球菌中有l9.1%的菌株能耐受金霉素。而没有使用金霉素的养鸽者体内则未分离到金霉素的耐药菌株。(四) 通过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播空气中的微生物,经风化腐蚀和磨耗过程,通过相结合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气溶胶给微生物以很大的保护,能较长时问飘浮在空气中,并随风飘到较远的地方,使异地的人和赛鸽感染发病。(1) 赛鸽养殖者。鸽舍肉空气流动性较差,赛鸽活动,呼吸喂食、清扫等产生大量微粒缺乏阳光直射,有利于细菌增殖,是微生物气溶胶种类最多、含量最高、并难控制的重点场所。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和链球菌浓度最高。其中,金黄色葡萄杆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和对茶唑青霉素耐药;80%以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氧霉索、头孢唑啉耐药。这些耐药菌可以直接感染鸽友本人及隶人,并通过气溶胶的飘流,使异地环境污染,导致人和赛鸽感染耐药菌。(2) 赛鸽粪便垃圾。赛鸽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细菌、寄生虫及虫卵、病毒,在暴露、铲除过程中能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等等。以上赛鸽源性微生物中含有大量耐药菌,可能成为赛鸽源性耐药菌的来源。三、防治措施(一) 充分认识细菌耐药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其在所处不利环境条件下为生存繁衍而作出的本能性反应,只要药物胁迫存在,就会本能地产生耐药。这是细菌长期进行进程中所获得的自下而上本领。在正常情况下,耐药菌在药物的选择性胁迫作用下(如长期低剂量抗生素胁迫作用)被大量杀灭,而获得耐药基因的细菌大量增殖成为优势菌群。细菌获得耐药基因主要由质(R一因子)介导,细菌耐药质粒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拉或转座等方式将耐药质粒转移或传递给敏感菌。在药物胁迫下,敏感菌为生存主动从环境吸取耐药信息,以对抗抗菌药物的作用。细菌耐药基因的转移或传递还能在不同种属细菌间传播,使耐药菌数量剧增。细菌的增殖速度快得惊人,据报道,在适宜的环境,一株大肠杆菌在24小时内即可增殖成为具有43亿菌体的群体。由于养鸽者加大剂量,无限制地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赛鸽源性病原菌的耐药谱比人源性耐药茵广得多,耐药强度比人源性耐药茵强得多,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对赛鸽源性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远比人源性病原菌迫切,这是控制耐药菌产生,切断人、赛鸽问病原菌耐药性传递的首要问题。(二) 国家应对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实行宏观控制(1) 国外许多国家对抗生素的生产实行宏观控制,销售也严格管理,滥用抗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而我国对全国抗生素(包括人用、兽用、赛鸽用)的生产未进行总量控制,各制药厂根据市场需求大量生产。我国基层人医和兽医(鸽医)诊疗水平比较低,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分严重,抗生素消耗量很大,其中兽药包括鸽药更突出。国家应对抗生素生产严格管理与控制。(2)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生产与应用。1950年美国首先批准在饲料添加抗生素后,世界各国争相仿效。由于它能提高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被誉为20世纪动物饲养的重大成果。但由于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威胁.各国禁止或限制其使用。86年瑞典政府就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欧洲一些国家以“导致细菌易产生耐药性”为由而停止使用的抗生素有9种,99年减少到4种,并为以后全面禁止使用作准备。正当国外禁止和限制使用抗生索时,我国89年首批公布饲料用抗普宣传,提高养鸽者的素质,转变用药观念。用药只是养鸽终端环节的补救措施,不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养鸽者应主要改善喂养环境,强化喂养生物安全措施,尽量少用药,加强鸽棚卫生环境控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平时每天饮用生物活性菌,以维护赛鸽的健康。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http://img1.chinaxinge.com/zxwgif/zt/2023appfw660x82.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