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棚获奖鸽拍卖的一些做法是否合法
  2024-05-24
公棚获奖鸽拍卖的一些做法是否合法

李用才??2024-05-23

公棚暨整改杂谈(一)

前天看了个视频,播出的是获奖鸽友与公棚方的对话(隐去公棚名称)。起因是这鸽友的赛鸽虽然获奖,但是没有进入拍卖范围,公棚却仍然要鸽主交起拍价的40%才能拿回自己的赛鸽。

鸽主依下述几条据理力争,怼得公棚方很尴尬!

一、鸽子没有参加拍卖,凭什么要收40%的“佣金”?如果按拍卖佣金核算,鸽子我不要了,公棚能不能把那60%的收益给我?

二、起拍价公棚想订多少就多少,确定起拍价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你订1个亿,是不是我还得再交四千万才能要回我的鸽子?

三、鸽子是我的,我交了参赛费,公棚只是代为饲养和管理了赛鸽,怎么一到拍卖环节,鸽子的所有权就变成公棚的了?

如今,获奖鸽拍卖中有很多霸王条款,比如:必须参加拍卖、拍卖收益按四-六开分成、流拍鸽按起拍价的40%交费才能取鸽、未参加拍卖的获奖鸽也得按起拍价的40%交费等等。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公棚做得还好。例如:天津宇航规定,流拍鸽由公棚按起拍价的40%收购;河南平顶山弈成规定流拍鸽免费领回(截止发稿前,该公棚收鸽数是河南最高的,已发出接近封棚条件公告)。即便是河南其他所有公棚,也没有一个敢出台“非拍卖获奖鸽按起拍价40%交费领鸽”的奇葩条款。

翻翻公棚规程,几乎所有公棚都会在“获奖及归巢鸽处理”中冠冕堂皇地写上“拍卖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进行之类的话,看着似乎很守规矩的样子,实际连一条都没有遵守。现实存在的问题反而是:

一、不是所有参与获奖鸽拍卖的拍卖师都有与之相符的资质、身份。如果拍卖会上没有拍卖师资格证的出场,那就涉险违法,就有被取缔的可能。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信鸽活动拍卖会史上曾有中途被取缔、处罚的例子。

二、拍卖需要签署拍卖委托协议,否则就不合法。现实中公棚方没有与鸽主签订拍卖委托协议,所有拍卖活动都是公棚方单方强行实施行为,哪怕最简单的、象征性的协议都没有。比如:获奖鸽是否参加拍卖,征询过鸽主意见了吗?

三、法定拍卖佣金买、卖方各5%。虽然公棚赛活动比较特殊(高风险经营项目),鸽友可以容忍比常规拍卖活动高一些,但是按40%扣费太霸道,吃相太难看;更别说流拍、未参加拍卖鸽也收取同等费用了。

获奖鸽拍卖,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七开、流拍鸽免费领回,演变成现在的四-六开、流拍甚至未拍卖获奖鸽也得交费等不合理的恶习,的确该改一改了。

建议:

一、拍卖提成还是三-七开吧。得体谅那些运作艰难的公棚,毕竟不是所有的公棚都像开尔那样不愁盈利,相当多的公棚还指望拍卖收益来冲抵些繁杂的经营开支。

二、起拍价按末尾奖金的10%设定较为合适。如果公棚方嫌这个价格偏低,只要在规程上承诺所有流拍鸽按起拍价收购,1个亿起拍也可以啊。

三、流拍鸽免费发回(顺丰快递专做这项业务,每单1-6羽50元,按到货付款办托运,鸽主收鸽付运费,公棚只负担个水果箱钱)。


 
说点什么呢…
 
评论
 
 
取消 发表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