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名流鸽业
27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1)
我的养鸽感悟(4)
我的收藏文章(22)
我的赛鸽日记(0)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手机中信:期待后续大作
手机中信:公棚每年丢多少鸽
手机中信:凡事不可绝对
手机中信:武大郎玩夜猫子自
浮云鸽舍:天落鸟有毒,滑天
中信网友:天落也有好的,我
中信网友:工薪层,就喜欢天
中信网友:天落不一定全是次
   我的好友
更多>>

名流鸽业
地    区:北 京
文章总数:27篇
推荐篇数:4
留言数量:3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774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0-4-8


 



从栉膜迷思中走出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名流鸽业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0-6-5 21:35:08  
   《科学养鸽》02年1期刊登了刘新跃先生题为《栉膜的迷思》这篇文章,笔者读后颇有感想,一直想撰文谈谈自己的看法,由于主客观原因迟迟没有动笔。后来读过《赛鸽天地》04年4期登载的荣光先生撰写的《读书育鸽札记(8)》,这种冲动再一次被激发出来,并有意识的对赛鸽的栉膜作了观测统计。直至再一次读到05年3期荣光先生撰写的《读书育鸽札记(13)》后,才动笔付之于行动。

有了赛鸽自然就有赛鸽理论应运而生,一百多年的赛鸽史同样也是赛鸽理论产生、发展、丰富的历史,赛鸽文化更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一代代中外鸽人执著、不懈的追求使赛鸽运动日趋科学化,同样赛鸽理论也日趋完善,人类的认识不可能越来越倒退,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现代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常常令我们始料不及。赛鸽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观念不更新,不学习更多的现代赛鸽知识,不能把握现代赛鸽的发展方向,不能明了现代赛鸽的特点,自然会无所适从。也就如刘新跃先生文中所说:"纵观周围鸽友数十年养鸽、训鸽、参赛,愈关注这小精灵的奥妙,鸽内在的优势与缺陷愈玄,而愈不得要领,如何引种、养育,愈觉得满头雾水。"这是自然的,今后的赛鸽领域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大浪淘沙,一大批"业余"鸽友被淘汰出局同样符合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无可非议。

赛鸽知识的学习同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是不分国界的,都遵循继承、扬弃和发展的科学规律。传统的经验对现代赛鸽运动有助益的保留之,证明不切实际的抛弃之。刘新跃先生文中说:"中国在养鸽方面有自己的宗师,经过时间检验,李种、汪种、跃龙种,这些大师们对鸽子的要求是很值得参考的。李梅龄语:‘瞳孔不圆的烹而食之,尾大的烹而食之,腿高的烹而食之。‘这么一烹一食,李种出现了。当然了,现在外国鸽的腿高是一特色,就不能套上这个标准了。以及汪顺兴大师的‘鉴鸽七标准‘,跃龙种的‘三紧一特别‘,都是大师们一生淡泊养鸽,苦苦追求,集几十年养鸽之大成,总结出的心血结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养鸽变得简单又实际了。抛开眼砂、眼志、内外线口、指条、五圆说、栉膜这些神秘又无科学的假说吧!"刘先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那就是"现在不能套用这个标准了",又因何抱着老观念不放呢?养鸽从来也不简单,否则遍地都是大师了,这些前辈大师同样非常注意观察、研究鸽眼,李大师亲手绘制的眼志图早已成为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汪大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看不看鸽眼是你自己的问题,看到什么层次是养鸽修养问题。"在赛鸽培育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喜好,对翔速、翔距、审美的不同要求,以及客观竞赛环境、自然环境的约束,才培育成各具特色的赛鸽品系。日本翔圣并河靖先生曾详细论述了不同品系鸽子的不同特征,有些特征在别的品系鸽子身上是缺点,在这一系身上却成为翔能的标志。因此在赛鸽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只有客观地去理解赛鸽才是最重要的。

刘先生文中称栉膜学说可能是一种子虚乌有的存在,但又假说栉膜的作用是测太阳光、辨别方向的。既然有这样的作用,自然就有好坏之分。这跟太阳镜一样,不同品牌、不同质量的太阳镜防护的效果就不一样,购买时一定要好好鉴别,当然能真正鉴别好坏的只有少数人和真正的行家,鉴别栉膜可能比鉴别太阳镜难多了吧?这更是少数人的专利。文中又说在夜晚较难观测栉膜,中午观测起来清晰可见。我可以肯定刘先生从来都没有仔细、长期的观测过栉膜,更谈不上研究了,因为用眼底镜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都可以清楚的观测到栉膜的形态,这样轻率的下一个"迷思"的结论也正如刘先生文中所说显然不是一种科学、负责任的说法。

中国中医的经络理论让西方人叹为观止,看不见、摸不着一针下去奏奇效,同样让西方人"迷思".优秀中医的一望、一切便知患者病灶所在,神奇乎?不奇也。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这个道理。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反复的实践积累会有很多医生掌握此技,才能救死扶伤、不会误人性命。赛鸽也是如此,组成赛鸽的所有零部件无不透露着赛鸽品质的信息,只是我们的认识还不够,还没有完全掌握赛鸽的内在本质规律,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这么多赛鸽的痴迷者孜孜以求探索赛鸽的奥秘,推动赛鸽的发展。不管眼科、骨科、膀科......根据养鸽者的素养,都能不同程度的大体鉴别一只鸽子的优劣。即使那些"高手"最客观的全方位综合评鉴一只鸽子也同样免不了有时大跌眼镜,包括象夏拉肯、克拉克等世界级大师,这也正是赛鸽的迷人之处。赛鸽发展到今天,每一科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每一科都有个中高手,水平当然随养鸽者的素养而不同,我们自己做不到并不等于别人做不到,否则赛鸽理论岂不成了不可知论了吗?

关于栉膜的论述,早在上世纪九五年左右《中华信鸽》就登载了孙苏国先生、路之梁先生合作的图文并茂的《栉膜的运用》一文,非常生动形象具体。之后,笔者又拜读了马振山先生的两篇文章,张俊亦先生、韩立军先生合作的系列文章,内容都非常详实,可见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心得之作,而荣光先生更是对当代快速鸽的栉膜的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对种赛的实践运用作了比较科学的预测,这些"先驱"能够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数十年心血公之于众着实令人钦佩。几年来笔者也在留心观测鸽眼栉膜,通过自己的实践再结合一些栉膜理论多少有了一些体会,又因为实践的样本面小,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在实践中发现栉膜理论有一些矛盾之处可能容易使鸽友困惑,才要撰文以澄清鸽友的迷思。我的主观想法是好的,由于素养水平的限制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仅供鸽友参考。

问题一:什么样的栉膜是优秀的栉膜?

荣光先生原文:"1、栉干窄细,上下宽度基本一样;2、栉膜板面的栉叶过渡区形成尖锯齿状,向栉叶过渡有梯度感;3、栉脉线银白色长、宽、亮、厚;4、栉叶饱满,有光彩或银色斑点;5、栉脉线呈神经网络状在栉膜板面上伸展,使板面呈青灰色、咖啡色。" 而其他几位作者一致认为长、宽、厚、平的栉膜为好;远距离的鸽子栉膜可以窄一些、颜色深一些,短距离鸽子栉膜颜色越浅越好;金、银、铜其一为主色,色彩纯正、单一为好,铁色最次应汰之;有各种亮点、亮线的为好。他们的共识是栉叶不饱满、残缺、排列不齐、栉板短窄并活动呆滞的汰除之,有亮点、亮线的比没有的好,亮点、亮线越多越好。栉膜的宽窄标准也很难界定,笔者也只能认为宽窄为鸽眼直径的二分之一以下的为窄,以上的为宽,二分之一左右的为适中。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优秀的种鸽(数量有限,不知是否以偏概全)栉膜没有残缺不全的,宽窄都有,有的有亮点、亮线,有的没有或不同程度的有一些亮点、亮线;而好的成绩鸽几乎什么样的栉膜都有,色泽更是五花八门,真是一个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世界。张俊亦先生文中曾说虾腰状不合格之栉膜的赛鸽非有出类拔萃的赛绩否则不能作种,也说明好鸽子不见得有所谓的好栉膜,这可能是个案,笔者也发现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栉脉线长、宽、亮的并没有飞过细的、断续的或没有栉脉线的,这也说明只看栉膜会枉杀一些优秀赛鸽,即使他们数量很少。实际张先生文中有一个重要的说明,那就是观测栉膜要在血统的前提下以赛绩作为依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结论,在综合评价(包括血统、赛绩、身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栉膜的优劣汰选鸽子成功的概率会大些。

问题二:栉膜的作用?

查有关资料知道栉膜由血管组成,主要是为眼球提供营养、调节眼球压力的一个"器官"(用器官比喻栉膜可能不准确),有专家认为还有过滤、遮挡太阳光的作用,所以鸟们能直视太阳,为鸟类所特有。据笔者观察,鸽子状态的好坏也伴随着栉膜色泽的变化,鸽眼的亮丽黯淡同样从栉膜上反映出这个变化,应该说栉膜一定程度的反映了鸽子的健康情况、竞技状态。只是没有长期跟踪观测积累的经验,便无法准确掌握这种反映信息,不如观测眼砂直观。在实际应用中,笔者认为栉膜用来检测同一家族血统的鸽子比较准确。笔者无法给什么是优秀栉膜下一个准确定义,其他作者观测数量的局限性、种群的局限性、区域的局限性、尤其是鸽子档次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他们的结论的异同。实践中知道同一血统家族的鸽子往往具有极端相似的栉膜,而且栉膜的遗传相对比较稳定,在选择杂交、回血的后代种鸽上有现实的意义。荣光先生文中讲:"保持优秀栉膜的生成遗传技术是作育出新品系的关键。"这段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的意思,但笔者的结论是━━选择与优秀种鸽栉膜极端相似的杂交、回血后代作种会保持优秀血脉不断。笔者认为强势遗传的优秀种鸽栉膜才是最好的栉膜,追求这样的遗传技术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会保持或发展优秀赛鸽的家族特性,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品系".上海著名养鸽家杨林彪先生曾说他的永胜鸽系栉膜特点是长、宽、厚,栉脉粗壮连续贯穿头尾,选留种鸽皆以此为标准,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选留标准,同样要结合赛绩、型质的优劣综合评鉴之后决定汰留,这是选择赛鸽栉膜家族特征的典型实例。同时他还说:"最好的栉膜一头宽、一头窄,象宝剑一样,他最好的一只鸽子就是这样的栉膜。"当然这样的栉膜实在难找,杨先生也仅此一只。可见人们经常把最好鸽子的"特征"当作普遍标准,不管它是否个案。

鸽人追求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关系常常让人费解,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鸽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机体的任何零部件越完美越好,越协调统一越好,标准依品牌不同而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求同存异,不管钻研那一科,只要始终以血统为背景,以赛绩作依托综合评价就不会失之偏颇。赛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养鸽的高、精、尖技术更是在长期观察反复抓摸体会中提升的,无任何简单捷径可走,科学家和艺术家总之是少数,今后在赛鸽的实践中还会有更多的人"迷思",但愿我们能从迷思中走出。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赛鸽眼底栉膜在竞翔中的作用 (850次) 2010-6-5 22:01:19
 ·如何观察鸽眼底视团 (1118次) 2010-6-5 21:59:51
 ·初探检眼镜 (821次) 2010-6-5 21:50:18
 ·长城骄傲鸽眼的栉膜状态 (1043次) 2010-6-5 21:43:26
 ·再谈信鸽眼底栉膜 (1135次) 2010-6-5 21:33:45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