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中毒
麦角菌属于真菌的子囊菌纲,主要寄生于大麦、燕麦、小麦的籽穗和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鸽采食被麦角菌侵染的饲料后可发生中毒。本病各种动物都可以发生,其中以仔鸽和种鸽发病较多。
病因 麦角侵染粮食和饲料后,可产生麦角碱、麦角胺和麦角新碱。这些物质对动物约有毒性作用。当鸽采食污染麦角菌的扎粮和丸粒饲料后即可发生中毒。
症状 麦角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初期表现精神沉郁,嗜睡,行走时步态蹒跚,运动失调。站立时左右摇摆,以后全身肌肉出现阵发性痉挛。病鸽流、呕吐、腹痛、口腔黏膜充血、脱落。心跳缓慢、节律不齐。少数种鸽不孕,影响繁殖。
慢性中毒 初期常有跛行,长期卧地。而后在飞节、球节、尾根等部位皮肤发生红肿。随后这些部位变冷,感觉消失。继而萎缩,颜色转黑,皮肤干燥,与健康组织分离。病理性损伤处并无痛感。严重的病畜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还伴发坏死。
鸽:鼻瘤、爪子和皮瘤发绀、变冷,最后发生干性坏死。
诊断 本病可根据患病动物有采食污染麦角菌饲料的病史,表现神经症状和末梢坏死等特征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采取剩余饲料做麦角毒素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麦角毒素检查:称取粉碎的饲料10克,放置于100毫升带盖三角瓶中,再加20毫升乙醚,充分振摇,加盖。在室温下方置6小时,再用脱脂滤纸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碳酸钠1毫升,用力振摇,观察滤液颜色变化,证明该饲料中不含麦角毒素。必要时,可用正常的饲料作对照。
防治
1.预防:对可疑的饲料应进行麦角毒素检验,如确定饲料混有大量麦角毒素,立即停喂。对混有微量麦角毒素的饲料,应在阳光下暴晒,有条件的可用紫外光照射,能减弱麦角的毒性。
2.治疗:发现麦角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含麦角的饲料。用0.01%-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灌服1%-2%鞣酸溶液和盐类泻剂。为防止末梢坏死,可用舒张血管的药物,如3%亚硝酸钠,用酒精擦拭患病部位,局部皮肤坏死时,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涂布磺胺软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胃肠机能紊乱时,可酌情给予健胃药。
笔者是一位兽医工作者 为人民服务 付帅 138412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