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季伟鸽舍1
334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9)
我的养鸽感悟(37)
我的收藏文章(288)
我的赛鸽日记(3)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于老师您好我刚起
中信网友:
中信网友:请问于老师你的2
中信网友:请问您有杨森系的
中信网友:我想卖一套
中信网友:
中信网友:学习了!不错!!
中信网友:学习了!

季伟鸽舍1
地    区:黑龙江
文章总数:334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38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885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7-3-5


 



两汉时期出现的信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季伟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7-8-4 12:02:00  
                     两汉时期出现的信鸽


    据史料记载,我国养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但是,养鸽史不等于赛鸽史。
  养鸽,即饲养肉用鸽,属于牧业生产,而饲养信鸽,则是人类利用自然界这种灵性独具的生物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活动,所以信鸽史应属于文化史范畴。
  至于信鸽的历史和赛鸽的历史虽然有所区别,但信鸽的可以竞赛,赛鸽可以传信,它们可以说是飞翔鸽中的一对孪生兄弟。若以出现的时间为序,应是信鸽在先,赛鸽在后。作为赛鸽史,主要叙述的是赛鸽的历史。
  1.两汉时期出现的信鸽
  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之南,古代为真定府临城县,境内有一口“鹁鸽井”。《畿辅通志》在追溯这个井名时,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西楚霸王项羽追杀汉王刘邦时,刘邦藏在这口枯井中,楚军追至,见井上站着两羽鸽子,以为井中不会有人而未加搜查,刘邦因而脱险。日本的岩言在他所著的《传书鸽》一书中,写成“汉高祖曾被项羽追击而藏身枯井中,后籍放鸽通信而获救的”。台湾信鸽著作家周廷模认为,这两羽鸽子是中国粉灰鸽,其理由是中国粉灰鸽体小轻盈,汉家军自然选用它作随军通讯。
  汉代有许多人推测张骞通西域,班超征西域,都曾使用鸽子传送书信。这项推测流传至今,并被有些作者作为史料写入信鸽著作之中,但迄今没有历史文献作佐证。
  值得重视的是四川芦山县芦阳镇在一座汉墓中出土的“陶楼房”,这是南方特有的民间干栏式楼房(俗称“吊角楼”)。楼上的里间和外间,是主人的卧室和客厅,楼下的空室用于饲养牲畜,堆放器具,山墙上是一个鸽舍,和整幢楼房比例适度,鸽舍内还有两羽鸽子。这座陪葬陶楼房,经文物部门鉴定,被认为是汉代民间饲养信鸽的实物证据。据考证,汉代的驿站只传递官方的文书信件,不传民间书信,那些出门赶考、经商的人,为与家人通信,除了靠亲友往来时带信外,就用鸽子作为传书工具,“陶楼房”鸽舍中的两羽鸽子,说明我国在两汉时期,民间已饲养鸽子用于传书。
  另据《宋书·符瑞志》记载,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白鸽见酒泉延寿,延寿长王音以献”,百白鸽作为贡品进献皇上,说明在当时白鸽曾被视为稀物。《南史·侯景传》在说到一次侯景围困建邺,援军断绝,城中被困日久,军士只好“煮弦、熏鼠、捕雀”来充饥后,又提到这样一句:“殿堂旧多鸽群聚,至是歼焉。”这里说的是殿堂养鸽,今天我们称之谓堂鸽,包括庙堂和教堂,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都曾养过鸽子,一些天主教堂也有养鸽的历史,有作为神鸟,有作为放生鸽。又河间太守李绘,不畏权势,拒绝权官向他索取名贵鸽种《北齐书·李绘传》)等等,都说明我国在晋、魏和北齐时期(公元265-577年),养鸽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相当水平。(续一)

( 摘自顾澄海著《新编信鸽手册》)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第四届获奖鸽主及获奖鸽风采 (7323次) 2007-11-21 8:43:00
 ·鸽眼的作用与导航(下) (4980次) 2007-9-29 17:16:00
 ·鸽眼的作用与导航(上) (5311次) 2007-9-29 17:11:00
 ·作出与竞翔 (16) (5213次) 2007-9-29 17:07:00
 ·作出与竞翔15 (4393次) 2007-9-29 17:04: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