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一场立秋后的第一场雨,凭借着大雨的冲洗,晒棚湿得格外清晰。站在棚内看着羽毛已掉得七零八落的种鸽,以及飘落的羽毛,意味着2017年的培育工作结束。回忆自己今年的育种情况,今年的育种很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体太大;2、羽毛松乱;3、骨骼软,连接不好。
造成以上不良成果的原因,实际就是自己:从一月份的精心调理,到二月份的配对入巢,以及产蛋,自己感觉都很不错。三月初幼鸽出来了,同时也接到了单位的通知,出差。了解到出差需要几天,根据每天鸽子的饮食、水量,一次性放入。连续性地出差,和一次性地大量投入食物和水,导致了这个结果。
个人认为,大量地投入食物,是幼鸽体形过大的主要原因,而且是24小时供应,父母鸽每天不停地在喂,幼鸽也在不停地长,胖子真是吃出来的。大量投入食物,更容易造成幼鸽营养过盛,以及消化不良,积食、挑食等等现象。同时大量投入食物和水,几天不换,不说卫生了,其实病菌早已侵入,再加上几天不打扫卫生,这些问题都是造成我今年育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亲身经历过的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吧!各人见解,不妥之处望得到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