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的眼睛疾病极为常见,在临床医学方面通常将眼睛的疾病分为眼内病和眼外病二大类,赛鸽同样也是如此。
赛鸽的眼内疾病所涉及到的领域,非但十分广泛,而且同样也极为复杂,而就赛鸽的常见眼内疾病,就有虹膜退色(眼沙变淡)、虹膜出血(游沙)、虹膜缺损、虹膜脱落、虹膜畸形(瞳孔畸形),其中虹膜睫状体(眼志的载体)病就有睫状体麻痹、睫状体畸形……,除此之外,还有好多种眼底疾病,如:脉络膜病变和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视神经乳头-栉膜带(又称杵状体)病变等,于此不再一一举例。
只是由于至今人们对于赛鸽眼内病的临床研究尚未开展,其中还有不少赛鸽的眼内病至今还没有能够充分地清楚认识,于是关于赛鸽眼内病的专著、论文、文章和文献报道资料见诸也甚少,也就是说对于赛鸽眼内病的临床课题研究,仍处于尚未起步的阶段。除此之外,目前开展赛鸽眼内病临床研究的条件也还不够成熟,就以赛鸽眼内病临床诊断检查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资金投入尚有一定困难,由此而造成临床诊疗观察的手段相应匮乏,于是笔者也就没有必要在此耗费笔墨深入进行展开讨论。
赛鸽的眼外病所涉及的范围,显然是没有眼内病那么广泛,也没有眼内病那么复杂,相对而言眼外病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它主要包括有:眼睑(俗称眼皮)疾病、眼瞬膜病(眼瞬膜是眼睑内双层折叠,能够延伸展开移行闭合,不断眨动着的半透明膜状组织),和临床最常见的眼结合膜炎、角膜炎等。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和病理体征,基本上显露在眼睛的表面,因而也比较容易被发现,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此赛鸽眼外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通常也都较好,值得撰文来进行深入讨论。
赛鸽眼睛的疾病也和其它感觉器官的疾病一样,它也不可能是单一孤立的单器官疾病,它同样也是和全身感染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大肠杆菌性眼炎”与“眼型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性眼炎”与“眼型葡萄球菌性眼炎”等。前者是指眼睛损伤或黏膜的破损,直接导致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入侵所引起的眼部直接感染。而后者却是指机体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全身严重感染的情况下,致病菌通过血液或淋巴、体液等途径进入眼球,从而引起的眼球的继发性眼球炎,眼球炎是一种全身严重感染情况下,所出现的局部继发感染。
两者之间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临床处理方面,存在着本质方面的区别和差异,前者一般只需要进行眼睛的局部处理,而不需要进行全身治疗用药;而后者基本上是在全身性感染情况下,由于全身性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从而导致炎症的播散所引起的全眼球炎,此时机体的抗病防御机制往往已经十分脆弱,通常都已伴随着菌血症,甚至于面临着继续向致命性败血症恶化的威胁……。因而此时在临床处理方案上,要求能及时而有效地控制全身感染,果断地采取局部用药、药物内服、肌肉注射、眼结合膜下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进行综合治疗。尤其是首次投药要求能“足”、“准”、“狠”。“足”是指剂量的充足;“准”是指需要选用广谱、高效,细菌不常耐药的广谱抗菌素类消炎药物;“狠”是指要求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抑菌血药峰值浓度来有效控制感染。此时临床上所采取的具体用药剂量计算是按照所选用药物的产品说明书,取全日量或者是一倍于单次剂量,进行1次性投入,随后连续进行疗程给药,对于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和遇到体质比较虚弱的患病鸽,则也可以将1个全剂量分成为2-4小时1次,采取小剂量多次反复给药,甚至也可以采取双联(二种)甚至多联(二种以上)抗菌素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协同治疗……。总之,治病如同救火,医家要分秒必争地以不容懈怠的姿态设法维持延续生命的存在,想方设法来拯救病鸽的生命。
至于对于眼睛的局部处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时候眼球的感染灶已经形成,眼球已经成为细菌繁殖(或病毒倍增)的基地,细菌内毒素、外毒素(或毒株毒素)产生的源泉……,赛鸽眼睛的局部处理,原则上可以参照“感染性眼病的处理原则”进行综合治疗。
此外,还有“鸽痘眼炎”(痘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眼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季节性眼炎”(正粘病毒即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俗称单眼伤风……,诸如此类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眼炎的治疗,只需要在下文所叙述的“眼病局部处理诊疗常规”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除了全身投药外,还需要眼睛的局部用药,增加使用抗病毒类眼药水滴眼、滴鼻,一般是每2小时1次,至少需要4-6小时1次;抗病毒类眼膏(主要是后期应用和防止睑粘连时使用),至少每日2次……。不过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忽略在进行病毒感染性眼疾治疗的同时,要防止和有效控制细菌的混合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