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鸽的育种上,亲近繁殖和杂交繁殖各有优势和不足,而且彼此矛盾,所以大多数鸽友对于个中尺度很不好把握,往往难以取舍,左右摆动。一般认为,杂交繁殖的后代有望体质较强、免疫系统相对健全、不容易感染遗传性疾病。同时杂交育种的后代更难传承亲代的优秀基因,即便自身得到,也再难把它遗传给自己的后代。不过,蓝天主人个人认为:我们对杂交繁殖的优势的评估可能过高,而对劣势的评估可能过低。
要想得到有益的变异特征(达尔文所说的“优性”)突出并加以放大的新品种赛鸽,必须使用近亲繁殖。关于这点,达尔文给了我们理论上的依据:“在动物方面,防止杂交是成立新品种的重要因素,至少在已经有其他品种的地方是如此。”(中华书局 2012年版 精装本 《物种起源》 第52页)他还旗帜鲜明地指出:“但是杂交的重要性,在动物以及种子繁殖的植物,曾经不免过于夸张。”(中华书局 2012年版 精装本 《物种起源》 第55页)
虽然没有人(至少在作者的视听范围内)进行过相关数据的仔细统计和比对,但是有一点是事实,即一羽赛鸽的成功没有人把它归功于仅是杂交繁殖所致,也没有人把一羽赛鸽的平庸归罪于只是因为近亲繁殖。在近亲繁殖和杂交繁殖的问题上,我们主观想象的成分很大,阻碍了客观上理性的推理。正如,很多鸽眼理论纯属想当然的无稽之谈一般。
更为大胆和坚定地使用近亲繁殖,使得赛鸽的那些优异的品质积累和增强,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给我们赛鸽育种指出的一条光明大道。当然,如果近亲繁殖到出现后代真的有了明显有缺陷的时候,则不能继续进行了。这时,可以用与其“优性”相似的其他血缘来杂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