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高先生鸽舍
20 2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谢谢楼主分享、还
信息统计
高先生鸽舍
地    区:黑龙江
文章总数:20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4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6-5-25


拆迁大潮冲击下的养鸽人们 上一篇    
作者:高先生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鸽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6-5-26 5:59:17  
  我在今年年初和去年年初分别引进了一羽种鸽,其机缘是因为本地两名高手因拆迁和疾病而清棚不养,并通过市会发了短信。正逢自己也缺鸽子,我就抱着捡漏的心理引进了两羽。我知道,能被鸽主留到这个时候的鸽子,应该不会太差。
  实际上,这样的事例还有一些,大多是因为拆迁的原因。
  不管是引进鸽子也好,还是不引进鸽子也罢,当看到这样的事情,我并未因自己买到“物美价廉”的鸽子而庆幸太多,更没有“从此少了一名竞争对手”这样的想法。相反,我则是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类似兔死狐悲的悲凉感,伴有一种同为命运共同体的共鸣。因为,下一个遭受同样命运的人,可能就是我。我很理解在年初去其家引进,那名高手在送我走时说的一句话:我不是卖鸽子,而是处理鸽子。
  当看到一个个的同行,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不情愿地被迫离开这个行业时,我在内心深处产生的这种悲凉感,确是由衷而发,并不是矫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个人的命运往往是很无奈的,犹如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
  我们身处的这个行业,属于边缘行业,人数又少,和一盘散沙差不多,且不为社会主流所重视,其诉求很难进入那些“大人们”的法眼。它不像房地产和汽车这样的刚需行业,能为政府带来税收的滚滚财源。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养鸽往往是玩物丧志的代名词,基本上不了台面,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将其视作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我看到在有关上海的一篇赛事报道中,曾有鸽友在后面留言,呼吁中鸽协或当地鸽协关注一下被拆迁鸽友面临无鸽可养的悲催境况,甚至将其和搞运动的文革流毒挂上了钩。
  信鸽协会,一个半民间团体,它会管你这事儿?它有这个能力和义务吗?
  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运动中,受到拆迁浪潮冲击最大的养鸽群体,应该是身处大城市或像上海这样特大城市的一类人。因为这些城市面临的拆迁改造力度最大,身处其中的鸽舍,首当其冲必定遭到冲击。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鸽舍会建得越来越高大上。你如果不建得漂亮一点、规整一点,很有可能被城管当成是影响市容的违章建筑而予以取缔。即便如此,这也保不住会不会让那些难缠的城管或物业看得顺眼。
  在时下的大城市,想养几只鸽子,真是难啊!
  我在年初去市会交了会费之后,于不经意间发现今年领到的新环,其足环号码已从原先的七位数变成了八位数。这和电话号码一样,号位数的增加意味着使用人数的增多。同理,足环位数的增加,也应是基于养鸽数量的增加。但在如今拆迁大潮冲击的背景下,养鸽人数应该是减少才对,而从足环位数上看,怎么不减反增呢?
  我在后来想想,这没准儿是因为在二三线之类的中小城市,那里受到的拆迁影响较小,养鸽人数则呈增加态势呢!
  尽管和欧洲以及台湾相比,他们的养鸽人口结构显出老龄化和年轻人对此热情不高的颓势,而我们却是以中青年为中坚力量,并在足环发行总量上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从大城市的养鸽状况看,其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拆迁大潮而导致部分从业者的退出,虽然不足以影响和动摇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却多多少少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当看到身边一些同行的退出,着实不太好受,毕竟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人数太少,在社会上又是“弱势群体”,而人多才能力量大嘛!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哈尔滨千公里竞翔验鸽前三名 (381次) 2016-6-5 5:41:35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